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民生就是政治

由受影響居民成立的安邦再也第24區高壓電纜行動委員會,最近舉辦對話會,希望解決國能計劃在當地架設高壓電纜引發的問題。蓮花苑州議員李映霞和班丹國會議員翁詩傑雖為此事互相抨擊,但雙雙選擇缺席當天的對話會。反而是居住該區的安邦再也市議員單敬英和馬華地方領袖梁小琴,都加入了抗爭行列。

當天唯一出席的受邀單位代表,是代表安邦再也市議會的市議員蘇比拉。委員會主席程天送在對話會上怒擲缺席的國能代表名牌,表示居民的不滿,卻把雪州政府代表的名牌放回桌上。

看來,只要是公害,朝野人士都反對;當官的也是人民,也會深受不當政策傷害。單敬英是負責該區的市議員,也是人民的一份子,對於民生與公害問題,她也有說話的權利。我感謝蘇比拉代表市議會前往聽取當地居民的心聲和要求。國能公司要施工,必須得到地方政府的監督和許可;蘇比拉可傳達居民的心聲,市議會更有責任確保施工符合標準和程序。

瞭解到雪州政府成功迫使國能研究萬撓高壓電繞道的建議,我發現不少居民對雪州政府期望很高,希望雪州能促使國能改變計劃。其實,兩者性質不同。在萬撓,國能要在保留地以外的路線建高壓電塔,讓高壓電纜從人口稠密的新村上空經過。

當從前為民服務的國家電力局,變成了政府控制的私營公司國能,政府顯然已把對人民的責任,化成了賺錢的商機。水電費、過路費起價,政府任由人民被宰割。掌管和監督的機制在哪里?政府的能源政策是什麼?能源、綠色工藝及水務部長拿督斯里陳華貴有何解釋?國家的電力需求多大?要建電壓多少伏特的電纜才適合?電力輸送一定要讓國能壟斷嗎?難道沒有任何替代方案嗎?

物價、健康、公害、安全、基建等等是民生議題,也都是政治議題。在選舉中中選的政黨與議員,就負責在不同的層次負責制定政策,並由官僚體系落實。一個政策若出了錯,會讓很多人受苦、受罪。雖然政黨、層級不同,李映霞和翁詩傑都要為民請願。據李映霞說,她在州議會開了29次會議討論此事;那麼,國會議員翁詩傑在國會,從前在內閣又做了什麼?是否曾與陳華貴部長溝通呢?

國能調整電費7%,其中1%還是中央政府通過國能向大家徵收的「能源基金」;那人民需要協助時,能源、綠色工藝及水務部去了哪里?高喊「一個馬來西亞,以民為本」的大官又怎麼說?民生就是政治啊!

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

寄望在春天

首相纳吉在巫统大会提醒巫统党员要避免“阿拉伯之春”的到来,而前首相敦马却直言“阿拉伯之春”不会到来。到底马来西亚还有没有春天? 我看,两位权贵的答案都说不准。我国现在在深冬了吗?如果寒冷已经到了冰点,我深信人民最有资格回答春天的消息。

随着709干净联盟2.0 大集会,一个各族人士一起“逃亡街头”的故事流传开来,去除了大多数人对513事件的恐惧感,增进了不同族群青年之间的认识与了解,燃起他们对社会运动和国家社稷的新希望,敢于要求权益,质疑选举措施的公正性,并要求改革。

国阵不得不顾虑人民的心声,而作出709大集会当天警方被指控暴力的调查,并主动提出拟废除几项恶法;也设立选举改革委员会,探讨一些革新措施,已期挽回民意。

可惜,政府一方面提出要废除恶法,另一方面又立下严峻的法令,唯恐失去了控制,却设立越发严格的法令,如《和平集会法令》;引起律师公会和民间维权团体的反弹,律师们西装笔挺走上街头到立法的国会抗议,充分表达民间专业团体对集会自由的心声。

连接着两个周末,也有维权人士发动到双峰塔公园表达拒绝该法令的要求,第二次集会者还遭警方以水泡驱散,国阵要民主化的诚意显然打了一折(90%)。

再者,国家总稽查师报告显示中央政府部门的财务弊端,例如采购买贵了好几倍,或不对半,公共工程不完善或没有进行却开支等等。更甚的是,国家养牛中心2亿5千万贷款和5000依格土地的案子。

涉及妇女、家庭发展部部长莎丽扎夫婿与子女,经过了很多的报案和调查,副总警长对媒体说没有问题;而莎丽扎部长还在巫统大会大言不愧地声明其夫婿的事不关她的事,没有必要辞职,并把事情微化成是公正党人指正的问题,反促公正党党主席旺阿芝沙辞职 。莎丽扎的言论令人侧目,让人不解所谓的“官商之间的利益冲突”何解?

国内经济不振,物价上涨,电费也涨,人民生活压力颇重,薪金却没有调高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已皱起了眉头;然而,大家却看到达官显要的财来财去,皆论千万上亿计,叫庶民情何以堪?

另一方面,存放在警局的贼庄、现钞也会被换成假的,也有不见的情况,让人对执法单位和警队不信任,不安全感油然而生,冬天的寒冷到达顶点了吗?冬天已在,春天还远吗?

本文发表于《东方日报》2011年12月9日的龙门阵

争议的《和平集会法》

首相纳吉朝圣回国后,匆匆忙忙,只给国会议员4个小时的阅读和限制辩论人数,于11月29日在国会以“声决”进行二、三读,通过《和平集会法案》;正此同时,国会外尚有西装笔挺的律师公会代表和成员举办和平集会提呈该法案的反对备忘录。

该法案有什么“问题”?首相大人不能花一点时间听听民意吗?不是说要“政治转型”成为最民主的国家么?为什么那么仓促?

从事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士——律师,以及他们的公会誓言反对国会通过此法,因为其条文和精神,侵犯国人集会的基本人权和民主精神,准证申请和罚款太过严苛;要是穷人,工人、临教或一般民众要向国家领导、元首表达心声,分分钟还罚款会导致破产。

人民充满疑惑,看着国会里的议员,民联各党的议员一行人在安华、林吉祥和沙拉胡丁等人的带领下离席抗议该法案;大多数议席的国阵议员却在堂内以“声决”通过。这是一幅什么景象?壁垒分明,两极立场,他们各别捍卫谁的权益?

法令的用意是什么?控制社会秩序,保障多数人的权益、安全和自由;罚和遏制犯罪。一旦通过了,法令便落实到所有人身上,没有幸免。

在国会开会的议员们都是人民的代表,如此壁垒分明地捍卫着不同群体权益的议案,即充满争议,必须更多的辩论,至少应该开放给民间表达意见,以减少立法上的“误差”;除非,执法单位能够证明此立法的必要性和紧急性,或有什么前例借鉴?

我们,甚至全世界睁开眼睛看事物的人,都刚在7月份见识了一场全球数十个城市同步进行的净选盟大集会,要求政府进行选举改革;只有吉隆坡的场次充满催泪弹和警察,显得很“不和平”的样子。然而,经过人权委员会的调查报告,这些“不和平”,“不愉快”的现象和感觉,是警方过度暴力。

可是,现在国会通过的《和平集会法》的对象是一般群众,而非警察,警察反而是名正言顺的执法人。我看,首相可能错位了,他应该订立的是《和平警察法》而非《和平集会法》。你们同意吗?
Next >动物农庄的启示

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牛蛇当道,临教当灾

近来公布的国家稽查报告,显示一些官方单位的采购不合理,物件价钱比市价高出4、5倍,也有“货不对版”的现象。反贪委员会不像去年那样大势调查,长官们却轻描淡述一句“不是贪污,是买贵了”当作解释,人民奈何?

还没回过神来,又传出国家养牛计划提供5千英亩土地和2千500亿贷款供农民申请养牛,却只去了一间与妇女、家庭发展部沙丽扎部长至亲所有的公司!尽管警方采取调查行动,但民众多引颈长盼有关部长和相关单位的答案。然而,我们只得不少政客帮腔做盾,说该中心经营得当、8千只牛量达标、购公寓回酬较高等等,尊贵的部长却姗姗来迟地开启金口说她不向“外面人”传讯,只在巫统大会报告;官委部长的脸皮和架势令人刮目咋舌,一般布衣如你我实难理解。

她不是民选议员,由首相委任或巫统的政党机制推荐,不需要向人民解释,好像也没有错;然而,她管理执行的是大众之事,领的是纳税人的粮薪,借的是公家的钱,她不应该向大家交待吗?管委部长的责任和担当在哪里?

官委姑且如此,民选的部长级人马管财也不怎样,早前有国防部那些军机、潜水艇,现在连培养国家未来主人翁的教育部也不懂算账,实在让人难受。

2011年头,偶有新闻报道一些华小钱不够用,停电、断水,教师学生在酷热的教室上课;有关单位便举全津、半津学校辩论一番,终归教育部预算不足;补选和砂拉越州选期间,华小、独中的拨款就增加了。现在的拨款还要由掌管能源部门的部长陈华贵来分配,这部门管理出了什么问题?

年终说教育预算不足要追加,可是却在2012年预算案还没有通过之前,发给中、小学生100令吉的援助金!按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的解释,援助金开支的是今年多余的预算,不是偷跑。既然有多余的钱,为什么还要追加预算呢?

刚刚教育部请全国既有的临时教员签新合约,以去公积金(EPF)、减薪、取消有薪产假,让临教们感慨他们“吃草挤奶,三餐不饱”的困境;这样也许会减少学校财务和教师福利的开支,相对减少国家教育项目的开支,但是,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了吗?国家义务教育提供什么素质的教育给国民?

政府制定政策条例勒令所有雇主都要为他们的员工缴交公积金,可是,政府的教育部门却做不到为临教缴公积金。何以让群众信服?

国家有限的资源靠执政者去分配,就是这些部长、议员和内阁成员,他们的治国理念是什么?由上述检视,已经知道他们分配资源的公正性到哪种程度,对教育有多少的重视了。此乃牛蛇当道,临教当灾的故事。

此文发布在砂劳越《联合日报》的言论视觉专栏《秋风星火》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立法速成班

據報道,本季國會期間,首相署法務部長納茲里提呈六個法案,包括:《2011和平集會法案》、《內陸稅收局修正法案》、《退休修正法案》、《法定機構及地方政府修正法案》、《退休管理修正法案》和《法官退休修正法案》,並在半天內匆匆通過,猶如上了立法速成班。可見政府要行使這些法令的迫切性。其中,備受關注的是,受到律師公會、社團和民眾非議的《和平集會法案》以雷速二讀、三讀;就像當年通過《1995年教育法案》一樣,讓在場的我們啞忍著國陣超2/3議席優勢的「欺凌」。

而今,國陣僅佔多數議席,沒有了絕大多數的好景,然而,議長班迪卡霸氣十足,強硬堅持限制各黨僅派一名代表參與法案辯論,導致民聯議員們覺得不合理,並且時間太短而集體離席,杯葛表決,算是一種立場和抗議的表達方式。我國花上數十億令吉公帑舉辦全國選舉,選出222位人民代議士,他們卻在神聖的立法基地——國會中,體現上述水平的立法程序,Betul, setuju或No, walk out的結果,是人民承受一切。要是有人要被責怪,應該是那些掌控程序的劊子手,而非「與民同在」的議員。

每一部法令條文的精神意義,影響層面和落實,都應經過正反方的充足討論,不能以「時間有限」為由拒絕不同意見者進行辯論。這些人民代議士的職責就是要去表達民意、觀點和辯論。我們在選舉時強調選賢與能,就是包括了選他們的「能言善道」,知識才能和道德勇氣。然而,班迪卡限制議員發言,就像拆除了議員們的表演舞台一樣,讓其他議員的武功,統統派不上用場。

我想了許久,懷疑有兩個原因:(一)班迪卡沒有「料」,恐怕控制不好場面;(二)多數的議員沒有「料」,沒有能力辯論,避免他們出醜;搞到那些牙尖嘴利的民聯議員離席更好,速戰速決,安全回家。讓人不禁要問,我們選的是舉手部隊,還是真正的人民代議士?

我看上述六個法案所涉及的範圍,包括我國民主政治改革的議程,話說《和平法案》卻是諸多限制人們集會和表達心聲的法令,精神內容懲罰重於鼓勵人民參與政策;另一方面,稅收和退休的修正法應該是涉及《2012年財政預算案》內容,或者徵稅方面還有變動?這些都應該提出來讓人民關注到的,因為,人民是課稅對象,我們總得要知道詳情,才能表達民意。

至於法官退休的修正法案是關於法務人員的薪酬、福利等問題,雖然影響對像不多,卻會對司法體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為什麼不給時間議員辯論,而強迫他們上立法速成班呢?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讓路、讓路

1999年,政府與廣東義山簽署合約,以搬遷建總車站的事件歷歷在目,慶幸華團當年得以保留新街场八座多元性的義山群,讓先賢南來的歷史軌跡有機會展現;尤以當今修改歷史課本的議題甚囂塵上之際,更感僥倖。

奈何隆市發展捷運,蘇丹街老店和武吉免登大街商店即將被徵收,城市歷史面對的挑戰依舊,先賢們發展都市的生活場景也許不得以保留。

有鑒於業主的反對聲浪強烈,藝術家和隆雪華堂發起「守護茨廠中秋月光會」,以喚醒公眾注意;捷運公司隨即改組易手,捷運計劃變成官聯公司的計劃,可動用土地徵收法令,強硬徵收;另一方面,捷運公司也軟硬兼施,口頭保證三不:即不征地、不拆樓、不賠償,以分化業主們的團結,堅持守土的社團和個別業主,相當吃力;到首相署和國會陳情後也暫無下文。

據知,捷運計劃的路線圖還未在憲報公佈納入吉隆坡大藍圖里,動用的預算是2012年的國家財政預算;按理政府相關單位應聽取民意,舉辦聽證會(hearing),而反對者也可以召開反對會議(Bantahan),確保沒有爭議和衝突。

可惜,強大的中央政府沒有完善這個程序,不顧民意,執意行事,也不願意作出繞道和興建東西兩站的要求。可惜,也有一些商家很快便投降了,在捷運公司召見時,經不起考驗,就與該公司達成了賠償協議,讓出產業擁有人的權益,讓剩餘的人獨力面對強大的捷運公司。這是運動中最黑暗的時刻。

上述征地處理形式,是當今中央政府推動發展計劃的一口視窗;倘若蘇丹街老店成功被徵收,巴生谷很快地即將推展更多的道路發展計劃,也涉及征地、征店,甚至徵收一些百年的歷史建築。

屆時,發展商將依樣畫葫蘆,捷運公司將成為很好的範例,許許多多私人和社會的產業難保,百年歷史將喪失證物,一件件讓路給發展。

生意人固然唯利是圖,當中也有不少傲骨正氣者,為何在蘇丹街事件中如此淒慘?華社所推崇的儒商到底是否還存在?失去歷史的民族將會是怎樣的一群人?

讓路,讓路,發展為先!?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廢除英化數理的思維

執行英化數理是要學生學好數理,而非學好英文;因為,學好英文不能通過學習數理科來達成,而是應加強英文教學和學習。

如此淺顯的思維邏輯,不應再被混淆。廢除數理英化運動自開始就強調母語教育的有效性;因此,我們要求各源流學校以母語教授數理科。取消英化數理是俯順民意,也是廢除英化數理運動的成功。至於教育部長慕尤丁提出的「軟著陸方案」是實行上的技術問題,以減少學生的課程銜接困擾,不是政策的原則性問題。

一些家長反對取消英化數理,要求英化數理作為國民學校的一個選擇,甚至威脅選票投給反對黨,理由是:一,英語是部分人的母語;二,英語是最強的科技語言;三,家長是納稅人,強調家長教育權;四,課程已存在,不需要額外花費研發等等。

暫且不深談英語作為母語的定義,以及最強科技語言,那是學術和教育研究的爭議;倘若我國實行的是開放教育制度,民間能夠自由發揮,自由辦學,可能還會有更多的驗證;可惜不是,我國1996年《教育法令》限制民間辦學。

我國教育政策的決定因素,一路來都在考量語言因素勝於教育本質和學術研究;審時度勢,對華校和淡小諸多限制和措施,都為了要強化馬來語為國語。因此,華教運動在華社才如此蓬勃,得到草根群眾的響應。

90年代,華教運動改變思維,增加了民權概念,把其他友族的母語如:馬來語、泰米爾語、卡達山杜順語、伊班語等納入運動,加強與友族教育團體的交流與合作,舉辦過「馬來西亞母語教育國際研討會」。最近淡米爾基金會也翻譯出版了《馬來西亞母語教育之父--林連玉》,但我們卻沒見到這些英語為母語的群體捍衛母語教育。

從執政者的角度思考,納稅人的要求和權益當然要列入政策考量;因此,華小、獨中,甚至董教總高初中統一考試能夠在夾縫中生存,偶爾還得到「政治糖果」的百萬撥款,皆因選票考量;反過來說,也是母語教育運動基礎夠強、有持續性的緣故。

有鑒於此,母語教育運動更應該堅持母語教數理的立場,而非開放中學數理英化;維持中、英對照的課本倒不影響課程。教育者不能為了迎閤家長的要求,改變教育的理念;畢竟家長不是教育工作者,他們應該清楚各源流學校的要求才把孩子進入學校,而非進入學校後,改變學校的體制。

暗中行軍

戲中常見士兵們摸黑行軍的畫面,即不方便又急促,最主要的原因都是爭取時間,或者要熟睡的人們不知覺,醒來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人世如戲,現實中的商海或政途,都有人靜悄悄採取「暗中行軍」的策略,有者成功,有者被看見;通常被看見了便難逃一劫,雙方必定廝殺一番。近來公正黨揭發的國家養牛中心的弊案就是其中之一。

先不論婦女、家庭及社會發展部長莎麗扎家族成員擁有國家養牛中心的利益衝突問題(Conflict of Interest),養牛計劃的成果不彰等事宜,政府發放給該養牛計劃5千依格土地和2億5千萬貸款,能否用來投資高級公寓?

根據公正黨領袖拉菲茲所指,牛只只有八千多頭,養得不多,東主卻把牛場變成了公寓;根據巫青團長凱里所言,是為了獲得更多利潤。

養牛事件已被提出三周之久,雖得到馬來社群的共鳴,甘榜馬來人嘩然,卻得不到政府相關部門針對性的回應,甚至副首相慕尤丁還認為沒有問題;只有巫統國會議員邦莫達響應反對黨,公開勸莎麗扎辭部長職。

另一件正在發生的事,則是發放2012年財政預算案當中的100令吉學生津貼,都在學校假期前在各地中小學發出了,可是該預算案還正在國會討論階段,還沒有通過,教育部就開跑了,為何那麼倉促?那些撥款從哪里來?不但不符合民主立法和行政程序(Procedure),也破壞了議會制度的民主精神。

在308前國陣超過三分之二議席的年代,執政者隻手遮天,陽光照不進去,人民都被蒙在鼓里是平常事;而今國陣只佔222個國會議席中的多數,依然忽視民意。

論政?高舉4170億的國債,政府似乎不再是分配資源,而是暗中分贓國家財產。悲也!

糖果预算偷偷跑

首相纳吉刚提出的2012年财政预算案总额2千328亿开支,其中行政开支占了72%,发展费用只有28%,提供给人民的津贴只有区区的340亿,并把国债推高到4千170亿,预算案正在国会辩论,还没有通过,然而,却把当中的100令吉拨款发放给即将放假的学生,“糖果预算”先偷跑了!让人想不通为何还需要在国会辩论?

按民主程序,国家的财政预算必须在国会提议,经议员辩论,获得通过后提呈最高元首认可,方可执行;这是议会的操作程序。

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展现民主精神。尽管国阵在现有国会占大多数议席,一个成熟的政府应该维护民主精神,尊重议员的讨论内容和成果,而非以超多数议席而无节制扩大行政权,破环民主程序,展现不出议会民主精神,让人质疑国州会选举的意义。

眼看报章上小学生笑眯眯展示100令吉纸钞的照片,内心极致难过教育部给了他们什么样的教育?他们也不明白那是未来的债。一名9岁的华小生告诉她的母亲:“妈妈,我们拿了钱,就要投票给纳吉……”;可见发放100令吉,不只邀请议员执行,还加入“政治教育”内容,大选味道浓厚。

我在社区服务,也有居民登门要求索取300令吉的生活津贴,因为他们的收入低于3千令吉;这也是还在国会辩论,未经通过的一项预算项目。从另一个角度想,人民在百货上扬的时刻,经济压力真的很大,可能入不敷出,迫不及待要领取“糖果”,显见民生疾苦。奈何,难以让人民看透现在领取的是子孙日后的负累(国债)。

津贴虽是糖果,人们还是乐于接受。然而,解决人民负累的最佳良药不是一次过的杯水车薪津贴,而是保障的工作机会 、最低薪金、加薪或者减税。

古言“苛政猛于虎”,减税不止减轻有形的经济负担,也减少人们的心理负担;正在国会辩论的议员们不防建议减低人民的税务,也取缔“偷跑的糖果”。

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母语教学,平等对待特殊儿童

隆雪华堂文教委员会主席 李书祯文告
2011年11月4日 下午3点29分
特殊儿童,如:身体残缺、智障、过动或自闭等,不论天生或后天造成,其教育权益应与一般儿童相同,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并且在国家主流教育体系之下,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得到照顾与发展。

有鉴于目前我国的特殊教育机构和治疗中心皆以国语(马来西亚语)提供教育、检查和治疗,尽管师资素质优越,在没有使用淡米尔语或华语的前提下,仍然剥夺了该儿童学习和使用母语母文的权益,进而影响家庭沟通语言的改变和不方便,也影响该孩童未来的人际网络圈。

只有经济条件许可的家庭能够让特殊儿童得到优厚的对待,一般家庭的特殊儿童要受教育,完全没有选择媒介语的余地。

近日,雪隆董联会和董总揭发白沙罗中华小学特殊班国语出题,国语教学一事,不是反对就能解决特殊教育的长期操作体系问题。

政府和社会应该醒悟对特殊儿童的忽略,体恤他们和其家长的困境,在教育过程中,公平对待地提供相对方便学习和使用的语言,意即母语;在师资培训、教材编写和采用方面都应该做到母语媒介的要求。

在财政预算的编制中,特殊教育也应得到重视,增加拨款。

注:作者是隆雪华堂文教委员会主席
发表评论

2011年11月3日 星期四

解放民力

大选就在转角处,公正党直辖区大会宣布全面捍卫民联国会议席,并放眼攻下隆市斯蒂亚旺沙;出战前提“地方化”竞选议题,对焦民生课题和弱势群体,例如:治安不靖、交通拥挤、捷运不绕道、孩童校舍不足、兴建高压电缆、城市赤贫、居住环境恶劣、生活成本等课题,都需要议员来传达心声。

吉隆坡市没有州议员和市议员,国会议员是选民唯一可以接触到,提供社区服务和资讯的政治人物。

在选民认知水平较高的城市地区,上述地方议题正是选民每日面对的有形和无形压力,容易得到选民的共鸣,一说就明白,牵动选民的心,容易解放民力,凝聚社区力量,使之化成选票,不失为一个好策略。

论选票国阵和民联都有各自的基本盘,国阵掌握财物资源和媒体,惯性采取“政治糖果”、“回教国与断肢法”、“513种族冲突”等手段,利用人的贪、愚、惧、排他性格的弱点,争取游离选票。

随着网络的通用,国内资讯不完全被垄断,再难以一手遮天,愚弄人民;而人民对7月9日那一场净联盟大集会的记忆犹新,之前的塞车煎熬和当天的化学水泡都是全城面对的不幸,各族人发挥互助精神应对警方催泪弹的驱赶、追逐、逮捕,甚至殴打;也出现了一位不逃离,独自面对水泡车,白发斑斑的“安娣Ooi”,让参与者留下深刻印象,谓为709的经典,从网络世界到坊间都有众多709的分享,还有人把它结集成册流传,加强国民的心理建设,让513种族冲突的心理障碍得以消除。

国阵面对着当今的民智提升和民力解放,丝毫没有创意、调整和改变的能力;依然纵容那态度散漫、骄傲、思维僵化、效率不彰的公务员体系,在2012年财政预算案中仍然给予最大的受惠,这能让纳税人服气吗?

日前我陪同苏丹街和武吉免登区的业主到首相署呈交备忘录,要求捷运改道和维持吉隆坡中环东西两个站,以便保有百年历史文化的苏丹街和产业价值,并确保武吉免登不夜城的兴旺和旅游、经济价值,免除不计损失的破坏,业主们数十年来建设的心血毁于旦夕,前功尽费。

业主们浩浩荡荡乘坐两辆巴士去布城,在保安厅就领教了警卫的无礼和野蛮,不让他们拍照,要求删除照片,还炯言要逮捕负责拍照的执行秘书,引起一阵“骚动”;结果由一些“高层”来扮演“白脸”赔罪;这种戏码,我看了13年。

虽然最近首相和夫人去坐巴士到隆市的小镇,逛茨厂街和小印度,表示亲民和体恤民情;然而,人民有事要拜见时,却难防有人把所有的功夫毁于瞬间。

发表于《砂劳越联合日报。言论视觉》

見賢思齊?

峇都區國會議員蔡添強援引議會常規第66(9)條文動議刪減首相2萬2826令吉65仙月薪。然而,經過了朝野議員的唇槍舌戰激烈辯論後,以聲決被駁回,再一次顯示國陣的強勢。

眼看這一幕,讓我想起台灣一位體恤民情、民心的領導人蔣經國總統與他的政府,跟眼前所見,有著遙不可及的差別。

蔣經國在80年代曾因能源危機而作了政府單位「不開空調」度夏日的決定,以減輕政府的開支。

90年代伊拉克石油戰爭引發能源短缺,以及後來為提升國人的環保意識,減少排碳和污染,發動了撙節運動,國民黨政府都曾作了類似決定。至少,讓人民感到政府與民間,榮辱與共,禍福同享的感覺。

換到現實的馬來西亞,一介草民感受到的是什麼?

在物價騰飛,人民飽受經濟壓力之際,執政集團提出高達2328億的財政預算案,其中,用在行政開銷,包括公務員薪金、花紅和加薪等就佔了78%,而發展經費只有區區22%;更糟的是,巨額開銷是在國債連續增加13年至4071億零吉的前提下提出。

儘管該預算案也挪了340億作為人民的津貼和撥款,如:糖、石油和教育等方面,但卻是一次過的杯水車薪津貼,不足以讓人民去對抗通脹壓力。

另一邊廂,國家的稽查報告查出政府部門和官聯公司的採購部門理財不當,包括國家體育理事會以24萬6000令吉購買23匹「病馬」。在這23匹馬當中,只有5匹有參賽資格;海洋公園局則「報大數」,以5萬6350令吉購買望遠鏡,比市價1940令吉高出2805%。

官聯公司連年面對虧損,包括國家房屋公司(2140萬令吉)、英達麗水公司(3340萬令吉)、Aset Global Network私人有限公司(4110萬令吉)、馬來亞鐵道公司(9260萬令吉),以及國家基建公司(3億6710萬令吉),虧的都是公家的錢,也就是納稅人的錢。

還有一些政黨政治鬥爭中被非正式地揭露的故事,包括莎麗查部長家人的「養牛場和巨額貸款」,讓人聞之搖頭。

《論語-里仁篇》,有「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馬來西亞資源豐富,人民和善有禮,國家領導尊貴、高尚;親愛的讀者,您自省了嗎?有什麼話要說?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百年華教境遷

南馬名校寬柔將邁入百年,盛傳董事部擬拆除兩座樓房以建高樓,即有50年歷史的敬業樓與樂群樓,以便他日實行「全日制」,提升教育,以迎合未來百年的需求。一些寬中校友費盡心思,在網絡設立群組,把消息傳遍全球各地,很快引起關注。

他們發動了兩場論壇公開討論這課題,其中討論主題有:校園文化經營、歷史建築的保留、教育改革與華教前路,展現校友對母校和華教的關懷和思考。我則受邀到新山分享坤成女中拆除50餘年樓齡、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的經歷,重述坤女在2006-2007年面對坤中董事部毀「危樓」,興建3500萬「大四合院」的轟烈經過,作為寬柔的借鑒,眾多坤女目睹母校面目全非,行同陌路人,心仍慼慼焉。

當年,坤成校友帶領工程師祖基菲爾去鑒定樓房的堅固和穩定後,提出「維修發展建築物,提升教育素質」的觀點;坤中董事會不加回應,董事長丹斯里鐘廷森只誇口將提供100份「危樓」的報告給社會,至今一個字也沒有見到,美麗的四合院就在主流媒體集團「貶義」的「校友情意結」、「自私地要學校變成古跡、博物館」、拯救下降的學生人數等措辭中,硬硬被敲碎了。

恕我直言,這些董事的「教育觀」就是「建樓」;沒有什麼考究和論據。他們的焦點是——拆樓和建樓。坤成四合院與寬柔的敬業、樂群樓一樣,都是校園里最古老的建築,皆只有50年餘歷史;以發展之名拆了,華教永遠不會有古老的歷史建築。

新山寬柔學生成績優越,人數為全馬之冠,並已成功申請古來分校,辦學成果非凡,董事部沒有空間的難題;卻提出辦「全日制」以及照顧許多在校園外的輟學生云云。我聽了感到有點奇怪。寬柔以學生成績錄取學生,基本上實行優越教育,不是技職教育,寬柔要如何錄取輟學生?什麼課程?課程如何銜接?學生出路如何?另外,在中學實施「全日制」的話,教育成本、課程活動、理念等有何考究和計劃?我以為,倘若辦教育,上述課題的研究應該比「拆樓」的研究先提出。

獨中逐間邁入百年之際,董事會領導人在素質上也隨之而變。董事會多企業界老闆、發展商,生意人對華教不公平的政策、教育和社會時事,鮮少發言,滿足於政治撥款狀況。

一些學校把贊助人的門檻從數十零吉,提高到數百零吉,坤成中學自2007年贊助人大會後,更提高到2000令吉,讓社會人士對學校的參與率降低,獨中開始脫離群眾。百年後,華校會否慢慢從社會公產變成某人、某集團的私有財產?華教的歷史使命還在嗎?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华团的风火

最近东西马的华团都有谈不完的课题,东马华团山头主义抬头,继开斋节率团向砂首长贺年后,现在拟要注册七大乡团,一副欲大展拳脚的样子,引发分裂华社的争论;华总会长方天兴以华总中委会作后盾,促七乡团秉持华团“超越政党,不超越政治”的立场,反对砂拉越七大乡团的注册,以维护砂拉越华总的现有地位,也就是一种保护会员团体的措施。

然而,在民主社会享有结社自由,就像几年前吉隆坡中华大会堂的成立,在刘磐石破例穿满装率领华团领导人向前首相马哈迪敬茶之后,尽管受到很多人的批评,隆雪华堂和一些团体也强烈反对,但它还是成立了。虽然隆华堂不被华总接纳为会员,但时而保持一定的联系,隆华堂一样扛着旗子,在国内外当权单位和交流频密的中国穿梭,常有拨款、出国的计划等等,华社奈何?

七大乡团已有了全国的总会,各州、县市也有各自的乡亲会,若组织的目的是为了联系乡亲情谊,的确已经足够。为何还要成立“砂州七大乡团”呢?按方天兴的说辞推论,确像有议程了!

随着东马政治环境的改变,社团的山头主义萌芽,推崇“有奶便是娘”的价值观,按我看来,东马的七大乡团依然会不顾一切地完成注册,以便能名正言顺地得到当权者发给的资源。

看过来西马,刚改朝换代几个月的马六甲中华大会堂又见烽火,竞选失败的一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心态,以技术性问题举报,使组织惨遭社团注册官吊销了社团准证,倘若肯定吊销,组织的产业也即将被充公,对华团影响深远。

更甚的是,在甲华堂会长陈南益还在国会奔走会见李志亮副部长,处理上诉之际,地方上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地筹备成立新甲华堂;可见现今华团日趋恶劣的选举文化和斗争。

另一边厢,安邦客家公会与甲华堂同似天涯沦落人,也因数个月前选举换人了,落选的一方以技术性问题举报社团注册官,同样被吊销了注册,客家公会正在处理上诉。您说说看,这些吊销注册事件,有没有议程?社团注册官的权利很大是《1966年社团法令》赋予的,然而,需不需要如此运用呢?民间结社自由的意义又怎样体现呢?

华团“超越政党,不超越政治”的立场,正因许多人的议程而考验着团体领导人。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華教百年精華


從清末民初
的新式學堂至今,南洋的華文教育越來越多學校開始邁入百年歷史,隨尊孔、坤成、育才之後,即將有寬柔、培風。

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歷經百年風雨,千萬個歲月的錘煉,而今具有百年教育的學校,已桃李滿天下,其治學思想、觀念和價值在社會上「應該」擁有相當的影響力,「應該」具有話語權、前瞻性和帶動性。

我用的「應該」是一種期望和假設,不能說了算!必須由大家來驗證。

在客觀環境方面,我國華教在前一甲子年求存,在壓迫的政治現實中求存;後半世紀求發展,獨中就是在奮鬥過程中,發展出來的產物。

70年代進行獨中復興運動,獲得草根社會的大力支持,出錢出力興建校舍,80年代通過編撰統一課本和舉辦統一考試,遊說國外著名大學給予學術資格鑒定,銜接外國高等教育,為學生開出一條道路;90年代城市化,獨中學生人數節節上升,生源不成問題;2000年起國際化因素促使國外高等教育體制紛紛鬆綁,統考文憑得到外國超過400所大學的承認,享譽世界,畢業生遍佈世界各大城市,唯獨我國政府不承認學術資格。

在上述過程中,政府對華文教育和華教工作者,一貫使用打壓手段;如問話、約見、扣留、查稅等等手段。

回首百年歷史的華教和獨中,何以生存至今?

我認為,(一)華教領導人有堅毅精神、理念和行動力,林連玉、沈慕羽、林晃升、陸庭諭、胡萬鐸等領袖,常向社會吹響號角,傳達華文教育發展的訊息,定立方向;(二)有群策群力的華教三機構,即董事會、家教協會和校友會,共同去策劃學校建設、財務和管理學校;(三)有一呼百應的草根基層,出錢出力出孩子(送孩子到獨中);(四)有受尊重、願意為教育付出而承受較低薪金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有良好的教育理念,一般以五育為重(德、智、體、群、美),以及重視紀律,教出有素質和表現的學生,才具有持續性的競爭力。

近年來,華文教育備受當政者欣賞和肯定,乃因上述人為因素像一條鎖鏈串聯,從點到面,一圈一圈地把華文教育結合在一起,缺一不可。可謂華教的百年精華,應該延續下去。

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寬柔百年論壇之一:校園建設與永續發展 Part 3



我上周受邀出席宽柔百年论坛之一:校园建设与永续发展讲座,现场观众为我们录影。

寬柔人,你們在哪裡?!



宽柔的校友以坤成为借鉴,虽心痛,但如果能够提高校园文化价值的意识,坤成人再难过也值得。

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一點突破露先機


民聯三黨選擇在首相納吉發佈《2012年財政預算案》前兩天,公佈了民聯的《2012年替代財政預算案》,2200億令吉的預算案以「全民共榮」為施政主題,是民聯的一大突破,展露執政的決心和管理經濟的能力與條件,當中更強化民聯向來「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比起那些虛無的影子內閣名單來得實際。

民聯的《替代財政預算案》,由受邀請的國內專才研究修訂,道出人民的心聲和期望,預算減低2011年的6%赤字至4.4%,帶出物價可能將上揚50%的隱憂,不推行消費稅的承諾是一顆定心丸;接受民意,設定最低薪資為1100令吉,以保障勞工市場和公務人員;維持油價,並給予人民汽油津貼、強化扶貧政策、重視職場女性,給予踏足職場的家庭主婦津貼、協助減輕弱勢群體的教育負擔等等。

另一方面,反對黨領袖安華不斷強調不能再津貼給一些壟斷企業,如獨立發電廠、國家稻米公司、德士執照公司,也應重組津貼,重組入口豁免稅,取消一些奢侈品,如名牌皮包的免稅,以轉移「極富之人的財富」給人民。在節源部分,民聯建議減少首相署100億令吉的開銷預算,以改變首相署的超支習慣。

儘管前首相敦馬譏諷《替代財政預算案》,但是,我相信它將如民聯競選綱領的《百日新政橙皮書》那樣,持續發酵,即使國陣來不及抄襲政策,也會一點一點慢慢增加考量,在大選前宣佈一些好東西給人民;《橙皮書》的內容說明,倘若來屆大選民聯執政中央,在新政的首100天內要做的10件事情,其中一些建議,後來都得到國陣的回應,例如:廢除新街場過路費、廢除內安法令、提升教師薪金。換言之,民聯《橙皮書》對國陣的施政有所衝擊並有發酵效應。

雖然政治千變萬化,課題日新月異,都不比一國的經濟問題那麼讓民眾感受到直接關係,因為,經濟就是「衣、食、住、行、醬、醋、茶」的總概念,肯定是人民對一個政權的支持與否之決定因素。

有鑒於此,民聯此策擊中要害,大家拭目以待明日首相所提的《2012年財政預算案》,不妨多做比較。

阻挠 人民诉求的代价

Thursday, 06 October 2011 09:57 李书祯 ●文教/政治工作者

内政部长希山慕丁在国会书面回答士布爹国会议员郭素沁的提问,7月9日全球57个城市一起发动的“净联盟2.0”,要求向最高元首提呈《公平选举与改革备忘录》的和平集会—— “为了确保巴生谷一带的治安,我们总共派出1万1千046名警员驻守和值勤,包括2千600名警员在全国各地警区驻守,以防情况所需,就可被召唤。”

根据早前一些社区居民在网络上投诉,709当天遇劫去警局报案,警察局却关门不办公;更不用说巡警巡逻住宅区了。原来,警察都调到巴生谷驻扎去了,那么“真空”的社区治安怎么办?

根据内长资料,单是在巴生谷一带驻守的警员,就有8千446人。然而,各大主流报章报道出席集会的人数却只有区区5千人。显然有颇大的评估失误,是警方失误?或是媒体的估算出问题?

他又说:“警队被迫做好万全准备,而这需要添置额外配备、饮食、住宿及其他物流需要,总花费是201万8千550令吉06仙。”
这一笔国家支付的开销,其实只为了应付一场短短2个小时,原本就订在默迪卡体育场的和平聚会。如果用每月 300零吉计算,可以发给6万7千285个等待救济的贫穷家庭。

可见,一个马来西亚的经济转型计划,出现成本效益和估算的问题;还没有把人民承担了的社会成本,例如:塞车的汽油消耗、封路导致生意下跌、许多约会迟到或取消等损失,不用详算都知道政府已经在做亏本生意了。

我不是说政府“亏不起”,钱花了,要是可以阻挠人民继续提出诉求,别制造太多麻烦,“亏了,也就算了”!然而,现实情况是,钱花了,还换来警察不顾公众利益,水泡射入同善医院的国际新闻,警察暴力打伤集会的小市民,还有人在那场集会中去世了,有损马来西亚和领导人的国际形象。
其实,要稳住江山不难,善解民意,顺从民意即可。又有训言:民意不可挡。“净联盟2.0”提出的8点要求,即 1. 清理选民册;2. 改革邮递投票;3. 使用不褪色墨汁;4.竞选期最少21天;5.自由及公平的媒体使用权;6.巩固公共机构;7. 杜绝贪污;8. 停止肮脏政治手段;符合一个民主公正的社会要求,硬硬用镇压手段对付民意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君不见,英女皇依丽莎白二世在接见首相纳吉夫妇到访时,一身黄裙小花接待,暗喻明显,世人见之皆开怀,会心一笑。而今,国会朝野通过成立“特委会”来修订选举改革事宜,就是迈向公正的里程,政府应痛定思痛,诚意改革。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言论视觉> 以“假”乱“真”

308政治海啸后,国阵换掌舵,搞了“经济转型计划”,搞到衣、食、住、行,白糖、面粉、石油、交通、能源费用等百货上扬,人民负担重,不但没有好消息,最近在吉隆坡市中心还以发展为名,征地建捷运,苦了商家、社区居民,同时毁掉历史文化古迹的真实议题,为民更添一愁。

“一个大马”各族和乐融融的概念,偏偏遇上PERKASA土权抽后腿地大发种族极端言论而不受罚;副揆慕尤丁对华校态度时冷时热,一会儿说华小培育人才,一会儿说拨款给华校心有余而力不足,让人感受不到“一个大马”的实像。

大选在即,外劳漂白计划如火如荼地“吸人”与“吸金”,从孟加拉官网言论和外劳本身的举报显示,他们与我国上百近千名人瑞变成了选民,而原有的一些选民则在选委会SPR网站“找不到自己”,眼看国阵耍乍耍赖地为民联铺下天罗地网之际,显现国阵在未来大选有“令人不安”的战况。

在施政上,国阵面对民联四州政府“以民为本”的良政考验;民联三党也在年头推出了《百日新政橙皮书》,10项利民施政白纸黑字,把已经私营化的大道公司和水公司的股权回归政府,让人民享有低廉的水和交通费;提升教师薪金,重视教育工作者的福利和素质;废除内安法令;关注沙巴非法移民课题;重组棕油园种植计划和分配等,都是要国阵正视和面对的难题,不容易解套。

然而,这些“真”议题,却被马华、民政的旧桥段——回教国和回教法,这个虚无的议题给搞乱了!

马华蔡细历、民政郑可扬无端端向巫统说:“巫统若推行伊斯兰刑事法,就退出国阵”;槟州首长林冠英也跟着反应:“回教党实施回教法,行动党就退出民联”。他们都一起上了各大华文报头条新闻;行动党主席卡巴星还要聂阿兹来辩论;林冠英还说《百日新政橙皮书》里没有回教国和回教法云云。

国阵龙头老大纳吉,跳出来就说:迎合社会发展,巫统不实施回教法。这一回可好,国阵放了火就逃,历史中宣布马来西亚是回教国的国阵,马上变成开明了;从来没有实施过的伊斯兰刑事法(回教法)却成为民联的争论。公正党安华不得不定下时间让民联来谈这个“假”议题。

打仗要分秒必争。全国大选的天时和地利已掌握在国阵手中,民联却自毁“人和”,让仇者快,亲者痛。

再说,我国的现实存在回教法庭(Syariah Court)和一般法庭,为什么没有得到多元社会的反对?因为回教法庭属于穆斯林的法庭,主审穆斯林纠纷和罪案,与非穆斯林无关。那么,一套从来没有推行过的伊斯兰刑事法要推行,在一个多元民主的社会,未来的执政者应该把持什么态度?立法过程不能够一人或一党说了算吧?

內安法令,欲廢猶存

首相納吉在916大馬日突然說要廢除內安法令,就有人表示歡迎,有人說國陣不得不開放,有媒體也稱讚首相英明,也有巴生的議員迫不及待地要把「呼籲廢除《內安法令》」的廣告板取下來,還有一位前首相署部長再益站出來向首相認錯,表示他過去錯怪國陣,一副要吃回頭草的樣子。 公正黨和烏雪選民都吃過這部長級傢伙的「暗虧」,真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他還很「阿沙利」地在惠民黨一口氣開除三位黨內副手,也沒有舉辦聽證會,法治精神不能同日而語。 倒是身經百戰的非政府組織成員和媒體工作者的警惕性高,規勸大家別高興太早,要真等到落實了,才來歌功頌德也不遲。言猶在耳,次日就有部長說,廢除《內安法令》的同時,另立兩部法令,「未經審訊扣留」還有其必要性,只是要檢討扣留期限,並擬定兩部新法令云云。 《內安法令》最惡毒的地方就是「未經審訊扣留」,限期可達60天。60年代用以對付共產黨,70年代對付學運份子,80年代自馬哈迪任首相以來,政府卻使用《內安法令》對付政見分歧、立場不一致的人士。 最廣為人知的案例就是1987年的茅草行動,馬哈迪一口氣逮捕了200多名政治人物和社運份子,包括莊迪君、柯嘉遜、沈慕羽、林晃升,以及巫統、馬華、行動黨和人民黨成員等。 納吉拜相以來,為展現開明作風,釋放了一些內安法令扣留者,但卻在淨聯盟2.0運動之前,由內政部長希山慕丁以該法令訓誡國民勿參與。後來,警方逮捕社會主義黨成員20餘人。 我不會忘記,敦馬在接見了前中國總理朱鎔基後不久,也曾指提出《全國華團大選訴求》的華社是共產黨和恐怖分子。 納吉多次以首相身份率隊訪問中國,不過,他還是要以「復辟共產主義」的說辭,調查社會主義黨的成員。 實際一點,隆雪華堂要求首相納吉別一味談廢除《內安法令》顯開明,他應該落實廢法,同時把現有《內安法令》扣留者釋放或控上法庭,以展決心,以釋眾疑。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明月照今城,守護茨廠街

9月16日是意義深重的馬來西亞日,在多個群體展開討論我國立國不同階段的歷史之際,有一個不可否定的史實就是——吉隆坡的開阜源自安邦街(Lebuh Ampang)、茨廠街、蘇丹街、諧街、陳氏書院、觀音廟、隆雪華堂到大後方的新街場路義山群,是一個華裔先賢在吉隆坡開天闢地的歷史長廊。

隆雪華堂與華社一群擁有本土關懷的文藝工作者,在蘇丹街征地發展捷運和都市產業的課題發生後,非常關注這塊歷史長廊的命運,趁中秋佳節發起「守護茨廠街」藝術社區計劃,希望透過活動喚起當局和更多人對此長廊的認識和關注,懸崖勒馬,重新檢討征地發展的行動,保留歷史古跡豐富的街道和文化精神,提升城市的文化產業,同樣具有經濟價值和實效。

破壞容易,建設困難。蘇丹街和茨廠街是「唇齒相依」,征地發展是霹靂行動;燃眉之危,文化藝術工作者自動自發,挺身而出的精神和關懷鄉土的行動力,讓人感動。

楊倆興、張吉安、張集強在很短的時間內把大家組織起來,做了老街導覽,帶孩子們繪製了茨廠街的人文地圖,讓我一見便回憶起中學時代與排球隊友進餐的中華巷和肯德基、躲太陽的避暑勝地大眾書局、小時候陪伴外公外婆喝早茶的玉壺軒等等。男女高音卓如燕、林清福、岑大偉準備歌唱,梁康準備說相聲,著名舞者李瑞強、馬金泉等人演繹老街的故事、舊照片等,許多節目都準備好了;9月16日的茨廠街,只欠大家的光臨作東風。

尤其近日教育部頻頻提出修改歷史課本,也有人要修改華小校名以擦去歷史的痕跡,而建國史也在爭議中,我們意識到老街實物比文字書寫的歷史更具說服力。

就像10年前,我們保留了新街場路義山群,說明華社先賢在馬來西亞落地生根的心理歷程轉變和經歷,讓華裔後代無可置疑地明白自家主人的身份,堂堂正正。

2011年8月14日 星期日

慎防「小政府」


政府是治理國家的單位,分成中央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的國會和州政府的州議會,可根據憲法和各類法令為國家社會作決策和咨詢,是治理國家的各級政府的修法單位。

本文要大家慎防的「小政府」是一般高樓住戶所選舉的管理委員會(常稱JMB或MC)以及其委任的管理公司或單位。它們是在共管公寓機構法令663和法令318之下成立,根據法令所賦予的職權運作,房屋及地方政府部下設立的管理部門COB在各個市議會監督、輔導及處理高樓住戶的民生事項。

有鑒於近日接獲諸多高樓住戶或管理層的投訴,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些事情如:共管委員會沒有召開年度會議、賬目未提呈給居民或審計、繳費、拖欠等問題的糾纏,兩三年都不能解決;甚至有兩座高樓的主席已捲款而逃,讓住戶束手無策,當我要求COB凍結他們的銀行戶口時,得到的回應竟然是在法令中「COB沒有相關權力」!

其他管理委員和居民頓時被澆了一桶冷水。他們處在被動、無可奈何的狀態;除非他們聘用律師起訴當事人,那將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否則,居民便吃大虧,任由宰割,沒有制裁權。

一些居民不滿意管理層實施的居住條例(House Rule)或強迫買車位、汽車貼紙、罰款等措施,常常為此大吵,甚至引發衝突,報警了很多次。雖然他們知道惟通過會員大會才能將不滿意的管理層推翻,把屬意或適合的人選推舉上去。然而,他們往往物色不到這些人,抑或面對絕大部分冷漠的居民,總有忙碌的借口,不出席會議,更別提換人了。另一方面,不滿意而想出席會議者,往往只是租戶,並不是產業擁有人,不具出席會議資格,沒有選舉和被選舉權,居民的形勢在上述兩個情況下總是弱勢一群。

一些管理層也來投訴居民不繳交每月的維修費和貯備金(Sinking Fund),他們慣用的應對方法就是鎖水措施,讓欠費者快速清償賬目。然而,隨著幾宗類似的法庭案件判決鎖水違反人權,管理層多數不敢運用這個方式來催收費用,導致收費不足以支付水電和維護大樓開支,斷水斷電,大樓電梯疏於維護管理的比比皆是。高樓住戶的生活環境怎麼會理想呢?

倘若你是地方議員,面對這樣的投訴,你要怎麼處理?

我們準不能像法官一樣,去判斷誰對誰錯?我們只能詮釋法令給雙方知道個別的權利和義務。假設居民住戶不要一個「為所欲為」猶如「小政府」般的管理委員會,就應該關注共管公寓的事情,積極出席會議或投入服務,這樣才可能改善居住環境。

2011年7月28日 星期四

社會突然醒了?

入夏7月,儘管鎮暴隊和警察封鎖了繁華都門,吉隆坡仍然掀起乾淨2.0黃潮,民間隨之而來的請願活動頻頻,如呈報告予人權委員會要求調查警方暴力事件、同善醫院催淚彈和化學水爭議、要求警察總部釋放6位社會主義黨領袖和黨員等等,是社會「突然」醒了?還是國陣如水煮青蛙,突然醒過來?

根據升旗山國會議員劉鎮東的演講資料,我國50%的國民在25歲以下,72%在40歲以下;當中,25歲以下的馬來人人口占55%,40歲以下的馬來人人口占75%,他們都是沒有見證過513事件的國民,但是半數接受了11年國民義務教育,並且親身經歷或在網絡中見證了剛過的709淨聯盟大集會,有者或他們的家人成了「709黃潮世代」。

在教育和科技層面上來說,我國國民的教育水平和科技技術,也是逐漸提升而不後退的;在這兩個條件的醞釀下,資訊是快速傳播的。儘管資訊可能被管制,但也會有破綻。因此,國民的認知不能單靠學校教科書或國民服務的一言堂,政府單位卻沒有認知到這一點,繼續把社會蒙在鼓里來管制。近來連表面的民主櫥窗都懶得去佈置。半數人口是在國家11年義務教育之下成長的新生代。難道他們心中無求?

308後的十六場補選和砂拉越州選讓關心社會和政治的國民看到政治戲台中,朝野公演的劇本,真真假假中仍可讓人分辨出當局的「雙重標準」。從反貪會盤問到總檢察長對議員或政治人物的提控,大魚和小魚、前面或後面,甚至用嘴的,不勝枚舉;競選文化中的「請客吃飯」、「你幫我,我幫你」的撥款哲學;上街集會,有的非法,還未上街就開始封路,抓人,有的還勞煩警方開路,勸華人呆在家囤糧卻還招搖過市,實讓選民增添了不少茶餘飯後的話題。人民都在社會化(socialize)當中。

國陣推出「經濟轉型計劃」,在國會追加千億零吉的國家預算,卻在控制通貨膨脹方面節節失守,取消石油津貼、白糖津貼,還再提高電費,國民徵稅依舊,卻給予名牌皮包、首飾減低徵稅等等措施,沒有讓人民感受到「被照顧」,每天還是要勤奮工作賺奶粉、米飯和汽油錢。人民的心聲,誰知道?

一個變遷中的社會,不會「突然」甦醒。只有那些昏睡、貪婪、麻木不仁的人躺在三溫暖中不知路有凍死骨。

2011年7月21日 星期四

邊緣的主人






隆雪華堂剛與駐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聯辦了「台馬原住民文化周」,除了展出台灣與西馬原住民資料、講座、電影欣賞之外,節目高潮是原住民音樂交流會,由來自台灣的紀曉君Am家族樂團和雪州鵝麥區的(Semai)斯邁族人表演團聯合演出,儘管絕大多數來賓聽不懂他們所唱的語言,然而,原住民源自大自然的歌樂、舞蹈原來已經超越了語言的局限,現場氣氛沸騰,掌聲此起彼落,一片歡愉。

主持人張吉安一語道破了原住民族群的處境,總在「Melayu/ Cina/ India dan Lain-lain」(巫、華、印和其他)的 「Lain-lain」(其他) 當中;也間接說明國人對原住民(Orang Asli)的認識和瞭解相當膚淺,不知道他們還可以細分為很多的小族群,例如:Semai、Temuan、Chewang、Bidayuh、Dayak、Iban、Kadazan等等。不管在東西馬,他們正是我們國家的主人,大地的孩子,卻身處社經、文教的邊緣地位。

根據雪州行政議員黃潔冰的開幕詞,我國原住民面對許多的問題,包括習俗地被佔領或發展而導致他們被迫搬遷,以及改變生活方式,在生活條件方面也很差,一些靠近城市40分鐘車程的地方居然完全沒有水電供應;她籲請中央政府在最基本的要求上給予原住民協助。

這文化週展出了台灣完整14個原住民族群的傳統服裝和一些手工藝品;西馬原住民的資料僅有圖片介紹和一些手工藝品。在音樂方面,卑南族的紀曉君和排灣族的林嘉琪都以原住民的語言唱出了她們的歌;而斯邁樂團分享的是原始音樂和舞蹈,卻沒有了語言。儘管Samingad漢化變成了紀曉君,她仍然保留了母語的創作、族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特色;斯邁族音樂人Raman Bah Tuin坦言他只能夠用本身的語言數「1,2,3」,就止於三而不能繼續,在保留和發展自身文化方面非常困難。

有鑒於此,斯邁族表演了以鼻子吹奏的竹笛子,以竹筒敲擊的音樂和迎賓舞,他們沒有歌唱。正當音樂會進行中,坐在我身邊的姚麗芳說:「西馬原住民的音樂也不錯,政府可向台灣學習,包裝一下,讓他們的藝術才華得以施展」;可見,我們都會覺得這個國家好像「虧待」了原住民,忽略了他們也是社會文化的資產。

原住民,不應該成為這一片土地的邊緣主人,他們跟我們一樣,應該公平享有自己的語言、教育,保留他們的文化、藝術,有尊嚴地成為多元社會的元素。

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黃潮世代湧入城





剛度過了一個精神鼓舞,心靈一次一次被感動的週末;儘管呼吸系統至今仍不舒服,思考卻處在淨聯盟黃色標籤的激情中。當今馬來西亞政治思潮的黃色,直指乾淨與公平,追求改革選舉制度的標誌。

黃色標籤成功地植入國人的腦海,不是發動運動的62個合法團體本事;全賴於國家執法機關的嚴厲執法。在集會於7月9日舉行之前,內政部長宣佈淨聯盟非法,並大勢搜索標示「乾淨2.0」的衣物,提控銷售和穿著黃色衣物者上法庭,當中包括小販和地方政府的縣市議員;甚至在集會前夕下班時分開始封鎖多條入城的道路,檢查車輛,成千上萬的上班族困在車龍中,有人尿急,有人挨餓,平白受苦的難忘經歷,都是因為這件黃色衣服。

這件黃色衣服似乎比起2年前霹靂州變天時的黑色衣服還要危險。因為,它令警方登門到酒店敲門搜索,而成為國際新聞;讓我想起中秋節典故,清兵限制人民使用刀子,並嚴厲進行搜索,以免人民伺機行動奪取皇權。但是,在馬來西亞這個民主國家,權力分配必經議會選舉,不可能以集會方式奪取!更困惑的是,黃色衣服怎樣變成武器?

當國家機關標籤黃色=犯罪,全城戒備黃衣服的情況下,我們難以見到黃色衣服,少數的黃色在數萬人群中成為「亮點」,儘管他們的膚色不一,性別不同,說話的語言也不一樣。然而,黃色卻明顯點綴了整個訴求的隊伍,在催淚彈的白霧和水柱中飄移,他們手牽手,相互扶持,有人雙腿跑,有人一隻腳,也有人沒有腳地走在追求公平和民主的道路上。

具有黃色政治思潮的人們,更以黃色為傲,他們穿黃色襪子、鞋子、內衣和內褲,帶黃色汽球、絲巾、領帶、包包、憤怒鳥(angry bird)走在街上,在各自網站標示黃色圖片,瞬息間,馬來西亞的有形和無形天空湧現黃潮,呈現一片乾淨和公正的樣子。尤其對年輕人和大專青年而言,不黃就不入流似的;他們在網絡世界開創了黃潮世代,標示為他們成長的年代。

黃勢不可擋,我不禁要唱: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們?

2011年7月9日 星期六

709 勇敢的马来西亚人民



勇敢的马来西亚人民,以你们为傲,以你们为荣。

马来西亚人民站起来了!

打倒暴政!打倒暴政!打倒暴政

709 净联盟大集会---暴力铁证



警方强硬对付和平集会者,妄顾病人安危,居然向同善医院和华人接生院发射催泪弹以驱赶人群。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理智看待訴求

發源自民間組織的淨聯盟號召民眾於7月9日下午2時至4時集會兩小時,以便步行到國家皇宮向最高元首端姑米占提呈對來屆大選的8點要求。

所謂8點要求,即清潔選民冊、革新軍警票、使用不掉墨、確保媒體公平和自由、延長競選期至21天、鞏固選舉和公共單位的專業和獨立性、不賄選,及拒絕骯髒政治手段;以確保一個公平乾淨的選舉。淨聯盟同時也推介了這項活動的黃色標誌,多位民間組織和政黨的代表也在該會場針對選舉發表了一些觀點。

如今,短短兩個小時的集會,換來無限擴大的幻想和惶恐,當局在大集會預定日期前10天就神經兮兮地對黃色產生懷疑,草木皆兵。

相對於在都門展開的渣打銀行萬人跑,都門道路封鎖6小時,交通嚴重阻塞,警方出動交警維持秩序,商家團體卻沒有吭一聲。

警方說淨聯盟遊行背後有的政治議程,首相警告會影響外資,內政部長說要動用內安法令扣留示威者,警察總長說會發生騷亂。然而,我們至今只看到淨選盟那8點要求。他們甚至配合警方調查,願意集體錄口供。

一個成熟的民主社會,民間團體提出要求必然屬於政治範疇,具有正當性;即便縣市議員要表達他們的支持,在權益和政治上也是合情合理,應當得到尊重。

當今社會不再封閉,國民的教育和知識水平提升,科技發達,資訊快速流通,人們掌握的資訊多,分析能力也提高了,不再盲從,不容妄下定論,自圓其說。

政府部門的領導人,應該要顧及我國的國際形象,理智而專業地處理人民的要求,不能否定社會中不同的意見;讓人懷疑馬來西亞不再是一個民主的社會,抑或陷入寡頭政治的局面。

(按:淨選盟及巫青團表示,為尊重最高元首端姑米占,取消7月9日的大遊行。淨選盟集會將改在室內體育館舉行。)

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沒有良知的歷史教育

上周學者們對中五指定課外讀物《連環扣》和國中歷史課本40年來的研究和比較後,指當今國中生5年的歷史課本中有本土歷史,卻居然沒有世界歷史!

其中,在本土歷史篇幅方面,回教文明的歷史佔了42%,其他宗教只有區區3頁,同時忽略了國內多元族群的文化、藝術、生活習俗等內容,並加深「馬來主權」Ketuanan Melayu的觀念。老實說,我越聽越火冒三丈,不是覺得不公平而已,而是生氣教育部把馬來西亞的孩子「愚化」成某方的「政治鬥爭工具」!完全忽視歷史教育的本質和新生代未來的競爭力,如何建立孩子們的世界觀?

教育是良知。歷史教育是要孩子們學習辨別是非,認識人類社會的過去、現在,進而展望未來。

如果新生代不知道世界歷史的來源和發展,不知道世界的發明、科技和工業革命的內容,他們肯定不知道殖民和殖民文化;甚至誤以為世界的由來只有宗教的解釋,沒有科學根據。

教育部讓孩子們在少年時期學習上述的歷史課程,然後期待國家未來的主人翁瞭解生產關係的變化對人類社會、經濟造成的變遷與影響?我們要求孩子們懂得和平與戰爭,學習和睦?我們種瓜,希望得豆?孩子們不懂過去,哪兒來的「以史為鑒」?沒有借鑒,怎樣吸取前人的教訓?他們猶如井中蛙。

這讓我回想起數月前遇到一位北方大學畢業的銀行執行員,我要求已屆24歲的她登記為選民,她回拒說:「我們是外來者,其實馬來西亞對我們很不錯了,我們還要爭取什麼?」,我頓時錯愕!問她父母、爺爺奶奶從哪裡來?怎麼這樣想?

她回答說:「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是在檳城出生的。她向來被告知如此,尤其,在大一通識課中深受來自威省某國中老師的影響…」;她在一旁的朋友忙著與她辯論……各位,不是每一位中學生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受教育期間,你給他們什麼養分就決定了他們未來的成就。

我國國中歷史課程猶如漏斗般地把內容篩選成上述情況,失去了歷史的意義和教育的良知,我寧願孩子逃學!

一場民間探索歷史教育的匯報會上,秘書處在舉辦前曾報告,所張貼的通告被人撕了下來,並且有人對警衛說舉辦者是不對的!這讓我驚訝萬分。聽了學者們的報告,茅塞頓開,只有憤怒和難過,一點都不再驚訝了!

2011年5月19日 星期四

打开种族的枷锁

513事件42年了,事過境遷,當下網絡媒體快速,涵蓋面廣,人際、區域之間的互動頻密,打破了封閉的政治環境、時事討論的氛圍活絡、從政治人物到一般民眾,常見到短兵相接的政治對話。

老一輩國人經歷過1969年的513場景,心里或存陰影,產生恐懼或悲傷是可以理解的;故此,過去全國大選前夕的513短片和暴力廣告,屢屢受效。

四年前柯嘉遜博士出版《513解密》一書,受到當局的干擾,但其英文版卻上了國內暢銷書的排行榜,由此可見人們多麼渴望真相。

有鑒於當今環境、時代、科技的改變,國家現時的主人翁--1969年後出世的中青生代多數沒有種族衝突的包袱,90年代出生者更不在話下。面子書上一群組發起列513為「 大馬人友愛日」,推崇馬來西亞人熱愛馬來西亞,以愛對抗仇恨,鬆動僵化的族群關係,打破封閉老舊的種族思維和心理。

在國人引頸長盼國家發展進入民主改革之際,保守政治集團和外圍組織,如土權卻屢試不爽地玩弄種族和宗教的課題。

國人已經飽受「種族枷鎖」,被分類、管理到施政層面,涵蓋衣、食、住、行的領域,範圍從身份證、甘榜、學校、社團、銀行、 宗教膜拜、娛樂、公共場所到墓地,什麼時候我們得以脫離種族分類,而以「公民」身份得到公平合理的對待?

當下,年輕人趁513紀念日之際,在網絡呼喚的「大馬人友愛日」或務邊國會議員李文才倡議的「國民團結日」,都來得正是時候。

當林連玉基金會秘書處向董事們報告,《林連玉》一書已被印裔團體譯成淡米爾文出版時,我更加相信「精神領導」超越「族群框架」,「種族和諧」能夠以更多交流和對話來達致。同時證明,林連玉基金會的跨族群工作具有顯著的成效;也反映給社會另一個思考的角度——林連玉不只屬於華教和華社,他是馬來西亞社會的成員,屬於全民的領袖。

不管政府或民間,我們要正視單元種族思維所帶來的禍害,真正超越族群,把族群關係正常化,把精力放在政策研究、修訂和人民利益之上,不分族群地開發國人潛力,善用人才,謀求國家人民的福祉。

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正直的树


在林中
他朝阳光努力伸展
向上 向上

跟伙伴们一起
制造绿荫和凉意
为旅人遮一遮强光烈日

难得...
在丛林中 突然遇到
一棵正直的树

The personality of a tree --- Straight and tall @2011 May.Wind Cave,Bau

花儿与白云相争艳 



炎夏
难得沐浴在绿林中
抬头望去
喜见
花儿与白云相争艳

cloud and flowers have a competition in the summer :)

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林苑百合> 根本在不公

因隆雪華堂文教活動而有機會與幾位表演藝術界的朋友談話,他們算是年輕一輩的表演藝術工作者,一心要發揚馬來西亞獨創的節令鼓藝,一路走來歷經艱辛,缺乏資金、資源,甚至認為華團不重視他們,在資源分配的優先順序上總是先給華小和獨中,缺乏照顧文化和表演藝術方面;比起他們到歐洲、新加坡去表演所受到的優厚待遇,他們覺得這一片鄉土忽略華族的表演藝術。

這幾個年輕人雖已成家,但仍然堅持全職從事表演藝術專業,在資源匱乏的日子里,還是做了很多活動,他們下鄉到瓜雪、到沙巴山林的原住民部落,他們侃侃而談地方人情的故事,臉上流露出滿滿的成就感,他們的毅力讓我欽佩。

在華團從事文化教育工作近20年,我遇過很多像他們那樣的表演藝術工作者,有歌唱、華樂、粵曲、舞蹈、說唱藝術等人才,心里完全明白他們的困境,也知道華團華社的難處和資源分配的實況。我嘗試讓他們看到這是國家政策和文化藝術施政的問題,跟教育問題一樣,每間學校都要為求存奮鬥,資源不足,發展有限;與其責難華團、華社冷落表演藝術,互相抵消正面能量,不如在政策層面尋求出路。

新年期間,我國著名歌唱家陳容去世,引起華社熱烈討論華社對藝術家太刻薄,國家也不肯定他們的貢獻等等,華社響應陳容友好發動為其孩子籌募的教育基金。試問華社朋友準備要做多少場這樣的籌款?

年輕人沒有經歷過60、70、80年代的封閉,沒有太多心理障礙,以國家主人翁自居,他們很快明白我的意思,唯有修訂一個公平合理的文化藝術政策,我們的表演藝術才能夠成長,開枝散葉。藝術是社會的精神文明,超越種族、語言、宗教的藩籬,我期望看到表演藝術界的朋友凝聚起來,向當政者提出公平合理對待表演文化藝術,他們就是此起彼落地點頭認同——要有領頭人。

說白了,馬華號稱代在內閣表華社,他們擔任副教育部長,也擔任過文化、藝術部副部長,青年體育部副部長,為什麼我們族群的相關領域發展數十年來一籌莫展?

儘管舞獅和廿四節令鼓已被列入我國國家文化藝術部頒布的文化古跡遺產之無形產業,但在藝術專業培養方面依然沒得到特別優惠及政府有計劃的輔助。我國雖常向世人炫耀我國的多元族群和文化特色,卻實行單元政策和輔助計劃,只佔「多元」的便宜。

馬華的部長、副部長們可以做的,頂多是在籌款的週年宴會上稱讚華團熱愛文化、藝術,喜歡結社,推動文化藝術不留餘力,慷慨解囊。或邀請上台演講,則撥幾千公款聊以慰籍一番;華社的文化藝術跟華教一樣,活在政治的夾縫中,苟延殘喘。

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

國陣應解放教育

大馬教育長久以來被政治化,從70年代的語言政策引發教學媒介語矛盾,到近期由於朝野政黨之爭,以致中央政府教育部也陷入了政治角力。

教育部規定政治人物不可進入學校,我曾要求學校校長提供清貧學生名單,讓民聯議員派發補習援助金和上學用品,但卻不得要領。其實,國陣人物依然可以自由進出校園,甚至在學校舉辦活動。這項規定是針對何人?大家心照了。

在砂州助選期間,我遇到三位能證明教育事業深陷政治惡鬥中的人。首先是位男性原住民教師,見我們在商店發傳單,他過來向我們拿張看看。他關心選情,也支持改革,但表示只能來聽講座,不敢幫忙助選,因為害怕被上頭發現,因而被調任拉讓江上游的加帛等偏遠地方。

第二位是女原住民教師,要求我幫她找行動黨的大「烏巴」(Ubah)犀鳥,她說原先買了個小的掛車上,但每次進校園都要先把它拿下,以免被點名為反派。她說教育部強制教師出席國陣講座和一個大馬宴會,有辱教師專業,把他們視為競選工具。

第三是位我們做家訪時,騎車經過的華裔男士,他說太太是教師,是否可以投民聯?選票上能否追究?一般認為,軍警可能受到操控,真沒想到教師隊伍也面對白色恐怖。在民主和自由訴求越來越高的社會,這明顯是送票給民聯的做法。

除了這些零碎的手段,長期以來我國教育政策都面對政治干預。猶記得小學英化數理的落實不做學術考量,只在政治壓力下才改變初衷;增建華小和獨中的課題本來已被教育部長慕尤丁硬生生地否決,在砂州選戰中執政黨卻忽然建議興建古晉中華小學第七校(七小)!

近期社會關注的中五文學讀物《連環扣》,正是不折不扣傳播種族刻板印象的讀物,不但使種族關係緊張,也破壞國民團結。然而這本書卻像受到「政治庇護」,當局局部修改後繼續被列為文學課本。

大概沒有哪個社會願意把具爭議性的書列為課本,但我們卻馬來西亞能!民間教育團體零零星星的聲音力量不足。期待教育從政治中解放,難道僅是個夢想?

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砂州選舉旋風






有鑒於國陣把砂、沙兩州當作執政馬來西亞的「定期存款」,當今砂州選舉,牽連全國大選,是馬來西亞政治的轉捩點。

許多關心馬來西亞政治的朋友都自費到砂州為民聯候選人助選,我們在機場相遇,分別飛往砂州不同的城鄉,投入當地的競選團隊工作,已有一周了。競選工作從文宣、廣告到沿戶拜票等接觸選民的工作,晚間舉辦政治講座會、會議;選戰越打越起勁,當地人的反應傾向民聯,演講會一天比一天多人。

城市多由行動黨出征,我駐守古晉唯一公正黨出征的巴都林當區,也支援城市邊緣內地的混合選區,連續幾天的演講讓我深深感受到砂民對當今執政集團的不滿,反風已在內陸崛起。

雖然砂州地廣,資源不足的反對黨競選很辛苦,內陸選情還是令人振奮。我在大富村演講,儘管下大雨人們都沒有離去;另一個晚上在更偏僻,比達猶族佔人口60%的地方,演講會的人潮到晚上九點半還沒散去,籌款也每日漸增。

國陣向來掌控原住民區,競選期間依舊採用流水席形式,派出巴士載兩區的達雅人去一個大馬宴會;當我們拜訪郊區原住民村落,儘管滿山的天枰旗子,他們卻客氣地請我們到屋里說:很多人要換衣服了!(象徵要換政權)。

我們見到小學生領了一個馬來西亞便當盒之後,又領一個馬來西亞書包;中學生和學院生點名要去神木與瞳演唱會。有些學生告訴說,就因如此,我們就不去了!

砂州老一輩的華裔有者求變,有者尚存念舊情結,但是年青人和中生代的傾向卻非常明確;城市和內地原住民經常面對土地被剝奪、佔用的問題,貧窮不堪,他們的求變意志高。難怪首相那吉要取消內閣會議,在砂州駐守六天;眾正副部長都到了砂州來助選,說了馬華在砂州沒有基層,讓人聯黨一手支撐的蔡細歷,最後還是來了!期待砂州人民創造歷史,帶來希望。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砂州選助選實錄







砂州選舉鬧轟轟,城市地區炙熱的反風創造了小變天,民聯得15席,行動黨12席,公正黨3席;儘管火箭支持者高興12支火箭入州會,但沒破除國陣在砂政權的2/3議席的優勢,不少民聯支持者留恨民主之路遙遙。

我在古晉市區沿戶拜訪所遇到的內地原住民,凡問他們,不管是教師、書記、接待員、警衛,還是售貨員都直截了當說:回家鄉投票給公正黨。可惜,這些在城市工作的原住民人數和影響力還不夠。

公正黨在古晉巴都林當區競選的施志豪,獲一批內地達雅人的幫助。這些人都是被當權者欺壓,剝奪習俗地的弱勢原住民。他們不辭勞苦來城市達雅聚落助選,助選完畢馬上又趕船回內地;達雅領袖Duga對我說,他們來報恩;證明候選人平日耕耘獲得肯定。開票結果,巴都林當以8381張多數票獲勝;上一屆在達雅聚落輸光的票,本屆只有一個箱輸5票,該區當贏;另一石角組屋的馬來票箱輸12票;華人區全勝。

整個選戰打下來,人聯黨幾乎沒有反擊的餘地,在城市搞一個馬來西亞宴會和演唱會,在市郊搞遊樂場和流水席,獲得的反應其實不熱烈。

人聯黨最後到行動黨黨所示威,抗議邱光耀揶揄該黨為「人猿黨」,並通過大篇幅廣告訴諸不滿,可能喚起一些老黨員的情誼,而不出來投票,但在強烈反風之下,雖有影響,不至於左右大局。

另一方面,人聯黨還警告說15支火箭升空,華社將失去華裔副首席部長、部長和縣市議員等官職。他們忘了火箭的候選人都是華人,而公正黨的候選人也有華人。

公正黨在內地的選戰也面對選舉委員會和警方的刁難,多場政治演講被迫中斷,政治資訊傳播受阻。在投票日當天,內地助選員也傳出選舉官不發出計票結單 Form14,引發助選員包圍選舉官不讓他們離開投票站事件,以及美里拒絕重算選票逮捕事件;更讓人難以想像內陸其他地區人力不足,或助選員經驗不足的情況如何?

公正黨贏得的3席中,一席華人區,兩席原住民區,反映公正黨能夠讓多元族群接受,打破公正黨是馬來黨的迷思,雖敗猶榮。

民聯下一屆要奪取砂州政權,不能單靠城市反風,候選人應該早日設定,減少臨陣換馬的現象,讓他們實際在地耕耘,方能取信於人;另一方面,在不公平的選舉之下,競選和監票機制是成敗關鍵。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推動公民社會的一把手

在中國、台灣、港澳以外,馬來西亞社會在諸多不公平政策下,能夠擁有完整的華文教育體系,正因華裔先輩多有飲水思源,把根留住的思想,各階層人士都熱心文化教育,當然關鍵也在華社有魄力、膽色、學識和毅力的領導如林連玉、沈慕羽、陸庭諭,也有傾家蕩產為文化教育的商人陳嘉庚、不懼面對礦場被干擾而堅持展開全國華文獨中統一考試的林晃升、獨中復興運動時期的山城火車頭胡萬鐸,風聲鶴戾茅草行動時期站穩立場的張景良等。

在華人社會發展方面,從聚焦族群議題轉型跨越到公民社會議題,我認為已故丹斯里顏清文被譽為公民社會的推手再恰當不過了。關鍵正當國家政治風起雲湧的98 年,他擊敗保守勢力,上任位居全國中心的雪華堂會長,他掌握時機和議題,開拓了華社邁向公民社會的道路,開闊了華社族群利益的局限。

丹斯裡顏清文擔任隆雪華堂會長期間,我擔任雪華青團長,感受到他對雪華青的期望和愛戴。

在吉隆坡舊飛機場路義山搬遷、千人義山行、白小、反對收購南洋報業集團、反對內安法令運動、聲援東帝汶、認同烈火莫熄運動能夠改變國家命運,在公共議題方面邀請反對黨領袖一起發聲,他是第一個邀請朝野領袖出席堂慶的會長,包括公正黨和回教黨的馬來領袖如:旺阿芝莎、賽胡申阿里、馬伕茲等,打破華團領袖在友族同胞的刻板印象。

在吉隆坡舊飛機場路義山搬遷的課題上,我看到丹斯里接受眾意轉變態度的過程,因為他不虛偽地掩飾他的立場,一旦認定了就是自己要落實的事,馬上在董事會成立「保存和美化義山小組」,並要求會眾落實美化;千人義山行就是雪華青在美化這個骨節眼上產生的活動,讓群眾打破禁忌敢走到義山,給義山管理委員會力量。

在白小運動中初期,村民苦於見不到教育部長,丹斯里在幕後安排白小董事會和家協、保校委員與當時的副教育部長韓春錦見面釐清一些狀況,並要求重開校門,雖沒有結果,但他盡力而為;而後還有一次見拿督童玉錦,拒絕他獻議十五碑一間華小搬遷到白小原校。當我戰戰競競要求董事會設立白小告示牌時,沒料到會一致通過,丹斯里就順大家的意,表現雪華堂的「集體領導」方式。

在華團民主化部分,丹斯里在廢除永久董事課題上堅持到底,不惜與李善圖打官司,直到課題完成目標為止。然而,在他競選華總會長落敗那一天,我們一行人離開會場到一酒店停歇,他失望地感慨華團被政黨勢力入侵,有損華團作為公民團體和意見領袖的獨立性,從此,專注發揮雪華堂的舞台,做好雪華堂一樣對社會帶來影響力,甚至到全國的範圍。

我們見到丹斯里顏清文在立百病毒時期領頭協助豬農和家屬,反對政黨收購和壟斷媒體,提呈備忘錄,支持網絡媒體的設立等都是影響全國情勢的舉措。而今斯人已矣,他的關心社稷,熱愛民族的儒商精神能夠感召多少年輕人?他開明、利落的做事風範和遠見有多少華團領導追得上?他在華團樹立了領袖的典範——公民社會的推手。

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林明山登高


快乐的旅程
享受皓洁的月夜
人影树梢清楚易见
凉风徐徐 云雾半山绕
充满诗意的山峦和云海
一不小心 以为踏足仙境

走着走着
感受同伴们的关照和鼓励
感受这座山城的气息
纯朴、简单、青葱的味道
原来
这里还有许多故事
在岁月流失的痕迹里

它们可能藏在市集里
可能沉寂在白发斑斑的人们
他们的记忆盒里
等待~
等待有心人去挖掘......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天災難防,人禍應斷

前隆雪華堂會長丹斯里顏清文突然離世,痛失伯樂,傷心還沒完,日本即發生規模9的強烈地震,海嘯緊接衝向海岸、田地、住宅,吞噬了仙台,舟車房屋猶如玩具般隨海浪沖游;核能廠機械組故障導致接二連三的爆炸、核外瀉……。

有些國家紛紛以專機撤僑,全球的眼睛緊盯著核輻射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傷害和影響;霎時,我對努力奮鬥地服務社群感到挫折,感慨人類建設和發展社會的努力,毀於旦夕的災害,而最重要的人類性命難抵大自然的咆哮、疾病的侵襲,何其脆弱!

世人通過網絡之便,目睹日本當局和國民臨危不亂地展開救災和搶救行動,人民排隊領取救濟品、接受輻射掃瞄,紀律和效率極高;另一邊腦袋,馬上浮現我國人民領取援助金和輔助品的群踴喧嘩場面,工作人員往往被包圍得喘不過氣。不得不承認懸殊差異的國民素質當兒,國民的安全是否有保障,政府卻仍未宣佈建核電廠的最終決定。

網絡上的反對聲浪頓時一波接一波,幾乎都在質疑我國的建設和監控技術,以及政府部門的安全保證。因為我國太多歷史案例讓國民失去信心,譬如:登嘉樓州新建體育場倒塌,新裝修的國會、吉隆坡高庭修修補補依然漏水,教室、醫院的天花板會墜落,街燈的電纜被偷竊等,反映了公共建設的粗糙,和管理素質的拙劣。

在危機處理方面,從我國在處理立百病毒(日本腦炎)事件的不透明,H1N1流感的怠慢,到公共工程部修理街燈的龜速行動記錄看來,很難讓人敢相信萬一馬來西亞的核電廠核外洩,當局能在第一時間搶救。這都不是無的放矢,切切都是歷歷在目,時常發生的事。

香港民權份子歐美寶表示,一些在日本社運份子回首過去數十載的「反核運動」,曾反覆要求當局停止建核電廠,以免輻射,照顧國民安全;目前他們雖然在地震和海嘯後報平安,但仍處於非常憤怒的狀態。因為,他們的預言,已成為改變不了的事實和傷害了。

正當一些進步國家如瑞士,已及時剎車,宣佈停建核電廠,馬來西亞若步上日本後塵,以我國應對危機的能力看來,興建核電廠的同時,國民的安全是否有保障?

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

新春活動的沉澱




新春,我所領導安邦再也第17區居委會與所屬州議會千百家州議員伊斯甘達辦事處聯合舉辦農曆新年系列活動,包括到早夜市「派柑送金」、在社區舉辦扶貧敬老活動,最後以2,000人出席的「班丹千百家新春大團拜」成功圓滿落幕。

活動旨在於讓社區多些歡愉氣氛,互送祝福,讓社會多關注弱勢群體,讓他們過一個溫馨佳節;當然對於政治人物而言,就是乘機接觸民眾,表達其親民作風和關心民瘼。

我們發現有些賀年布條消失了,有的被破壞;也許班丹區國會議員翁詩傑曾放話說班丹不再是國陣安全區,儘管馬華沒有任何宣佈,巫統班丹區部卻向首相建議換人,可見有人正蠢蠢欲動,難怪民聯的賀年布條會不見!

撫貧敬老顧名思義就是幫助貧民或老年人,我們準備了200份50令吉紅包,登記過程中卻見外地老人乘德士來領紅包,也有事先沒登記的人因排隊先後而你推我擠地欲打起來,工作人員趕緊增加臨場報名者每人10令吉,避免讓樂齡人士失望。但沉澱下來思考,是我們社會的弱勢太多,或是貪婪的太多?

到早夜市「派柑送金」最快樂,雖然每人只派兩粒柑,可說是代議士的祝福,領到的不管什麼族群都有點驚喜;回教黨志工們也很勤勞地在間間商店走動,並送上兩粒年柑和大團拜的訊息。我們接到很多詢問電話,如大團拜吃什麼?是否派紅包?紅包多少錢?

說實在,舉辦大團拜是要帶來歡愉的氣氛,並趁機宣揚華族文化,目的不在飲食;我們把礦泉水、年柑、花生、小餅乾、麵包和《雪州時報》裝入五顏六色的環保袋,工作人員登記每人領取一袋,小孩每人一個一塊一毛的紅包,取意「有出頭」,祝賀他們出人頭地。主辦當局一方面照顧活動的意義,一方面也要照顧議員的有限撥款;因為,議員的撥款都是公眾的納稅錢,使用必須節制。

比較一些國會議員的團拜,設有豐富菜餚,如燒鴨、烤羊和撈生等,我們被一些人譏笑「吝嗇」。有鑒於此,我們更應教育群眾議員撥款是有限的,能夠大魚大肉都是超出預算或找商家報效,並非健康的政治文化。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如果無求,那些商家為何要報效給該議員?如果想改變政治,增添清廉和制度化,但願從你我開始,一起教育社會和從政者。

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恭贺新禧,迎春接福

坤成校友會加油

近年來華團訴訟案越來越多,多數涉及產業紛爭、選舉和會員問題,屬於民事訴訟,但不涉及盈利,因為華團是公共事務,有信託/誠信的成分,卻沒有營利項目。

坤成校友會入稟高庭,起訴坤中董事會剝奪校友會在董事會的權益和地位一案被駁回,口頭判決是根據坤中章程第六條——凡具有第四條(甲)(乙)兩項資格之一,其年齡達21歲或以上者,有權選舉及被選舉為董事,由贊助人大會產生之,但學校董事不得兼任校長和教職員,教職員也不得被選舉為董事。

根據這條文,校友會不是21歲的人,因此參選、中選的是那位代表,而不是校友會,旁聽的校友大多對判決感到遺憾。校友會即刻決定上訴。其實,更深一層的意義是,該判決不符合現有華團實際操作的情況。

維持社會秩序的除了法規外,還有一種約定成俗的即存方式。坤中案中,法官完全不考慮20年來,校友會和董事會關係中約定成俗的部分,既校友會委派代表出席贊助人大會和參選;倘若該名代表中途不能繼續,校友會理事會則更換另一代表前往董事部,皆是有例可循的。

況且,法官也不強調坤中章程第四條——本校贊助人依照本章程規定下列之人員組成之:(甲)一次過捐助五千元以上或對本校有特殊功績經董事會議通過者,得為永遠贊助人;(乙)凡捐助當年五百元者為當年贊助人。

坤成校友會在1979年已經是坤成女中的永遠贊助人,但校友會所派出的代表周秀芳在接任的2002年,和坤中事發的2006年,既不是永遠贊助人,也不是當年贊助人,她個人怎可參選?中選的怎不是坤成校友會?

章程第五條則說明,董事會組成名額為42人,勻義務職。由贊助人大會選舉之,由董事會互選各職位。有鑒於此,當周秀芳作為校友會代表向校友會呈辭後,校友會馬上遴選新代表遞補,正是華團普遍的操作方式,不需要等董事另外核准校友會的代表。

據我在華團20年來的經驗,絕大部分華團都如此運作;沒一個團體會跋扈到說,組織代表中選後,組織就對該代表失去了任命的權力,並且把團體自身的權益渡讓了給那位代表。

此案判決如果正確,意味現有許多團體的操作出了錯,大家要正視這起事件。這項判決若不符合常理,懇請大家在上訴時給坤成校友會加油鼓勵。

2011年1月21日 星期五

2011年1月20日 星期四

亟需包容守則

沙登國會議員張念群因服裝不當捱轟後,週三又被投訴,有人甚至在行動黨錫米山支部門口掛上血淋淋割了喉的雞隻,寫了「一個提醒,張念群。聖戰」的字條,恐嚇意味濃厚,充滿暴力。這是馬來西亞政治要走的路向嗎?張念群開罪了什麼人?「一個馬來西亞」為多元社會提供了什麼保障?

雪州高級行政議員郭素沁前年因被「懷疑」投訴回教堂祈禱聲量大,而在內安法下被扣留事件仍記憶猶新;昨天馬華的吳健南快快向回教堂道歉,說他分不清祈禱聲和早晨講座了事。

朝野人馬在這類課題上除了得到不同等對待之外,馬來西亞主流政治竟還在多元社會屢試不爽地玩弄宗教課題,從牛頭示威到火燒教堂,到現在的回教堂祈禱聲量,一再撥弄人們的容忍度,有損社會和諧。這顯然不是負責的從政心態,政治動機實有「玩火」之虞。

有人為了獲取選票,而繼續沿用過去分化、煽動,甚至恐嚇手法;在種族、宗教和文化課題上這麼做的政客或集團,都必須被社會言懲筆伐。

即使在雪州,儘管雪州政府沒有禁止回教徒在售賣酒類飲料地點工作,然而,仍有一些市議員越過政令,在市議會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地把它列入執照管理守則;還有一些議員大事不管,管起狗兒不能帶到公共場合的事,皆是文化和族群差異性導致的不同思維。可見,在多元社會的政策規定和執行過程中,一旦討論的角度不當,缺乏相互尊重,便會造成衝突。

民聯議員在這些常常被玩弄的課題上,應步步為營,對彼此的差異性,加強敏感度,不讓「有心人」有機可乘,最終被逼大費周章地應對這些毫無建設的議題。另一邊廂,民聯也應該「開誠佈公」地在內部多辯論種族、宗教和文化差異性,促進瞭解,真正達到各族包容、共榮共治。

我認為民聯執政州屬應該起步制訂《包容政策守則》,確保不同背景的議員在政策辯論上互相尊重,並同時檢討國陣54年來的政策偏差;一旦議員違反守則對外發表不當言論,或在差異性課題上動干戈時,有一個制裁的準繩,決不能姑息或袒護,以樹立有別於國陣的新政風。

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

全民挺趙明福

趙明福案件在驗屍庭結案呈詞後,民間掀起一陣陣的噓聲!菜市場小販玉蘭姐致電詢問:「書禎,是不是我們民間的簽名簽不夠,做麼這樣的?你再拿表格來給我,我去幫忙簽名,我們都盡一點力……」。

在丹斯里顏清文母親余雪梅老夫人的治喪府遇到隆雪華堂昔日董事程道中,劈口第一句話:「隆雪華堂應該在趙明福事件中帶頭做更多工作……」;剛剛趕回家寫稿,踏入電梯遇到獅團青年團的理事,他第一句話就是:「趙明福事件怎麼樣?有什麼後續?」。

雖然物價狂飆,生活壓力變重,很多人心情不好;但趙明福的事件卻仍在很多人心中。他們關心進展,期待真相,希望能夠得到一個公道合理的調查結果。

趙家和人民已經給了那麼多時間有關單位去進行調查、審訊,當中再開棺驗屍,採集證據、還請了英國、泰國的著名法醫來供證,高潮迭起,上庭退堂,來來回回一年多,最後的結果是——不是自殺,不是他殺,卻列為懸案處理!

這樣的結果,讓人信服嗎?皇家調查委員會的呼聲此起彼落,短短幾天就有126個民間團體聯署,並點名皇家調查委員會成員;是誰讓我國的司法失威?

首相納吉第一個回應居然是:皇家調查委員會不查死因!首相先生應該想清楚,今天的人民還要「答非所問」的皇家調查委員會嗎?國陣繼續在這一宗案件中玩「躲避球」手法的話,無需問卷調查,你我都知道人們心中怎麼想。

民間發動的「全民挺明福運動」南下北上,讓人民知道這件事,支持趙家追討真相,伸張社會正義,他們所做的努力是有成果,有目共睹的。如果,「全民挺明福運動」進一步與多宗在扣留所,未經審訊就被打死、打傷的案子把華社人人關心的課題,帶到已故阿米爾小弟弟的馬來社會,穿過已故古甘、克裡斯南的印裔社會就會成為一個全民關注的公共議題了。

政府在查案過程中,如何保護證人?證人不是嫌疑犯,即使當事者是疑犯,他們仍未被判罪,什麼人能夠行刑?如果不是法令賦予的職權,那是濫權。這些現象怎樣糾正?犯錯的行政人員該如何處分?以上都是現在人們想要知道的事,不懂政府醒了沒?

2011年1月6日 星期四

<林苑百合> 民本非民粹

在馬來西亞的政治改革運動中,民聯各黨強調「以民為本」的執政要領;即以廣大民眾為服務對象,推動草根政治之外,在政府資源分配方面,以廣大群眾的利益優先於上層社會的考量,不分種族的扶弱政策,並拉近貧富差距的原則。

「以民為本」在中國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而言,即「民生」、「民有」和「民享」。「以民為本」仍須遵從法則和社會規範,否則將形成「民粹」。

一個民主的社會的發展和存在,需要法律、制度來維持秩序和穩定,平衡各群體間的利益衝突。人性也有貪婪、自私和暴力,並不完美。有鑒於此,「以民為本」的施政,必然要重視法治精神。

自受委民聯市議員以來,我常常面對草根人民和經商者的民生問題,在職責上我都會對他們的問題加以解說並作處理。然而,偶爾也會遇到一些人不合理的要求,諸如:要求豁免罰單、代申請執照、去他家砍樹、到公寓小區範圍內舖馬路、終止他人營業等等,實在不勝枚舉。不合理的要求被拒絕時,他們總愛不講理地說負氣話:「就是說,你做不到啦?」、「以前國陣某某人都可以幫我做,你們民聯不可以…」、「選你們幹什麼?」、「換政府幹嘛?」…,好像很後悔似的。

他們遇到的並非冤案。若一個「以民為本」的政府,允許破壞法令或執法,目無法紀,那才是社會的亂源。民聯打著政治改革的旗幟,我們要領導改變的是國家政治、社會制度,包括了國民素質;不能因眼前的選票利益,而讓愚民為所欲為。人民也需要民主和法治的教育。

如果你沒有無照駕駛、沒有闖紅燈、沒有開車打電話,交通警察怎會抓你?居然有人問:「為什麼樓下一整排的小販早上全部中了無照經營罰單?」還有位業者中罰1000令吉,我協助他寫信認錯並要求折扣,後來他被批准只罰700令吉仍不滿意,苦苦糾纏——最好是「不用還」!寧願中罰單、貨品被充公,也不申請一年48令吉的執照,要怪誰?

各位看官,市議會若的確依地方法令行事,市議員應阻差辦公嗎?市議員如果要做執照申請中間人,不如做生意算了,做什麼議員?看來,人們對偏私、徇私、矇騙、腐敗的地方行政依然又愛又恨。

我國歷經53年的舊政,貪污腐敗的政治生態和官僚體制根深蒂固,國家也病得不輕。若人民呼聲要求改革,行動上卻不願剔除惡習,恐怕再走50年也見不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