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林苑百合> 根本在不公

因隆雪華堂文教活動而有機會與幾位表演藝術界的朋友談話,他們算是年輕一輩的表演藝術工作者,一心要發揚馬來西亞獨創的節令鼓藝,一路走來歷經艱辛,缺乏資金、資源,甚至認為華團不重視他們,在資源分配的優先順序上總是先給華小和獨中,缺乏照顧文化和表演藝術方面;比起他們到歐洲、新加坡去表演所受到的優厚待遇,他們覺得這一片鄉土忽略華族的表演藝術。

這幾個年輕人雖已成家,但仍然堅持全職從事表演藝術專業,在資源匱乏的日子里,還是做了很多活動,他們下鄉到瓜雪、到沙巴山林的原住民部落,他們侃侃而談地方人情的故事,臉上流露出滿滿的成就感,他們的毅力讓我欽佩。

在華團從事文化教育工作近20年,我遇過很多像他們那樣的表演藝術工作者,有歌唱、華樂、粵曲、舞蹈、說唱藝術等人才,心里完全明白他們的困境,也知道華團華社的難處和資源分配的實況。我嘗試讓他們看到這是國家政策和文化藝術施政的問題,跟教育問題一樣,每間學校都要為求存奮鬥,資源不足,發展有限;與其責難華團、華社冷落表演藝術,互相抵消正面能量,不如在政策層面尋求出路。

新年期間,我國著名歌唱家陳容去世,引起華社熱烈討論華社對藝術家太刻薄,國家也不肯定他們的貢獻等等,華社響應陳容友好發動為其孩子籌募的教育基金。試問華社朋友準備要做多少場這樣的籌款?

年輕人沒有經歷過60、70、80年代的封閉,沒有太多心理障礙,以國家主人翁自居,他們很快明白我的意思,唯有修訂一個公平合理的文化藝術政策,我們的表演藝術才能夠成長,開枝散葉。藝術是社會的精神文明,超越種族、語言、宗教的藩籬,我期望看到表演藝術界的朋友凝聚起來,向當政者提出公平合理對待表演文化藝術,他們就是此起彼落地點頭認同——要有領頭人。

說白了,馬華號稱代在內閣表華社,他們擔任副教育部長,也擔任過文化、藝術部副部長,青年體育部副部長,為什麼我們族群的相關領域發展數十年來一籌莫展?

儘管舞獅和廿四節令鼓已被列入我國國家文化藝術部頒布的文化古跡遺產之無形產業,但在藝術專業培養方面依然沒得到特別優惠及政府有計劃的輔助。我國雖常向世人炫耀我國的多元族群和文化特色,卻實行單元政策和輔助計劃,只佔「多元」的便宜。

馬華的部長、副部長們可以做的,頂多是在籌款的週年宴會上稱讚華團熱愛文化、藝術,喜歡結社,推動文化藝術不留餘力,慷慨解囊。或邀請上台演講,則撥幾千公款聊以慰籍一番;華社的文化藝術跟華教一樣,活在政治的夾縫中,苟延殘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