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起隆雪华堂文教委员会推广端午节为诗歌节,望提升我国人民庆祝端午的意义,并介绍给友族社会。从纪念屈原爱国精神的“壮怀端午”出发,举办诗歌朗诵表演,接着邀请友族诗人参与联合演出“诗与歌,乐与怒”,再办诗歌创作比赛,几年下来,形成文化界的一种庆祝方式。
今年隆雪华堂文教委员会与留华同学会、马来西亚作家协会一起联办“2008年诗人杯诗歌创作比赛”,公开组和学生组的反应颇热烈,目前成绩已出来了。然而,因大部分华团都如火如荼地忙着赈灾,人力、物力都投入其中,“2008年诗人杯颁奖典礼”却不得不错开,展延到7月份举行。
无意的展延,让我们文教委员会委员有机会在端午前夕出席雪州民联政府举办的“作家之夜2 ”,见证马来作家和文化界对国内时事的关注,并表达他们对国家未来的展望,晚会上邀请了多名著名作家、艺术家和教授发表看法,无独有偶,他们充分展现文人的社会关怀、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
西迪法迪尔博士(Dato Dr. Siddiq Faddhil) 批判时局,提出公平合理的价值观;教授莫哈末哈芝沙烈博士(Prof. Dr Muhammad Hj. Salleh)在会上提出了未来国家文化发展与改革的建议;基本上,他们都不反对提升英语水平,但强调母语的重要性,包括伊班、卡达山、原住民的母语都该得到尊重和发展。有鉴于语文是传送知识的工具,因此,不赞同以英化数理来提升英语。州务大臣卡立则表示一定在雪州管辖的大学加强推动多元文化的交流工作,提高大学的素质和水平。
安华接纳了卡立嘉阿法(Khalid Jaafar)早前提出马来英雄汉都亚以小文化促成马六甲王朝的鼎盛,并在当时的多元文化之下毫不担心马来小文化流失的论述说开来,反观今天马来文化已是马来西亚的大文化,怎还要缺乏自信,担心民族文化的流失而采取保守的政策呢?他认为,文化的任务是在任何地方促进社会文化的精致化和丰富其内涵。
在“作家之夜”听到这些人物的言论,难免觉得政治味很重。然而,无可否认,这些人的言论很对味,至少,让我觉得是肯定了董教总教育中心在1998年排除万难,举办“马来西亚母语教育国际研讨会” 具有前瞻性;肯定了2002年雪华堂文教委员会召集马来诗人和淡米尔作家共商反对小学英化数理;也证明而后董总联合各族文教团体推动反对英化数理运动所做的交流工作已得到各族文化人的认同,产生共鸣。
80年代我曾参与一场纪念吉隆坡升格为市的马来诗歌朗诵表演活动,当时马来文人留给我的印象是态度积进、思维保守;而今,我见到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改变。令我感动的是——华社坚持母语教育的立场和努力没有白费,在此时,马来友族同胞也体认到母语的重要,多元文化的价值和美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