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

转贴自南洋商报言论版《依我所见》专栏,《四合院》(原稿)陈如珊作

刊登日期:2008年6月2日 四合院

母校历经沧桑终于迈入100岁了。在她百岁寿辰时有人做了首歌祝福她;然而,这位百年颂的作词者,似乎对这所百年老校的四合院校园认识不深吧!四合院的设计是前校长林宝权女士聘专人按照中国北京四合院的形式和规格建造的,听说是中国境外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座四合院。她最为人称颂的就是那常年青翠如玉的草坪和那座落在院子正中的十字甬道;每每在阻挡了牌楼之外咫尺大道的烦嚣后,给予校园一份充满书香的恬静与安祥。百年颂里所说的花,在记忆当中不怎么有印象,至少从不记得有多少棵?什么品种?只约莫记得上园艺课时搬来搬去的那几盆栽种在花盆里的小花,什么颜色,什么模样儿,也都记不起来!

有没有人知道?为了保存这栋超过半百岁月的古迹,校友会聘请了建筑师仿效哈佛和剑桥等古老学院维修翻新老旧校舍的“绿建筑”概念,以保留坤中四合院校舍和一脉相承的坤成精神文化为名,在2003年提呈了维修、翻新和扩建四合院校舍的图测。按照图测的设计,可增加52
间教室,若每间教室可容纳50人,则可增加2600个学额;全程的费用约500万令吉。然而,基于一些理由,建议案没被接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当今天灾频仍、环境遭受破坏、天然资源锐减、粮食分配严重失衡的年代,提倡环保是每所学校必须向学生灌输的扎根概念;显然的,坤中的四合院是没有被提倡维护环保者所眷顾到。然而,无论对环保有没有概念,想应当都能理解,在同样需要向华社募款的情况下,到底是用500万增加2600个学额,还是用3500万拆毁校舍后再重建以增加学额,来得环保和经济?

不消十年,眺望着河岸的百年老店将随着高楼群的耸起和小男生的入读而改头换面。不能理解为何这所硕果仅存的华文女校在巴生河流域各独中的新生人数都在节节攀升的情况下,学生人数竟然会在十几年前就持续不断地下滑到目前超过警戒水平线之下,最终得改制招收男生填补学额。其中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不解,大不解!

也是硕果仅存的四合院已随着落地时清脆厚实的瓦片声消去了两栋,然而纳闷的是先前被指会随时倒塌的那座面向巴生河畔的牌楼,为何仍然屹立,难道已不是危楼,或者原本就不是。有太多的不解了!
钟爱的....四合院.....坤成为你送.....坤成为你送.....终。
(注:不是由四幢高楼围起来的一片建筑群就可以被称为四合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