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8日 星期二

《林苑百合》 老大饮胜

正当国家迈入转型,既有传统政党政治结构松解,两线制雏形显见,大大小小的政治议题不断,人民声浪渐大,却不被当权者尊重之际,作为公民社会中一员的中华商会,此时不是在权衡其组织角色和社群责任,反在华社检讨商会组织定位,蕴酿组织意识的分化,出言“华总不是华社老大”,退出华总并呼吁商会组织退出各州大会堂!实难明白其意。

虽然,华商总会长钟廷森借词各司其职、不会分裂华社、没有违背先贤等,也都不是商会老大说了算!吾等须审时度世,慎究其因果,据据实实,方能让各方在雾里看清一个老大相,毕竟我们这些升斗小民都需要保护,不敢轻易丢掉任何一个。

看董教总,向来有民间教育部之称,是华文教育的老大。虽然在3月7日缺席反对英化数理的十万人大集会,由隆雪华堂去替代了华社社群的声音,大家都还不敢把董教总唾弃,尊以为“老大”,因为它们过去领导人在华社的老大作风和光环所致;而地方上的教师会和董联会也都是各州大会堂的会员,没有因要各司其职而退出大会堂。

在组织上,董教总没有号召教师会和董联会退出大会堂是正确的,因为,做会员不一定要扮演重要角色,会员可以积极,但是在一般组织安静的会员也不少,他们申请做会员,是对组织宗旨和角色认同的一种表现。然而,“退出”的举动就非同小可,在组织方面具有特殊的诠释意义。

1985年董教总、隆雪华堂和其他各州大会堂组织的15华团发表了领导华社的《15华团宣言》,成立华社研究中心、雪华堂成立民权委员会和青年团,也发布《落实华团宣言的九大目标》。之后,15华团在1990年派员到国家新经济政策咨询理事会,后来宣布“退出”该理事会,是因为华社团体不认同新经济政策制定的基础。

这个“退出”的动作关乎国家和族群利益,大是大非议题的考量,意义深远。后来,15华团成立“堂联”,也就是华总的前身,作为一个华人社团的总协调。

虽然,在堂联改名去华总时,有不少社团、评论认为堂联要用新名“总”人,自称老大之嫌,但还是顺利改了。当它在1999年大选前“认同,不签署”《全国华团大选诉求》时,被华社批判,当年戴着“华总”之名却不签署已有2100多个各地华团签署的文件,华总会长的老大地位是自以为是罢了。“老大”的尊称,最好是打从别人心里因敬意而生,而非因职称职位而起。

而今,华总会长林玉唐把华总的角色演活了,今非昔比,领导专家团队提出《马来西亚20年建国行动方略》,涵盖政经文教、环保、原住民各领域,在国家时局剧变,混乱的政局中点燃指路明灯,让全国上下各族团体、各党各派参考,是从下而上,人民的声音,不失领导者风范,应当叫声“老大”,还可补上一个“老大饮胜”!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硬硬把几千个华团的个别意愿,捆绑成一个叫“华总”的怪胎,引项期盼它把华社超渡······
然而“现实”总是向它下重锤,事与愿违!

现在是人民硬硬把三党捆绑成“民联”,即刻撼动了颟顸贪腐的国阵政府······
令它手足失措,苍惶四顾!

同样的是“硬硬来”,却是不同的捆绑!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