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林苑百合》 2009年从头越

2009年到来,送走了闻名全国的白小保校运动,在大家心中永恒地留下了白沙罗新村村民和原校家长坚毅无畏的精神,为全国各地参与这场运动的同胞记下了美丽,感动而意义非凡的回忆,写下了许许多多的白小故事,是一个成功而值得表扬的社会运动(social movement)案例。

尽管有人指出迁校重新启用白小,不是重开,不值高兴云云。说话很容易,设身处地想想,2900天日夜坚守的村民和保校工委们的能耐,他们的努力,实属难能可贵。何必超标要求他人?


不妨换个角度想,以一千万仓促填土建好在丽阳镇的白小属于增建吗?有没有多了一间?这一场运动让她(华小)没有少一间。总的而言,也没有多一间。

大家还得擦亮眼睛,看到国阵成员党与他们老大巫统的默契——不增建华小政策(除非是宏愿学校)。然而,在2008年的政治海啸中,马华真尝到了失败的教训吗?

从新纪元学院事件发展中,高教部副部长何国忠表示可能插手的言谈,展露“也许不然”的端倪。

随着柯嘉逊博士和5位主任离开了新纪元学院,董总主席叶新田和署理主席邹寿汉在事件中的表现,显示华教运动已失去了群众运动的原味,步入了董事会的“资方”领导结构。

邹寿汉和一些敲边鼓的螺螺还指责华总和隆雪华堂对董总主席叶新田不应该同时兼任四个机构主席的建言,视为“干涉内政”!这连续7个月来的争论,已经让全国各地的华教团队至少一分为二,还有一个家庭分成几个意见,朋友见面不言语,家庭纠纷因之而起的广泛华社现象,是董教总领导层自家事而已吗?

华社知识界可能要从头观察华教运动的角色与未来,根据现况重新评估和诠释董教总,而不误导大家沉迷于她过去辉煌的历史当中。

另一方面,随着华教运动的“群众精神”被瓦解,华社应积极地看到群众力量转向多元领域的可能。在推动公民社会方面,华社因此而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譬如:把捍卫母语教育的诉求,结合教育选择权;把学生的学习权益更具体化地要求在合理的师资、提升设施、推行多语特殊教育、尊重个别差异等等方面;把环保运动作为改善民生和环境的指标;把民主人权运动视为一项终生的政治教育和实践运动等;让公民社会的议题更多元化,一切从头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