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林苑百合》吃不到的葡萄,酸的!

一年一度308,沒有紀念婦女節100週年,皆因大家都說「婦女能頂半邊天」,99年的女校也不要了,似乎大功告成,很平等了。有鑒於此,婦女節也沒什麼好紀念的,就交給市場去慶祝,刺激消費反而對國家經濟有一點點幫助。

我比較愛看308民聯執政兩週年,檳、雪兩州公佈政績。林冠英發佈該州轉虧為盈,要求選委會舉辦地方政府選舉;郭素沁則公佈雪州外資投資額突破40億目標,達到67億令吉,僅次於砂州;大臣卡立也宣佈與檳州一起推動地方選舉,這可是皆大歡喜的好消息。但檳州丁福南和雪州莊禱融似乎並不認同。

丁氏說,州政府「轉虧為盈」的說法,是企圖欺騙教育程度不高的選民,與經濟表現沒關係;景氣不好,政府更應把錢拿出來發展,以刺激低糜的經濟,不應像企業那樣有「盈虧」觀念…咋聽之下,好像也很有道理。問題是——中央沒有撥款發展地方經濟建設,連旅遊部的撥款都另辟途徑之際,檳州為「東方花園」停止虧損在先,有何蒙騙人民之虞?

莊禱融批雪民聯「賣花贊花香」,還藉著劉天球警告一些縣市議員自以為是,來鞏固本身的觀點。實際上,州政府所通過的政策,並不一定獲得州內國、州、縣市議員的認同,因此常常會出現有不同意見。但這卻反映過去國陣從國州到地方穩穩執政,只有一言堂,縣市議員都很聽話,大家合作無間,似乎到了可以說一不二地隻手遮天的地步。難怪,市議會官員就曾說:「你們來了後有很多新點子和討論,以前市議會會議少有辯論,很快開完啦!」

地方政府和地方建設有沒有改進?政府在社區的服務有沒有提升?生活在社區的小市民最清楚,不是高高在上,沒有下巡的官老爺能夠評斷。國陣過去興建廉價組屋所負擔的賠償金、撥地給裙帶朋黨建美食中心而市議會沒收入的惡果,現在都由市議會默默地承擔著,人民連查賬都沒機會,當然不知道。

「賣花贊花香」是正常的,關鍵在,花香自然傳千里;我說:「吃不到的葡萄,酸的」,也很正常。

民聯黨團在全國舉辦慶祝活動和講座,出席者的多寡,展示了群眾的力量。然而,其中甲洞和甘榜峇魯蘇萊曼俱樂部的兩場講座,仍然受到警方「關照」,驅趕群眾並禁止民聯領袖發言。民間再訴求言論和集會自由都是徒然白費功夫,這是警方維護「國家安全」的硬道理!

如今,首相納吉以恢復地方議會選舉無助於改善公共服務,而否決檳、雪的倡議,讓我驚歎!不過,冷靜思考一下,這更加強了我的信念:人民期望提高公共服務的素質,更顯示了民聯入主布城的重要性。

2010年3月6日 星期六

《林苑百合》 还在夹缝中(原稿)

华社和华教向来活在我国的种族政治和单元政策的夹缝中,2008年前,逢迎全国大选,等着盼着国阵派糖果,还要学校众董事列队迎接达官显要大驾光临,宣布好消息或移交模型支票;华社也习以为常,任由长袖善舞的华社领导、董事们去运筹帷幄,为学校、机构争取得一丁点资源而沾沾自喜,并标榜董事们有本事,得到权贵的眷顾。

往往得到拨款、迁校或献地的机构董事长或董事会多为大商贾或亲国阵者,他们在致词时都会不停的赞扬当权者,表示礼貌和感谢。前首相敦马哈迪更把这种文化诠释为“感恩文化”,不断叮咛华社为此“大选糖果”而感恩,制造了一个政府关心华社的假象;事实上,他完全不承认国家的政策不公平或存有偏差。

而今,我国政治在308海啸后虽出现两线制雏形,拨款、献地给华校和华社的动作频频,尤其在民联执政的州属,如霹雳、雪兰莪、吉兰丹和吉隆坡。由于竞争激烈,华教佳音不断,好处多多,继雪州政府去年拨出100万零吉给巴生四独中、200万零吉予州内提出申请的华小后,昨日马华总会长翁诗杰就宣布中央政府拨款30万零吉予早前首相空手去的吉隆坡中华独中;首相纳吉还“可能”会拨该校后方的铁道局保留地给该校呢!

然而,我认同教总主席王超群所言,华教其实并没有在国家政策上得到认可、肯定或改进,华小师资不足、学额超多、校地不足的问题变成常年问题,华社依然处在种族政治环境的夹缝中,未得到公平合理的地位和对待。一个不小心,还会被副首相幕尤丁“误”以为是华社威胁政府的伎俩,并指责华社“得寸进尺”!完全没有以纳税人可享同等资源和权益为考量。

华校得到献地、拨款,并没有在政治上解决单元教育问题、华社的权益和地位问题,只一昧地在解燃眉之急或挪移眼前障碍罢了。尽了国民纳税义务的华社,没有享有到公民应有的权益。

有鉴于此,华社领导或校董在接受政府的资源时,该以什么姿态呈现?仍是弯腰拱手作揖,感谢吹捧一番,甘之为虎作伥,抑或理所当然的经营教育事业,从容面对,当之无愧?这个细微的问题,反映华社领导的心态和素质。

我们应在国家政治改革的路上,坚持多元族群、多元文化教育、尊重和包容的政策和理念,不为眼前的利益而放弃长远的目标,一劳永逸地解决国家的教育问题,培养具有竞争能力的新生代。

2010年3月5日 星期五

《林苑百合》 早走早好

两名槟城公正党国会议员再林和陈智铭退党成为独立议员,一名州议员法鲁斯退党加入巫统,成为华人新年后第一个“劲爆”新闻;有者标题“公正党将掀起跳槽或退党热潮”,“新一波退党潮”等等,都很忧患。

Ntv 7也 紧跟事态发展在新闻时段做了两次民调,问题是:预测还有更多的公正党领导人离开该党? 中午时段的答案“是”占26%, “不是”占74%; 晚上时段的答案“是”占18%,“不是”占82%。这个结果反映一般民众的观点,对公正党的信心还颇高的。

再看看网络上一般公正党或民联支持者的言论,多是“欢迎垃圾去巫统”、“清血”、“清屎”、“下届大选应该注意候选人素质”的言论,有一些行动党的支持者则埋怨说:“跳槽议员骂公正党就好,干嘛牵连行动党林冠英?”等等。我看了觉得,国人经过308政治海啸的洗礼,政治分析能力确实提升了不少。至少,他们不再随歌起舞,也懂得具体分析事件。

陪同陈智铭出席的公正党前总秘书沙列勿丁说:还会有10个国州议员跟着离开公正党,当他们成为独立议员后,不会让国阵取得2/3 优势,然而,却让民联失去1/3 优势!我认为,这话可笑,民联1/3 的国会议席有何优势? 去年要投票否决预算案都通不过,1/3 是优势吗?

按我看来,民联只有稳守仅剩的4个执政州,痛定思痛地清理那些以“退出、跳槽”来威胁而换取个人议程的国州议员,才能为下一届大选取得国会议席的突破,才能够在政策上改变现况。

我是公正党创党时的第一批华裔党员,这个党就是在安华入狱时,提出“人民宣言”的多个非政府组织联盟、人民党和烈火莫熄基层的结合下成立,犹记得当时好多人痛苦挣扎,为了要为这国家找一条“多元政治”的出路,放弃非政府组织运动份子的身份,走入“政党政治”。

何以有社会主义者、非政府组织自由主义份子或朋党所“骑劫”之说?如果没有上述所说的成员,单凭巫统出来那一批人能够保存只赢得1个席位的公正党,顽强地坚持到今天相对茁壮的公正党吗?

反过来,沙列勿丁在安华出狱后才担任党秘书,那也只是6年前的事,比起一开始就在党内奋斗,并付出了代价的“非政府组织自由主义者”如:蔡添强和西华拉沙,不断陪伴着旺阿兹莎到处演讲、造势的赛胡申阿里,比起千千位放下工作,赶去烈火莫熄的平民百姓,领薪当组织秘书的沙列勿丁算什么?

至于法鲁斯、再林和陈智铭这些人的离去,不是因为政治理念上的大方向和差异,而是为了个人议程或官职或党职的议员,就像恶性肿瘤的切除一样,早去早好。假设他们还能够“诊断”到尚有10人,那就一并切除,让人民早日认识他们,以便下一届大选不再上当。

2010年2月17日 星期三

《林苑百合》新年盼望

俗語說:「王小二過年,新年難過,年年過。」

一般人想的不過是過個肥年抑或普普通通的新年,泛指物質上的需求。有鑒於此,新年前在記者的要求下,我和助理走訪了區內一些清貧人士,瞭解他們的需求,幫助他們「圓一個夢」,讓新年多一份來自社會的溫暖,送了一些他們過年很想要的物資。

我們和蓮花苑州議員李映霞一同走,一家家去「圓夢」。參與的人都深深感受到,在這繁華的吉隆坡還隱藏著不少赤貧國民。一家老少住在高壓電下的非法木屋里,忍受烈日的酷熱,走路害怕地板會掉落;建築女工因尾龍骨受傷,年邁不能工作當了伸手將軍,靠孩子供養,卻招來女兒的拳打腳踢;孩子成家離開原生家庭,年屆七旬老母必須到面檔洗碗照顧受傷殘疾的中年兒子;還有一婦女生了5胎後老公嫌棄她肥胖的身材,把兒子帶走等等。多不勝數的心酸故事,反映我國社會福利制度尚有許多的不足,需要靠媒體喚醒注意力,並在民間注入愛心和關懷,彌補政府體制和政策上的缺陷。

正當我們忙著傳送溫情之際,另一邊廂協助拉電掛燈籠的義工謝福不慎跌倒,傷及後腦,須動刀清除淤血;大手術雖成功,然而在療養期間卻因細菌感染併發,導致他腦部缺氧而腦死,過不了年關。

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他的至親從聞訊、搶救、等待手術、做決定到最後為他念佛誦經,目送他離世的過程,度過的是未知難熬、峰迴路轉、撕心裂肺的漫漫長夜。義工失去的是生命而非物資,目睹他和其家人所承受的忐忑不安和痛苦,雖及時施以援手,也難撫平大家內心的傷痛,惟借助佛法,祈求各方尋求自我情緒的解套,努力和堅強地面對不幸的事。

我想,新年終究會過去,卻是痛苦、難熬的一個新年。有何期盼?

升斗小民所能掌握的,就是個人社會角色中的一個小範圍,兒女、父母、夫妻、職員、老闆等,人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負起個人、家庭和社會責任,減少社會問題。

另一方面,小市民儘管心願再宏、生意再大、學位再多、口才再好,其實影響力也有限,無法改變國家政策、社會制度,也無法提升人民的思想意識、改善種族關係。唯有發揮集體的力量,人人參與,不退縮、不移民、不放棄權力,在政治上尋求更大的突破和改變,才有可能保障我們的權益,帶來更美好的生活。

生於斯,長於斯。如果你是雨露,應該滋潤這一片大地;如果你是堆肥,應該滋養這大地上的花草樹木,讓我們的後代子孫擁有一個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大花園。

2010年2月16日 星期二

社会实践~~~一群吐丝的蚕儿

用图片记忆一些与同志、朋友走过的岁月和事件,大家的努力只有一个目标————改变社会,提升人们,促进公民社会。当然,一路走来的自我成长也很重要,从青年团、政治运动、文教委员会、雪华堂董事会、校友会的参与,到政党政治,奠定了人生的方向。

2010年2月14日 星期日

新年快乐





过去的,过去了;未来的,还未到!
最实际的是—— 卓演现今——

恭祝大家 新年快乐 万事如意

李书祯 敬贺

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

歲末寒風冽冽

政治大環境走入法律訴訟的審訊,霹靂州政權的上訴來到司法程序的最後階段,週二法庭以5:0裁決贊比裡是合法州務大臣。消息剛到,飯桌上的朋友就說:「解散州議會重選吶!」。司法程序到了盡頭,很多人失望難過;尼薩呼籲支持者堅持,放眼下屆大選。

趙明福冤案應在驗屍庭開庭審第二次解剖報告之際,卻轉移目標,節外生枝地要審泰國法醫普緹有沒有洩漏驗屍報告(機密)?她有沒有罪?民眾引頸長盼明福案件水落石出,然而,主菜遲遲不能上座,始終只有一個「等」字。

公正黨領袖安華與賽夫肛交案此時開審,法官、律師從法庭到公寓,大床、內褲全部上場,讓人馬上回到1998年的情景。很多人關心地問:「民聯大佬安華會被對付嗎?」

在目前水深火熱的政治環境下,民間形容的惡法蠢蠢欲動,大家心裡一陣寒風,其實,問的人心裡早已有數。接踵而來,還會有蔡添強被告「咬」警察案件即將上庭,可能還有不少民聯議員將輪流被告或被審,呈一片龍虎群鬥之象,而實際上民聯議員們是肉在砧板上,任人斬剁。

世界經濟遇挫,外資紛紛撤離,已是雪上加霜的時候,國內人才也失望、失信心地投奔他國,肯定不是經濟或生產力問題那麼簡單。政治的穩定性,社會制度的公平、合理,司法制度的獨立及不受干涉,治安的好壞等等,都是國際社會重視的評估項目。當世界媒體聚光燈落在馬來西亞時,關鍵衡量指標(KPI)卻沒有提及上述指標。

一些民間組織仍然為「一個馬來西亞」,「一個馬來西亞經濟模式」這種計劃式口號塗脂抹粉;華社領導還有人提出「改變不是一朝一夕,不可能馬上收效」,「巫統鷹派有阻力」等等緩兵精句,人民還有耐性聽進去嗎?恐怕不少人在殷切期盼大選的到來,再一決高低。

來屆大選,國陣、民聯是大對決,滿21歲的公民是否都登記成為選民了呢?根據調查,有高達14%的國民尚未登記成為選民。在國家面臨轉變之際,這些人可能無緣奉獻他參與國家建設的一份力量,不是很可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