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6日 星期六

《林苑百合》 还在夹缝中(原稿)

华社和华教向来活在我国的种族政治和单元政策的夹缝中,2008年前,逢迎全国大选,等着盼着国阵派糖果,还要学校众董事列队迎接达官显要大驾光临,宣布好消息或移交模型支票;华社也习以为常,任由长袖善舞的华社领导、董事们去运筹帷幄,为学校、机构争取得一丁点资源而沾沾自喜,并标榜董事们有本事,得到权贵的眷顾。

往往得到拨款、迁校或献地的机构董事长或董事会多为大商贾或亲国阵者,他们在致词时都会不停的赞扬当权者,表示礼貌和感谢。前首相敦马哈迪更把这种文化诠释为“感恩文化”,不断叮咛华社为此“大选糖果”而感恩,制造了一个政府关心华社的假象;事实上,他完全不承认国家的政策不公平或存有偏差。

而今,我国政治在308海啸后虽出现两线制雏形,拨款、献地给华校和华社的动作频频,尤其在民联执政的州属,如霹雳、雪兰莪、吉兰丹和吉隆坡。由于竞争激烈,华教佳音不断,好处多多,继雪州政府去年拨出100万零吉给巴生四独中、200万零吉予州内提出申请的华小后,昨日马华总会长翁诗杰就宣布中央政府拨款30万零吉予早前首相空手去的吉隆坡中华独中;首相纳吉还“可能”会拨该校后方的铁道局保留地给该校呢!

然而,我认同教总主席王超群所言,华教其实并没有在国家政策上得到认可、肯定或改进,华小师资不足、学额超多、校地不足的问题变成常年问题,华社依然处在种族政治环境的夹缝中,未得到公平合理的地位和对待。一个不小心,还会被副首相幕尤丁“误”以为是华社威胁政府的伎俩,并指责华社“得寸进尺”!完全没有以纳税人可享同等资源和权益为考量。

华校得到献地、拨款,并没有在政治上解决单元教育问题、华社的权益和地位问题,只一昧地在解燃眉之急或挪移眼前障碍罢了。尽了国民纳税义务的华社,没有享有到公民应有的权益。

有鉴于此,华社领导或校董在接受政府的资源时,该以什么姿态呈现?仍是弯腰拱手作揖,感谢吹捧一番,甘之为虎作伥,抑或理所当然的经营教育事业,从容面对,当之无愧?这个细微的问题,反映华社领导的心态和素质。

我们应在国家政治改革的路上,坚持多元族群、多元文化教育、尊重和包容的政策和理念,不为眼前的利益而放弃长远的目标,一劳永逸地解决国家的教育问题,培养具有竞争能力的新生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