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马华总会长翁诗杰在其班丹国会选区推介2辆社区免费巴士予需要协助的学童;在各大报章的画面上,他与巫、印、华各族小童在一起拍照,比了1 的手势,象征“一个马来西亚”吧!
一般认为,他照顾民瘼的宣传效果应该不错,值得嘉许。然而,我听听他的谈话,总觉得有些困惑,再看看他的做法,更感不解:
(一)他贵为该区国会议员,倘若认为社区交通不理想,低收入人民负担不起昂贵的交通费用,地方上的交通系统衔接公共交通困难,仅提供两辆社区巴士穿行其中,还有莲花苑、千百家的10个地方管辖区呢?
(二)班丹国会选区在雪州,贵为该区国会议员20年,国会议席从一国三州席变成两国四州,从安邦到班丹,他必然见证了当地发展,然而,我还没见到他对《安邦再也大蓝图》提出意见,不谈整体发展,即便只在交通部分都没有。该区的车辆数量不断增加,从中环公路到市镇小道,交通在巅峰时期极度堵塞,而公共巴士只有一家(Rapid KL)垄断服务,衔接系统又不到站的情况下,贵为交通部长的国会议员,他有何高见?
(三)根据报导,翁总还表示希望在马华的选区可以增添社区巴士的服务。为什么只在马华的选区?交通部长只服务于马华的选区,是否有公器私用之嫌?回顾那些雪州民联政府回收的民众会堂,之前也有不少是马华、巫统的党所,而其实都是州政府或市议会的地,人民的钱所建。执政党虽然掌有不少政治资源,但也要党政分离,毕竟不能把政党当作政府,把公家的钱占为“党有”啊!
马华在国阵执政太久了,思想动作僵化;做了大官,可是助理们还是做一些小角色,譬如:拿着一把尺去量马路上的洞;叫小贩反对这些反对那些。只要翻开他们做县市议员的记录,与他们本身的过去比较一下,马上丑态百出,自打嘴巴。
做大官可要有大官的视野和样子;做大官的助理,也要看得到大局,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该如何?弊端如何改进?老是搞些小动作,大官的格都被降下来了,怎么护主?
别说我老王卖瓜,咱们安邦新村的村长都会觉得他该办《安邦再也大蓝图》说明会,至少让村民知道村子和周遭环境在计划中如何改变?要尽量做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任务。我认为,对于一位民选的代议士而言,这是一个关键的KPI,所以他才叫“代议士”;选民应该不是选他出来当官罢了。
自2008年写布落格,目的是要鼓吹公民社会,与大众分享生活中的观点,希望能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至2012年为一个段落。 2013年马来西亚全国第13届大选已过,疲惫的心也慢慢调理,过去的已经过去,我又可以从新出发了!:D 这一次,我已进入不惑之年,我们什么都谈谈吧! Saya memiliki blog ini sejak tahun 2008, tulis pandanganku atas isu Masyarakat Civil hingga tahun 2012. Kini PRU13 dah lepas, PERMULAAN Baru lagi untuk hidup saya. Biarlah kita bincang dari berbagai segi dan pandangan. Teruskan Kehidupan, Teruskan Perjuangan Rakyat, Terus membawa nilai Keadilan, Demokrasi, Berbagai dan Berbilang, Bermoral Insan dan Berkualiti.
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
简单的一餐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历经时间考验,坤女顶天立地
2006年 11 月爆发的坤成女中改制事件,在坤成校友会和坤成女中董事会之间掀起层层浪,坤成女中董事会坚持坤成校友会不是董事会成员,而坤成校友会凿凿实实是该校永久赞助人,并从此被推举为董事。在双方无法共识的情况下,坤成校友会最终诉诸法律,起诉母校董事会9位常务董事,为校友会被董事会剥夺权益而争取公道。
坤成校友会会长李书祯不被允许进入2007年5月8日的第一次董事会。那是一场关键性的董事会,决定赞助人大会、议案和提案。该赞助人大会通过女中改制,及 拆除当时具有54年历史的四合院建筑(理由是 四合院已经是“危楼”)。
至今,坤成校友会已在2009年1月2日重新入禀法庭,尽管董事会要求法庭撤销,然而,坤成董事会申请撤销的行动随高庭法官认为此案件具有法理基础而宣告失败,换言之,法庭诉讼继续进行,目前等待高庭主簿官排期听审。
坤成校友会会长李书祯不被允许进入2007年5月8日的第一次董事会。那是一场关键性的董事会,决定赞助人大会、议案和提案。该赞助人大会通过女中改制,及 拆除当时具有54年历史的四合院建筑(理由是 四合院已经是“危楼”)。
至今,坤成校友会已在2009年1月2日重新入禀法庭,尽管董事会要求法庭撤销,然而,坤成董事会申请撤销的行动随高庭法官认为此案件具有法理基础而宣告失败,换言之,法庭诉讼继续进行,目前等待高庭主簿官排期听审。
2009年12月29日 星期二
<林苑百合> 語出驚人,煽風點火
馬來西亞華人回教徒協會副主席鄭全行,今年數度語出驚人地「捍衛回教徒」或「馬來人」,反對趙明福遺腹子的合法身份、評華小制度,現在又說回教徒墓地和節日慶典被非回教徒「淹沒」。
鄭全行全然從種族和宗教觀點出發,在傳統馬來政治的思想脈絡下,煽風點火的作用是肯定的,重點在我們如何解讀他的行徑。他為什麼在這個時候這樣做?鄭全行除了擔任社團職位,也是宗教司,有鑒於此,我比較願意從動機論去探索他的發言。
他的談話不一定代表回教徒或華裔回教徒群體。如果不探究原因,華社這頭譴責、那頭批判,大家很容易變成了他的超級推銷員,讓他趁勢快速竄紅。
Google搜索有一條顯示,回教黨支持者俱樂部主席符芳僑指出,「鄭全行的言行是為了博取馬來社會接納。身份失落的鄭全行博士,……走不進馬來社會,導致身份失落,其實不僅是鄭全行問題,也是其非馬來回教徒所面對的困境」。
這一段發言值得我們深思,因我國有不少因通婚或其他因素而改信回教的華裔、印裔或其他族群,一旦他們成為回教徒後,是不是就脫離了他們與生俱來的原族群關係?
無論你信奉什麼宗教,民族的特徵是與生俱來的;還有,在成長過程中陶冶每一個人的傳統文化背景,都不會一夜間消失。鄭全行把「回教徒」等同於「馬來人」的看法是一項錯誤,也可能是很多人的思維盲點。
如果讓他進一步概括性地申論他的繆誤,把種族和宗教混在一起大發偉論,僵硬而刻板化地以種族比例作為不同宗教節慶和墓地的訴求,正當種族政治面對衝擊和瓦解之際,會不會更加劇族群間衝突及磨合滋長種族政治,使之更極端地走向宗教化?
在我國,馬來人是回教徒,但,回教徒不全等於馬來人。如果所有回教徒在同一個宗教信仰的教導下,價值觀應可達共識,不該有邊緣化非巫裔回教徒的情況,鄭全行也無須介意不被馬來社會接受。
我們在市議會經常討論回教徒墓地的發展問題,反而,沒有討論其他宗教墓地的要求。記得有一次,我們要求在新村邊緣找一個地方作為停柩待殯的地方,以方便沒有能力使用私人殯儀服務的華裔同胞。眾馬來議員提問為什麼華人要停柩2、3天,不能像他們在太陽下山前下葬,而印裔議員也說他們頂多停放一天。當我解釋不同族群文化對生死有不一樣的理解,而這是華人的守孝文化,至少也要等所有的子孫回來。他們雖驚訝,但理解之後就能接受。鄭全行怎麼那麼大的反應?一位宗教司的包容力和寬容度不是比一般人更大嗎?
备注:其实我国统称穆斯林为回教徒,而在中国,回民却不一定都是穆斯林(Muslim),避免族群和宗教的混淆,我们应该称呼回教徒为穆斯林;而正确地把回教改为伊斯兰教(Islam)。
鄭全行全然從種族和宗教觀點出發,在傳統馬來政治的思想脈絡下,煽風點火的作用是肯定的,重點在我們如何解讀他的行徑。他為什麼在這個時候這樣做?鄭全行除了擔任社團職位,也是宗教司,有鑒於此,我比較願意從動機論去探索他的發言。
他的談話不一定代表回教徒或華裔回教徒群體。如果不探究原因,華社這頭譴責、那頭批判,大家很容易變成了他的超級推銷員,讓他趁勢快速竄紅。
Google搜索有一條顯示,回教黨支持者俱樂部主席符芳僑指出,「鄭全行的言行是為了博取馬來社會接納。身份失落的鄭全行博士,……走不進馬來社會,導致身份失落,其實不僅是鄭全行問題,也是其非馬來回教徒所面對的困境」。
這一段發言值得我們深思,因我國有不少因通婚或其他因素而改信回教的華裔、印裔或其他族群,一旦他們成為回教徒後,是不是就脫離了他們與生俱來的原族群關係?
無論你信奉什麼宗教,民族的特徵是與生俱來的;還有,在成長過程中陶冶每一個人的傳統文化背景,都不會一夜間消失。鄭全行把「回教徒」等同於「馬來人」的看法是一項錯誤,也可能是很多人的思維盲點。
如果讓他進一步概括性地申論他的繆誤,把種族和宗教混在一起大發偉論,僵硬而刻板化地以種族比例作為不同宗教節慶和墓地的訴求,正當種族政治面對衝擊和瓦解之際,會不會更加劇族群間衝突及磨合滋長種族政治,使之更極端地走向宗教化?
在我國,馬來人是回教徒,但,回教徒不全等於馬來人。如果所有回教徒在同一個宗教信仰的教導下,價值觀應可達共識,不該有邊緣化非巫裔回教徒的情況,鄭全行也無須介意不被馬來社會接受。
我們在市議會經常討論回教徒墓地的發展問題,反而,沒有討論其他宗教墓地的要求。記得有一次,我們要求在新村邊緣找一個地方作為停柩待殯的地方,以方便沒有能力使用私人殯儀服務的華裔同胞。眾馬來議員提問為什麼華人要停柩2、3天,不能像他們在太陽下山前下葬,而印裔議員也說他們頂多停放一天。當我解釋不同族群文化對生死有不一樣的理解,而這是華人的守孝文化,至少也要等所有的子孫回來。他們雖驚訝,但理解之後就能接受。鄭全行怎麼那麼大的反應?一位宗教司的包容力和寬容度不是比一般人更大嗎?
备注:其实我国统称穆斯林为回教徒,而在中国,回民却不一定都是穆斯林(Muslim),避免族群和宗教的混淆,我们应该称呼回教徒为穆斯林;而正确地把回教改为伊斯兰教(Islam)。
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班丹第17区居委会新办事处启用
班丹第17区居委会寄居在安新校友会一年半后,终于从巫统区部成功取回该区唯一座落在Jalan Pandan Indah 6/1的民众会堂,经过修复、清理,改作该居委员会会所。
安邦再也市议员李书祯率领居委会干事举办一个简餐会,让该区居民知悉该会所,以便于得到社区咨询和服务。出席者包括安邦、班丹区社团代表、公正党和回教党地方领袖。
第17区居委会提供的一般服务是安邦再也地区雪州乐龄基金申请、清贫家庭援助申请、民生投诉、美阳花园夜市管理、新选民登记等。
自2010年1月5日起,每逢星期二和星期四,晚上7时30分至9时30分,该会所借用予“长生学调整站”,来自雪隆各地的长生学义工协助病患调气,这项社区服务完全不收费。在艺文活动方面,凡周六即将开设8堂课的儿童绘画班予4岁以上的儿童学习,时间定在上午10时30分至中午12时。
尽管班丹第17区拥有了会所,每月一次的修成林中医流动诊所义诊活动仍然维持在安新校友会会所进行,以提供服务于安邦新村居民。明年第一期的义诊时间定在1月5日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地点:10A, Jalan 4, Kg Baru Am pang, Selangor。任何有关活动和服务询问,可致电联系017- 8826968刘小姐或钟先生019-6418998。
2009年12月26日 星期六
中国宁夏文化周------书画展暨开幕礼
2009年12月25日 星期五
<林苑百合> 難達民主化實效
大家熾熱地談論地方政府選舉,尤其在民聯大會期間,焦點就集中在承諾了但說難推行。輿論界緊盯著此課題,鞭策著民聯,讓它在成長過程中「不學壞」,輿論甚至糾葛在民聯沒有意願推行民選地方政府選舉。
其實,民聯除了不分族群地實施「以民為主」政策之外,還要落實民主化政治才可能戰勝老樹盤根的國陣。不管執政與否,實施民主化政策是最好、最保障每個人的權益。
在政治上,由上而下地進行地方政府民主化固然是最容易而有效的,一旦觀點被接受,解決政策制定上所遇到的難題,第三票便垂手可得。然而,實際民情如何?馬上就恢復地方政府選舉,能夠達到民主化之實效嗎?
近兩年來,我貼緊社區,在服務過程中仔細端詳,深深體會民主意識還未生根,官僚和民間的民主教育不足,恐怕產生民粹主義而破壞律法制度。
剛上任市議員就遇到很多人要求幫忙,其實是要求減免罰單的罰款。這雖在市議員的權力範圍,但絕不是市議員的工作。也許以往按例如此做,犯錯的市民報以感激之心,而一些議員也借此當作「小恩小惠」施與民,就當是服務。孰不知,市議員就是制定、檢討和修正法令的人,但卻在制定的法令下破例。如果民選市議員,這些「好心的候選人」就有可能中選。
在華人聚集的地方,我們往往聽到一些安哥安娣說他們不懂馬來語,不愛跑政府部門,有的人因為「懶」,有的人說「時間是金錢」,只好付一些「手續費」或「車腳費」給跑腿幫忙處理營業執照、招牌、地契、建築圖測等日常文件,而過去很多「跑腿」是縣市議員或村委會成員。事情辦妥當然相安無事,事情辦不妥時,就出現賄賂之說,一般人也習以為常。這種政府行政部門的生態已造就了腐敗的官僚體制,要糾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人們自私心態和缺乏法制精神是民主的絆腳石。
地方議會選舉在政治上是第三票的權益問題,在小市民的理解上,市議會的運作與他們的直接關係是利益問題。
其實,民聯除了不分族群地實施「以民為主」政策之外,還要落實民主化政治才可能戰勝老樹盤根的國陣。不管執政與否,實施民主化政策是最好、最保障每個人的權益。
在政治上,由上而下地進行地方政府民主化固然是最容易而有效的,一旦觀點被接受,解決政策制定上所遇到的難題,第三票便垂手可得。然而,實際民情如何?馬上就恢復地方政府選舉,能夠達到民主化之實效嗎?
近兩年來,我貼緊社區,在服務過程中仔細端詳,深深體會民主意識還未生根,官僚和民間的民主教育不足,恐怕產生民粹主義而破壞律法制度。
剛上任市議員就遇到很多人要求幫忙,其實是要求減免罰單的罰款。這雖在市議員的權力範圍,但絕不是市議員的工作。也許以往按例如此做,犯錯的市民報以感激之心,而一些議員也借此當作「小恩小惠」施與民,就當是服務。孰不知,市議員就是制定、檢討和修正法令的人,但卻在制定的法令下破例。如果民選市議員,這些「好心的候選人」就有可能中選。
在華人聚集的地方,我們往往聽到一些安哥安娣說他們不懂馬來語,不愛跑政府部門,有的人因為「懶」,有的人說「時間是金錢」,只好付一些「手續費」或「車腳費」給跑腿幫忙處理營業執照、招牌、地契、建築圖測等日常文件,而過去很多「跑腿」是縣市議員或村委會成員。事情辦妥當然相安無事,事情辦不妥時,就出現賄賂之說,一般人也習以為常。這種政府行政部門的生態已造就了腐敗的官僚體制,要糾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人們自私心態和缺乏法制精神是民主的絆腳石。
地方議會選舉在政治上是第三票的權益問題,在小市民的理解上,市議會的運作與他們的直接關係是利益問題。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