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

國陣應解放教育

大馬教育長久以來被政治化,從70年代的語言政策引發教學媒介語矛盾,到近期由於朝野政黨之爭,以致中央政府教育部也陷入了政治角力。

教育部規定政治人物不可進入學校,我曾要求學校校長提供清貧學生名單,讓民聯議員派發補習援助金和上學用品,但卻不得要領。其實,國陣人物依然可以自由進出校園,甚至在學校舉辦活動。這項規定是針對何人?大家心照了。

在砂州助選期間,我遇到三位能證明教育事業深陷政治惡鬥中的人。首先是位男性原住民教師,見我們在商店發傳單,他過來向我們拿張看看。他關心選情,也支持改革,但表示只能來聽講座,不敢幫忙助選,因為害怕被上頭發現,因而被調任拉讓江上游的加帛等偏遠地方。

第二位是女原住民教師,要求我幫她找行動黨的大「烏巴」(Ubah)犀鳥,她說原先買了個小的掛車上,但每次進校園都要先把它拿下,以免被點名為反派。她說教育部強制教師出席國陣講座和一個大馬宴會,有辱教師專業,把他們視為競選工具。

第三是位我們做家訪時,騎車經過的華裔男士,他說太太是教師,是否可以投民聯?選票上能否追究?一般認為,軍警可能受到操控,真沒想到教師隊伍也面對白色恐怖。在民主和自由訴求越來越高的社會,這明顯是送票給民聯的做法。

除了這些零碎的手段,長期以來我國教育政策都面對政治干預。猶記得小學英化數理的落實不做學術考量,只在政治壓力下才改變初衷;增建華小和獨中的課題本來已被教育部長慕尤丁硬生生地否決,在砂州選戰中執政黨卻忽然建議興建古晉中華小學第七校(七小)!

近期社會關注的中五文學讀物《連環扣》,正是不折不扣傳播種族刻板印象的讀物,不但使種族關係緊張,也破壞國民團結。然而這本書卻像受到「政治庇護」,當局局部修改後繼續被列為文學課本。

大概沒有哪個社會願意把具爭議性的書列為課本,但我們卻馬來西亞能!民間教育團體零零星星的聲音力量不足。期待教育從政治中解放,難道僅是個夢想?

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砂州選舉旋風






有鑒於國陣把砂、沙兩州當作執政馬來西亞的「定期存款」,當今砂州選舉,牽連全國大選,是馬來西亞政治的轉捩點。

許多關心馬來西亞政治的朋友都自費到砂州為民聯候選人助選,我們在機場相遇,分別飛往砂州不同的城鄉,投入當地的競選團隊工作,已有一周了。競選工作從文宣、廣告到沿戶拜票等接觸選民的工作,晚間舉辦政治講座會、會議;選戰越打越起勁,當地人的反應傾向民聯,演講會一天比一天多人。

城市多由行動黨出征,我駐守古晉唯一公正黨出征的巴都林當區,也支援城市邊緣內地的混合選區,連續幾天的演講讓我深深感受到砂民對當今執政集團的不滿,反風已在內陸崛起。

雖然砂州地廣,資源不足的反對黨競選很辛苦,內陸選情還是令人振奮。我在大富村演講,儘管下大雨人們都沒有離去;另一個晚上在更偏僻,比達猶族佔人口60%的地方,演講會的人潮到晚上九點半還沒散去,籌款也每日漸增。

國陣向來掌控原住民區,競選期間依舊採用流水席形式,派出巴士載兩區的達雅人去一個大馬宴會;當我們拜訪郊區原住民村落,儘管滿山的天枰旗子,他們卻客氣地請我們到屋里說:很多人要換衣服了!(象徵要換政權)。

我們見到小學生領了一個馬來西亞便當盒之後,又領一個馬來西亞書包;中學生和學院生點名要去神木與瞳演唱會。有些學生告訴說,就因如此,我們就不去了!

砂州老一輩的華裔有者求變,有者尚存念舊情結,但是年青人和中生代的傾向卻非常明確;城市和內地原住民經常面對土地被剝奪、佔用的問題,貧窮不堪,他們的求變意志高。難怪首相那吉要取消內閣會議,在砂州駐守六天;眾正副部長都到了砂州來助選,說了馬華在砂州沒有基層,讓人聯黨一手支撐的蔡細歷,最後還是來了!期待砂州人民創造歷史,帶來希望。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砂州選助選實錄







砂州選舉鬧轟轟,城市地區炙熱的反風創造了小變天,民聯得15席,行動黨12席,公正黨3席;儘管火箭支持者高興12支火箭入州會,但沒破除國陣在砂政權的2/3議席的優勢,不少民聯支持者留恨民主之路遙遙。

我在古晉市區沿戶拜訪所遇到的內地原住民,凡問他們,不管是教師、書記、接待員、警衛,還是售貨員都直截了當說:回家鄉投票給公正黨。可惜,這些在城市工作的原住民人數和影響力還不夠。

公正黨在古晉巴都林當區競選的施志豪,獲一批內地達雅人的幫助。這些人都是被當權者欺壓,剝奪習俗地的弱勢原住民。他們不辭勞苦來城市達雅聚落助選,助選完畢馬上又趕船回內地;達雅領袖Duga對我說,他們來報恩;證明候選人平日耕耘獲得肯定。開票結果,巴都林當以8381張多數票獲勝;上一屆在達雅聚落輸光的票,本屆只有一個箱輸5票,該區當贏;另一石角組屋的馬來票箱輸12票;華人區全勝。

整個選戰打下來,人聯黨幾乎沒有反擊的餘地,在城市搞一個馬來西亞宴會和演唱會,在市郊搞遊樂場和流水席,獲得的反應其實不熱烈。

人聯黨最後到行動黨黨所示威,抗議邱光耀揶揄該黨為「人猿黨」,並通過大篇幅廣告訴諸不滿,可能喚起一些老黨員的情誼,而不出來投票,但在強烈反風之下,雖有影響,不至於左右大局。

另一方面,人聯黨還警告說15支火箭升空,華社將失去華裔副首席部長、部長和縣市議員等官職。他們忘了火箭的候選人都是華人,而公正黨的候選人也有華人。

公正黨在內地的選戰也面對選舉委員會和警方的刁難,多場政治演講被迫中斷,政治資訊傳播受阻。在投票日當天,內地助選員也傳出選舉官不發出計票結單 Form14,引發助選員包圍選舉官不讓他們離開投票站事件,以及美里拒絕重算選票逮捕事件;更讓人難以想像內陸其他地區人力不足,或助選員經驗不足的情況如何?

公正黨贏得的3席中,一席華人區,兩席原住民區,反映公正黨能夠讓多元族群接受,打破公正黨是馬來黨的迷思,雖敗猶榮。

民聯下一屆要奪取砂州政權,不能單靠城市反風,候選人應該早日設定,減少臨陣換馬的現象,讓他們實際在地耕耘,方能取信於人;另一方面,在不公平的選舉之下,競選和監票機制是成敗關鍵。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推動公民社會的一把手

在中國、台灣、港澳以外,馬來西亞社會在諸多不公平政策下,能夠擁有完整的華文教育體系,正因華裔先輩多有飲水思源,把根留住的思想,各階層人士都熱心文化教育,當然關鍵也在華社有魄力、膽色、學識和毅力的領導如林連玉、沈慕羽、陸庭諭,也有傾家蕩產為文化教育的商人陳嘉庚、不懼面對礦場被干擾而堅持展開全國華文獨中統一考試的林晃升、獨中復興運動時期的山城火車頭胡萬鐸,風聲鶴戾茅草行動時期站穩立場的張景良等。

在華人社會發展方面,從聚焦族群議題轉型跨越到公民社會議題,我認為已故丹斯里顏清文被譽為公民社會的推手再恰當不過了。關鍵正當國家政治風起雲湧的98 年,他擊敗保守勢力,上任位居全國中心的雪華堂會長,他掌握時機和議題,開拓了華社邁向公民社會的道路,開闊了華社族群利益的局限。

丹斯裡顏清文擔任隆雪華堂會長期間,我擔任雪華青團長,感受到他對雪華青的期望和愛戴。

在吉隆坡舊飛機場路義山搬遷、千人義山行、白小、反對收購南洋報業集團、反對內安法令運動、聲援東帝汶、認同烈火莫熄運動能夠改變國家命運,在公共議題方面邀請反對黨領袖一起發聲,他是第一個邀請朝野領袖出席堂慶的會長,包括公正黨和回教黨的馬來領袖如:旺阿芝莎、賽胡申阿里、馬伕茲等,打破華團領袖在友族同胞的刻板印象。

在吉隆坡舊飛機場路義山搬遷的課題上,我看到丹斯里接受眾意轉變態度的過程,因為他不虛偽地掩飾他的立場,一旦認定了就是自己要落實的事,馬上在董事會成立「保存和美化義山小組」,並要求會眾落實美化;千人義山行就是雪華青在美化這個骨節眼上產生的活動,讓群眾打破禁忌敢走到義山,給義山管理委員會力量。

在白小運動中初期,村民苦於見不到教育部長,丹斯里在幕後安排白小董事會和家協、保校委員與當時的副教育部長韓春錦見面釐清一些狀況,並要求重開校門,雖沒有結果,但他盡力而為;而後還有一次見拿督童玉錦,拒絕他獻議十五碑一間華小搬遷到白小原校。當我戰戰競競要求董事會設立白小告示牌時,沒料到會一致通過,丹斯里就順大家的意,表現雪華堂的「集體領導」方式。

在華團民主化部分,丹斯里在廢除永久董事課題上堅持到底,不惜與李善圖打官司,直到課題完成目標為止。然而,在他競選華總會長落敗那一天,我們一行人離開會場到一酒店停歇,他失望地感慨華團被政黨勢力入侵,有損華團作為公民團體和意見領袖的獨立性,從此,專注發揮雪華堂的舞台,做好雪華堂一樣對社會帶來影響力,甚至到全國的範圍。

我們見到丹斯里顏清文在立百病毒時期領頭協助豬農和家屬,反對政黨收購和壟斷媒體,提呈備忘錄,支持網絡媒體的設立等都是影響全國情勢的舉措。而今斯人已矣,他的關心社稷,熱愛民族的儒商精神能夠感召多少年輕人?他開明、利落的做事風範和遠見有多少華團領導追得上?他在華團樹立了領袖的典範——公民社會的推手。

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林明山登高


快乐的旅程
享受皓洁的月夜
人影树梢清楚易见
凉风徐徐 云雾半山绕
充满诗意的山峦和云海
一不小心 以为踏足仙境

走着走着
感受同伴们的关照和鼓励
感受这座山城的气息
纯朴、简单、青葱的味道
原来
这里还有许多故事
在岁月流失的痕迹里

它们可能藏在市集里
可能沉寂在白发斑斑的人们
他们的记忆盒里
等待~
等待有心人去挖掘......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天災難防,人禍應斷

前隆雪華堂會長丹斯里顏清文突然離世,痛失伯樂,傷心還沒完,日本即發生規模9的強烈地震,海嘯緊接衝向海岸、田地、住宅,吞噬了仙台,舟車房屋猶如玩具般隨海浪沖游;核能廠機械組故障導致接二連三的爆炸、核外瀉……。

有些國家紛紛以專機撤僑,全球的眼睛緊盯著核輻射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傷害和影響;霎時,我對努力奮鬥地服務社群感到挫折,感慨人類建設和發展社會的努力,毀於旦夕的災害,而最重要的人類性命難抵大自然的咆哮、疾病的侵襲,何其脆弱!

世人通過網絡之便,目睹日本當局和國民臨危不亂地展開救災和搶救行動,人民排隊領取救濟品、接受輻射掃瞄,紀律和效率極高;另一邊腦袋,馬上浮現我國人民領取援助金和輔助品的群踴喧嘩場面,工作人員往往被包圍得喘不過氣。不得不承認懸殊差異的國民素質當兒,國民的安全是否有保障,政府卻仍未宣佈建核電廠的最終決定。

網絡上的反對聲浪頓時一波接一波,幾乎都在質疑我國的建設和監控技術,以及政府部門的安全保證。因為我國太多歷史案例讓國民失去信心,譬如:登嘉樓州新建體育場倒塌,新裝修的國會、吉隆坡高庭修修補補依然漏水,教室、醫院的天花板會墜落,街燈的電纜被偷竊等,反映了公共建設的粗糙,和管理素質的拙劣。

在危機處理方面,從我國在處理立百病毒(日本腦炎)事件的不透明,H1N1流感的怠慢,到公共工程部修理街燈的龜速行動記錄看來,很難讓人敢相信萬一馬來西亞的核電廠核外洩,當局能在第一時間搶救。這都不是無的放矢,切切都是歷歷在目,時常發生的事。

香港民權份子歐美寶表示,一些在日本社運份子回首過去數十載的「反核運動」,曾反覆要求當局停止建核電廠,以免輻射,照顧國民安全;目前他們雖然在地震和海嘯後報平安,但仍處於非常憤怒的狀態。因為,他們的預言,已成為改變不了的事實和傷害了。

正當一些進步國家如瑞士,已及時剎車,宣佈停建核電廠,馬來西亞若步上日本後塵,以我國應對危機的能力看來,興建核電廠的同時,國民的安全是否有保障?

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

新春活動的沉澱




新春,我所領導安邦再也第17區居委會與所屬州議會千百家州議員伊斯甘達辦事處聯合舉辦農曆新年系列活動,包括到早夜市「派柑送金」、在社區舉辦扶貧敬老活動,最後以2,000人出席的「班丹千百家新春大團拜」成功圓滿落幕。

活動旨在於讓社區多些歡愉氣氛,互送祝福,讓社會多關注弱勢群體,讓他們過一個溫馨佳節;當然對於政治人物而言,就是乘機接觸民眾,表達其親民作風和關心民瘼。

我們發現有些賀年布條消失了,有的被破壞;也許班丹區國會議員翁詩傑曾放話說班丹不再是國陣安全區,儘管馬華沒有任何宣佈,巫統班丹區部卻向首相建議換人,可見有人正蠢蠢欲動,難怪民聯的賀年布條會不見!

撫貧敬老顧名思義就是幫助貧民或老年人,我們準備了200份50令吉紅包,登記過程中卻見外地老人乘德士來領紅包,也有事先沒登記的人因排隊先後而你推我擠地欲打起來,工作人員趕緊增加臨場報名者每人10令吉,避免讓樂齡人士失望。但沉澱下來思考,是我們社會的弱勢太多,或是貪婪的太多?

到早夜市「派柑送金」最快樂,雖然每人只派兩粒柑,可說是代議士的祝福,領到的不管什麼族群都有點驚喜;回教黨志工們也很勤勞地在間間商店走動,並送上兩粒年柑和大團拜的訊息。我們接到很多詢問電話,如大團拜吃什麼?是否派紅包?紅包多少錢?

說實在,舉辦大團拜是要帶來歡愉的氣氛,並趁機宣揚華族文化,目的不在飲食;我們把礦泉水、年柑、花生、小餅乾、麵包和《雪州時報》裝入五顏六色的環保袋,工作人員登記每人領取一袋,小孩每人一個一塊一毛的紅包,取意「有出頭」,祝賀他們出人頭地。主辦當局一方面照顧活動的意義,一方面也要照顧議員的有限撥款;因為,議員的撥款都是公眾的納稅錢,使用必須節制。

比較一些國會議員的團拜,設有豐富菜餚,如燒鴨、烤羊和撈生等,我們被一些人譏笑「吝嗇」。有鑒於此,我們更應教育群眾議員撥款是有限的,能夠大魚大肉都是超出預算或找商家報效,並非健康的政治文化。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如果無求,那些商家為何要報效給該議員?如果想改變政治,增添清廉和制度化,但願從你我開始,一起教育社會和從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