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政治的歷史沿革中,階級(Class)之所以不明顯,是因為媒體聚焦在上層的黨團政治活動,像各黨內外黨爭、社團頭頭言論等等,然後全國上下跟著評論,看似上層的政治活動掌控大局。孰不知在面臨大選或補選時,下層政治中一般沒有權位的小市民之取向、感受和判斷決定了選舉局面,因此才有308政治海嘯。
其實,媒體也大量報導小市民切身的民生和地方課題,如社區清潔、安全、營業執照、服務等等,只是大家沒有估計到這些小課題的影響力。
一旦談到政治,大家一夥向上望,觀望哪些政黨領袖說了什麼、哪些民間組織領袖說了什麼,還有這些領袖對政府政策有甚麼反應,聚首開會討論華社甚麼課題。然後,有些年輕人搖頭擺腦說:「政治,很黑暗,少參與為妙!」
華團領袖爭個你死我活,加入、退出都為了要當「老大」,在跟國家領導吃飯、拍照時可以平起平坐,見證「一個馬來西亞」的字畫惠贈,比比「1」的手勢,怎麼說他們不代表華社?
如果華團領袖全然代表華社,他們在第12屆全國大選跟國陣黨魁站在一齊拍照、簽約,還登報宣佈支持國陣,308政治大海嘯怎麼會發生?再看,如果華團的領袖代表華社,為什麼華社一般輿論,從咖啡店到報章,對領袖已多番質疑和不滿了,可是他還是穩坐某華團的主席龍椅?
這樣反向思考,那些說他代表華社的團體領袖,那怕團體名稱是「總」了各行各業各領域的人,也未必能夠代表你和我。
華團領袖具有代表性,是在他們的言論、行動和態度得到華社普遍認同時。過去的董教總在爭取華文教育的道路上,是非分明,行動一致,鼓舞民心,群策群力,自力辦教育;華團組織提《全國華團大選訴求》,從公平合理的角度提民權訴求,得到華社的普遍支持,扮演了華社「意見領袖」的角色。那些「認同不簽署」和怒罵「華團訴求是共產黨」的領袖都被非議和遭人唾棄。
看今朝,華團領袖告示天下他們定期吃飯,宴席上排排坐,除了勸馬華不要鬥,在政、經、文教、國策各方面有何高見?對社會制度和社會現象的不公平、不合理提出什麼建言?又如何引領華社應對經濟不景、稅制、通脹?
在我們還未聽到華團領袖吐出半句話的當下,我見到基層的小市民已經通過一些黨團開發的管道發出心聲,他們參與簽名、籌款運動,要求設立皇家調查委員會調查趙明福懸案,捐助其孩子教育基金,還有聲援蔡添強咬人冤案等等。
至少,基層人民沒有因為「被人代表」而放棄自己的權益,卻在生活中繼續磨練思考力、判斷力和視野。補選也好、閃電大選也罷,隨時來,隨時應考。
1 則留言:
政海狂潮 308,孑孓蝌蚪变龙虾。
有朝烈火慢慢熄,忘却寻常百姓家!
怎一个担心了得?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