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百年華教境遷

南馬名校寬柔將邁入百年,盛傳董事部擬拆除兩座樓房以建高樓,即有50年歷史的敬業樓與樂群樓,以便他日實行「全日制」,提升教育,以迎合未來百年的需求。一些寬中校友費盡心思,在網絡設立群組,把消息傳遍全球各地,很快引起關注。

他們發動了兩場論壇公開討論這課題,其中討論主題有:校園文化經營、歷史建築的保留、教育改革與華教前路,展現校友對母校和華教的關懷和思考。我則受邀到新山分享坤成女中拆除50餘年樓齡、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的經歷,重述坤女在2006-2007年面對坤中董事部毀「危樓」,興建3500萬「大四合院」的轟烈經過,作為寬柔的借鑒,眾多坤女目睹母校面目全非,行同陌路人,心仍慼慼焉。

當年,坤成校友帶領工程師祖基菲爾去鑒定樓房的堅固和穩定後,提出「維修發展建築物,提升教育素質」的觀點;坤中董事會不加回應,董事長丹斯里鐘廷森只誇口將提供100份「危樓」的報告給社會,至今一個字也沒有見到,美麗的四合院就在主流媒體集團「貶義」的「校友情意結」、「自私地要學校變成古跡、博物館」、拯救下降的學生人數等措辭中,硬硬被敲碎了。

恕我直言,這些董事的「教育觀」就是「建樓」;沒有什麼考究和論據。他們的焦點是——拆樓和建樓。坤成四合院與寬柔的敬業、樂群樓一樣,都是校園里最古老的建築,皆只有50年餘歷史;以發展之名拆了,華教永遠不會有古老的歷史建築。

新山寬柔學生成績優越,人數為全馬之冠,並已成功申請古來分校,辦學成果非凡,董事部沒有空間的難題;卻提出辦「全日制」以及照顧許多在校園外的輟學生云云。我聽了感到有點奇怪。寬柔以學生成績錄取學生,基本上實行優越教育,不是技職教育,寬柔要如何錄取輟學生?什麼課程?課程如何銜接?學生出路如何?另外,在中學實施「全日制」的話,教育成本、課程活動、理念等有何考究和計劃?我以為,倘若辦教育,上述課題的研究應該比「拆樓」的研究先提出。

獨中逐間邁入百年之際,董事會領導人在素質上也隨之而變。董事會多企業界老闆、發展商,生意人對華教不公平的政策、教育和社會時事,鮮少發言,滿足於政治撥款狀況。

一些學校把贊助人的門檻從數十零吉,提高到數百零吉,坤成中學自2007年贊助人大會後,更提高到2000令吉,讓社會人士對學校的參與率降低,獨中開始脫離群眾。百年後,華校會否慢慢從社會公產變成某人、某集團的私有財產?華教的歷史使命還在嗎?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华团的风火

最近东西马的华团都有谈不完的课题,东马华团山头主义抬头,继开斋节率团向砂首长贺年后,现在拟要注册七大乡团,一副欲大展拳脚的样子,引发分裂华社的争论;华总会长方天兴以华总中委会作后盾,促七乡团秉持华团“超越政党,不超越政治”的立场,反对砂拉越七大乡团的注册,以维护砂拉越华总的现有地位,也就是一种保护会员团体的措施。

然而,在民主社会享有结社自由,就像几年前吉隆坡中华大会堂的成立,在刘磐石破例穿满装率领华团领导人向前首相马哈迪敬茶之后,尽管受到很多人的批评,隆雪华堂和一些团体也强烈反对,但它还是成立了。虽然隆华堂不被华总接纳为会员,但时而保持一定的联系,隆华堂一样扛着旗子,在国内外当权单位和交流频密的中国穿梭,常有拨款、出国的计划等等,华社奈何?

七大乡团已有了全国的总会,各州、县市也有各自的乡亲会,若组织的目的是为了联系乡亲情谊,的确已经足够。为何还要成立“砂州七大乡团”呢?按方天兴的说辞推论,确像有议程了!

随着东马政治环境的改变,社团的山头主义萌芽,推崇“有奶便是娘”的价值观,按我看来,东马的七大乡团依然会不顾一切地完成注册,以便能名正言顺地得到当权者发给的资源。

看过来西马,刚改朝换代几个月的马六甲中华大会堂又见烽火,竞选失败的一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心态,以技术性问题举报,使组织惨遭社团注册官吊销了社团准证,倘若肯定吊销,组织的产业也即将被充公,对华团影响深远。

更甚的是,在甲华堂会长陈南益还在国会奔走会见李志亮副部长,处理上诉之际,地方上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地筹备成立新甲华堂;可见现今华团日趋恶劣的选举文化和斗争。

另一边厢,安邦客家公会与甲华堂同似天涯沦落人,也因数个月前选举换人了,落选的一方以技术性问题举报社团注册官,同样被吊销了注册,客家公会正在处理上诉。您说说看,这些吊销注册事件,有没有议程?社团注册官的权利很大是《1966年社团法令》赋予的,然而,需不需要如此运用呢?民间结社自由的意义又怎样体现呢?

华团“超越政党,不超越政治”的立场,正因许多人的议程而考验着团体领导人。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華教百年精華


從清末民初
的新式學堂至今,南洋的華文教育越來越多學校開始邁入百年歷史,隨尊孔、坤成、育才之後,即將有寬柔、培風。

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歷經百年風雨,千萬個歲月的錘煉,而今具有百年教育的學校,已桃李滿天下,其治學思想、觀念和價值在社會上「應該」擁有相當的影響力,「應該」具有話語權、前瞻性和帶動性。

我用的「應該」是一種期望和假設,不能說了算!必須由大家來驗證。

在客觀環境方面,我國華教在前一甲子年求存,在壓迫的政治現實中求存;後半世紀求發展,獨中就是在奮鬥過程中,發展出來的產物。

70年代進行獨中復興運動,獲得草根社會的大力支持,出錢出力興建校舍,80年代通過編撰統一課本和舉辦統一考試,遊說國外著名大學給予學術資格鑒定,銜接外國高等教育,為學生開出一條道路;90年代城市化,獨中學生人數節節上升,生源不成問題;2000年起國際化因素促使國外高等教育體制紛紛鬆綁,統考文憑得到外國超過400所大學的承認,享譽世界,畢業生遍佈世界各大城市,唯獨我國政府不承認學術資格。

在上述過程中,政府對華文教育和華教工作者,一貫使用打壓手段;如問話、約見、扣留、查稅等等手段。

回首百年歷史的華教和獨中,何以生存至今?

我認為,(一)華教領導人有堅毅精神、理念和行動力,林連玉、沈慕羽、林晃升、陸庭諭、胡萬鐸等領袖,常向社會吹響號角,傳達華文教育發展的訊息,定立方向;(二)有群策群力的華教三機構,即董事會、家教協會和校友會,共同去策劃學校建設、財務和管理學校;(三)有一呼百應的草根基層,出錢出力出孩子(送孩子到獨中);(四)有受尊重、願意為教育付出而承受較低薪金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有良好的教育理念,一般以五育為重(德、智、體、群、美),以及重視紀律,教出有素質和表現的學生,才具有持續性的競爭力。

近年來,華文教育備受當政者欣賞和肯定,乃因上述人為因素像一條鎖鏈串聯,從點到面,一圈一圈地把華文教育結合在一起,缺一不可。可謂華教的百年精華,應該延續下去。

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寬柔百年論壇之一:校園建設與永續發展 Part 3



我上周受邀出席宽柔百年论坛之一:校园建设与永续发展讲座,现场观众为我们录影。

寬柔人,你們在哪裡?!



宽柔的校友以坤成为借鉴,虽心痛,但如果能够提高校园文化价值的意识,坤成人再难过也值得。

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一點突破露先機


民聯三黨選擇在首相納吉發佈《2012年財政預算案》前兩天,公佈了民聯的《2012年替代財政預算案》,2200億令吉的預算案以「全民共榮」為施政主題,是民聯的一大突破,展露執政的決心和管理經濟的能力與條件,當中更強化民聯向來「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比起那些虛無的影子內閣名單來得實際。

民聯的《替代財政預算案》,由受邀請的國內專才研究修訂,道出人民的心聲和期望,預算減低2011年的6%赤字至4.4%,帶出物價可能將上揚50%的隱憂,不推行消費稅的承諾是一顆定心丸;接受民意,設定最低薪資為1100令吉,以保障勞工市場和公務人員;維持油價,並給予人民汽油津貼、強化扶貧政策、重視職場女性,給予踏足職場的家庭主婦津貼、協助減輕弱勢群體的教育負擔等等。

另一方面,反對黨領袖安華不斷強調不能再津貼給一些壟斷企業,如獨立發電廠、國家稻米公司、德士執照公司,也應重組津貼,重組入口豁免稅,取消一些奢侈品,如名牌皮包的免稅,以轉移「極富之人的財富」給人民。在節源部分,民聯建議減少首相署100億令吉的開銷預算,以改變首相署的超支習慣。

儘管前首相敦馬譏諷《替代財政預算案》,但是,我相信它將如民聯競選綱領的《百日新政橙皮書》那樣,持續發酵,即使國陣來不及抄襲政策,也會一點一點慢慢增加考量,在大選前宣佈一些好東西給人民;《橙皮書》的內容說明,倘若來屆大選民聯執政中央,在新政的首100天內要做的10件事情,其中一些建議,後來都得到國陣的回應,例如:廢除新街場過路費、廢除內安法令、提升教師薪金。換言之,民聯《橙皮書》對國陣的施政有所衝擊並有發酵效應。

雖然政治千變萬化,課題日新月異,都不比一國的經濟問題那麼讓民眾感受到直接關係,因為,經濟就是「衣、食、住、行、醬、醋、茶」的總概念,肯定是人民對一個政權的支持與否之決定因素。

有鑒於此,民聯此策擊中要害,大家拭目以待明日首相所提的《2012年財政預算案》,不妨多做比較。

阻挠 人民诉求的代价

Thursday, 06 October 2011 09:57 李书祯 ●文教/政治工作者

内政部长希山慕丁在国会书面回答士布爹国会议员郭素沁的提问,7月9日全球57个城市一起发动的“净联盟2.0”,要求向最高元首提呈《公平选举与改革备忘录》的和平集会—— “为了确保巴生谷一带的治安,我们总共派出1万1千046名警员驻守和值勤,包括2千600名警员在全国各地警区驻守,以防情况所需,就可被召唤。”

根据早前一些社区居民在网络上投诉,709当天遇劫去警局报案,警察局却关门不办公;更不用说巡警巡逻住宅区了。原来,警察都调到巴生谷驻扎去了,那么“真空”的社区治安怎么办?

根据内长资料,单是在巴生谷一带驻守的警员,就有8千446人。然而,各大主流报章报道出席集会的人数却只有区区5千人。显然有颇大的评估失误,是警方失误?或是媒体的估算出问题?

他又说:“警队被迫做好万全准备,而这需要添置额外配备、饮食、住宿及其他物流需要,总花费是201万8千550令吉06仙。”
这一笔国家支付的开销,其实只为了应付一场短短2个小时,原本就订在默迪卡体育场的和平聚会。如果用每月 300零吉计算,可以发给6万7千285个等待救济的贫穷家庭。

可见,一个马来西亚的经济转型计划,出现成本效益和估算的问题;还没有把人民承担了的社会成本,例如:塞车的汽油消耗、封路导致生意下跌、许多约会迟到或取消等损失,不用详算都知道政府已经在做亏本生意了。

我不是说政府“亏不起”,钱花了,要是可以阻挠人民继续提出诉求,别制造太多麻烦,“亏了,也就算了”!然而,现实情况是,钱花了,还换来警察不顾公众利益,水泡射入同善医院的国际新闻,警察暴力打伤集会的小市民,还有人在那场集会中去世了,有损马来西亚和领导人的国际形象。
其实,要稳住江山不难,善解民意,顺从民意即可。又有训言:民意不可挡。“净联盟2.0”提出的8点要求,即 1. 清理选民册;2. 改革邮递投票;3. 使用不褪色墨汁;4.竞选期最少21天;5.自由及公平的媒体使用权;6.巩固公共机构;7. 杜绝贪污;8. 停止肮脏政治手段;符合一个民主公正的社会要求,硬硬用镇压手段对付民意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君不见,英女皇依丽莎白二世在接见首相纳吉夫妇到访时,一身黄裙小花接待,暗喻明显,世人见之皆开怀,会心一笑。而今,国会朝野通过成立“特委会”来修订选举改革事宜,就是迈向公正的里程,政府应痛定思痛,诚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