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林苑百合> 跨越族群,知難而進

隆雪華堂董事剛聚集青年團、婦女組和秘書處舉辦腦力激盪營,針對華團和國內政治探討了一番。即使隆雪華堂已換了領導,然而大家對隆雪華堂努力的方向共識仍然是「跨越族群,邁向公民社會」。

多元族群和文化在一起已過一個世紀,各族生活在一起,求學、工作、坐輕快鐵也在一起,看似融洽和諧,暗地里卻仍存在許多不瞭解和排斥。尤以在513紀念日,有人伺機在登嘉樓搞大集會,讓種族主義政治復興的當兒;也有一批網友在網絡鼓吹一個名為「我們討厭馬來仔」的網頁,讓人看了難過。此時,隆雪華堂組織方向的定位顯得特別重要而前瞻。

華社自烈火莫熄運動崛起後,意識到跨越族群藩籬的迫切和重要,有人開始寫馬來文評論、大專生更積極參與馬來社區;隆雪華堂青年團和民權委員會也當火車頭,主動出擊參與非政府組織的會議和活動,加強彼此的認識和瞭解,並曾聯合舉辦反對內安法、設立皇家警察調查委員會講座,反對數理英化交流會,詩歌朗誦文藝晚會、公民社會獎等,至今12年了,成果仍未如人意。

回顧2002年,前首相馬哈迪要實行英化數理,在語文出版局非巫裔秘書長吳恆燦的穿針引線下,隆雪華堂文教委員會首次成功召集了各族作家詩人約30人交流,並在會上贊同次日要求朝野議員辯論展延該措施。

當時,出席單位都簽署了,只有董教總代表遲疑,以秘書處成員無權決定為由,沒有參與。作為召集人,我當時深刻感受到馬來作家詩人對我們的倡議有心理上隔閡,在他們的眼中,華團可能也是種族和沙文主義者。不過,經過謝愛萍博士的解說,他們最終接受了。

鑒於物與類聚的道理,族群間的心理和文化隔閡本就自然存在,加上政策性的不公平對待,鴻溝越來越大。突破種族藩籬,雖是心理層次的問題,不能以意識和理念來達成;許多人不願起步,因為語言障礙;也有人認為年輕人的可塑性高,讓他們去扮演角色;有些人在文化上不習慣其他族群等等,很多原因和藉口,妨礙了實踐。

喜歡與否,我們必然生活在這多元的社會,而且華裔人口越來越少;跨越族群不能停留在意識或口號,去實踐是迫切而艱難的。

有鑒於此,華社華團更要加一把勁,組織化地讓會員團體有機會在公民社會議題上接觸友族團體,例如:治安與肅貪、施政、社區建設、媒體資訊等課題,溝通彼此的觀念和想法,減少誤解,尋找共識或慢慢建立共識。畢竟,以團體的組織動力去克服技術上的困難比較容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