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7日 星期五

<林苑百合> 閃過就留下痕跡



上週日,約30位面子書使用者,準中午12時從四面八方「閃」出來,坐在吉隆坡城中陽光廣場噴水池前倒讀舊報紙10分鐘,抗議政治干預媒體。在場者包括近日於烏雪補選期間辭職的ntv7清談時事節目的製作人黃義忠,和話說會影響詩巫補選慘遭停播的TV2《前線視窗》之巴貢水壩系列製作人周澤南,以及政治學者黃進發。

快閃族,閃過便讓人留意到世界新聞自由日的一則新聞——馬來西亞在國際196個國家的排名中竟然節節敗退,位居142。這數據比 98的中位數還要超出44位,不達50%,可謂不及格。對於一個標榜民主,具備選舉和議會制度超過半世紀的發展中國家而言,實在說不過去,必須檢討。

民主與自由是孿生姐妹,享有民主機制而不自由,空有形式,是假民主。在司法、立法和行政以外的第四權——媒體不獲言論自由,KPI不及格不能怪罪人民的素質不夠高、沒進步、競爭力弱等等。

因為,負最大責任的政府並沒有提供媒體資訊自由的權力,反而諸多鉗制,甚至以政治干預媒體和時事節目等運作。這不但有損人民的「知情權」,同時,也讓有識之士深感「白色恐怖」的色彩。

在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新世紀,我國天然資源已逐漸減少,優勢隨之而減的當兒,我們的主客觀環境不進反退,勞力素質又平平,將更遠離核心而趨向邊陲。我們要坐以待斃還是要徹底進行改革呢?

儘管中央的國陣政府還沒有表達立場,民聯的雪州州務大臣卡立卻重申要在雪州開放推動自由資訊法案,而檳城州政府也參照英國的海德公園,在檳島推介我國第一個言論廣場,讓人民發表意見。從言論空間和透明度的角度看,民聯州屬正設法突破鉗制,推動民主化、自由化和透明化,進而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不在權力機構內的凡夫小民,到底能夠做什麼?快閃族倒讀舊報紙10分鐘,是一個在網絡上發起的活動,旨在喚醒社會的注意和執政者的良知。雖然沒有千軍萬馬、沒有在野黨領袖、沒有非政府組織代表,也足以帶出信息和民意,給大眾留下了一個印象。

政治部卻如驚弓之鳥,部署了幾張茶座的人馬,還要求陽光廣場保安驅趕人群,禁止參加者分派說明書。這不但趕不上社會和時代的要求,還開了倒車,令人感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