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台灣、港澳以外,馬來西亞社會在諸多不公平政策下,能夠擁有完整的華文教育體系,正因華裔先輩多有飲水思源,把根留住的思想,各階層人士都熱心文化教育,當然關鍵也在華社有魄力、膽色、學識和毅力的領導如林連玉、沈慕羽、陸庭諭,也有傾家蕩產為文化教育的商人陳嘉庚、不懼面對礦場被干擾而堅持展開全國華文獨中統一考試的林晃升、獨中復興運動時期的山城火車頭胡萬鐸,風聲鶴戾茅草行動時期站穩立場的張景良等。
在華人社會發展方面,從聚焦族群議題轉型跨越到公民社會議題,我認為已故丹斯里顏清文被譽為公民社會的推手再恰當不過了。關鍵正當國家政治風起雲湧的98 年,他擊敗保守勢力,上任位居全國中心的雪華堂會長,他掌握時機和議題,開拓了華社邁向公民社會的道路,開闊了華社族群利益的局限。
丹斯裡顏清文擔任隆雪華堂會長期間,我擔任雪華青團長,感受到他對雪華青的期望和愛戴。
在吉隆坡舊飛機場路義山搬遷、千人義山行、白小、反對收購南洋報業集團、反對內安法令運動、聲援東帝汶、認同烈火莫熄運動能夠改變國家命運,在公共議題方面邀請反對黨領袖一起發聲,他是第一個邀請朝野領袖出席堂慶的會長,包括公正黨和回教黨的馬來領袖如:旺阿芝莎、賽胡申阿里、馬伕茲等,打破華團領袖在友族同胞的刻板印象。
在吉隆坡舊飛機場路義山搬遷的課題上,我看到丹斯里接受眾意轉變態度的過程,因為他不虛偽地掩飾他的立場,一旦認定了就是自己要落實的事,馬上在董事會成立「保存和美化義山小組」,並要求會眾落實美化;千人義山行就是雪華青在美化這個骨節眼上產生的活動,讓群眾打破禁忌敢走到義山,給義山管理委員會力量。
在白小運動中初期,村民苦於見不到教育部長,丹斯里在幕後安排白小董事會和家協、保校委員與當時的副教育部長韓春錦見面釐清一些狀況,並要求重開校門,雖沒有結果,但他盡力而為;而後還有一次見拿督童玉錦,拒絕他獻議十五碑一間華小搬遷到白小原校。當我戰戰競競要求董事會設立白小告示牌時,沒料到會一致通過,丹斯里就順大家的意,表現雪華堂的「集體領導」方式。
在華團民主化部分,丹斯里在廢除永久董事課題上堅持到底,不惜與李善圖打官司,直到課題完成目標為止。然而,在他競選華總會長落敗那一天,我們一行人離開會場到一酒店停歇,他失望地感慨華團被政黨勢力入侵,有損華團作為公民團體和意見領袖的獨立性,從此,專注發揮雪華堂的舞台,做好雪華堂一樣對社會帶來影響力,甚至到全國的範圍。
我們見到丹斯里顏清文在立百病毒時期領頭協助豬農和家屬,反對政黨收購和壟斷媒體,提呈備忘錄,支持網絡媒體的設立等都是影響全國情勢的舉措。而今斯人已矣,他的關心社稷,熱愛民族的儒商精神能夠感召多少年輕人?他開明、利落的做事風範和遠見有多少華團領導追得上?他在華團樹立了領袖的典範——公民社會的推手。
自2008年写布落格,目的是要鼓吹公民社会,与大众分享生活中的观点,希望能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至2012年为一个段落。 2013年马来西亚全国第13届大选已过,疲惫的心也慢慢调理,过去的已经过去,我又可以从新出发了!:D 这一次,我已进入不惑之年,我们什么都谈谈吧! Saya memiliki blog ini sejak tahun 2008, tulis pandanganku atas isu Masyarakat Civil hingga tahun 2012. Kini PRU13 dah lepas, PERMULAAN Baru lagi untuk hidup saya. Biarlah kita bincang dari berbagai segi dan pandangan. Teruskan Kehidupan, Teruskan Perjuangan Rakyat, Terus membawa nilai Keadilan, Demokrasi, Berbagai dan Berbilang, Bermoral Insan dan Berkualiti.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林明山登高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天災難防,人禍應斷
前隆雪華堂會長丹斯里顏清文突然離世,痛失伯樂,傷心還沒完,日本即發生規模9的強烈地震,海嘯緊接衝向海岸、田地、住宅,吞噬了仙台,舟車房屋猶如玩具般隨海浪沖游;核能廠機械組故障導致接二連三的爆炸、核外瀉……。
有些國家紛紛以專機撤僑,全球的眼睛緊盯著核輻射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傷害和影響;霎時,我對努力奮鬥地服務社群感到挫折,感慨人類建設和發展社會的努力,毀於旦夕的災害,而最重要的人類性命難抵大自然的咆哮、疾病的侵襲,何其脆弱!
世人通過網絡之便,目睹日本當局和國民臨危不亂地展開救災和搶救行動,人民排隊領取救濟品、接受輻射掃瞄,紀律和效率極高;另一邊腦袋,馬上浮現我國人民領取援助金和輔助品的群踴喧嘩場面,工作人員往往被包圍得喘不過氣。不得不承認懸殊差異的國民素質當兒,國民的安全是否有保障,政府卻仍未宣佈建核電廠的最終決定。
網絡上的反對聲浪頓時一波接一波,幾乎都在質疑我國的建設和監控技術,以及政府部門的安全保證。因為我國太多歷史案例讓國民失去信心,譬如:登嘉樓州新建體育場倒塌,新裝修的國會、吉隆坡高庭修修補補依然漏水,教室、醫院的天花板會墜落,街燈的電纜被偷竊等,反映了公共建設的粗糙,和管理素質的拙劣。
在危機處理方面,從我國在處理立百病毒(日本腦炎)事件的不透明,H1N1流感的怠慢,到公共工程部修理街燈的龜速行動記錄看來,很難讓人敢相信萬一馬來西亞的核電廠核外洩,當局能在第一時間搶救。這都不是無的放矢,切切都是歷歷在目,時常發生的事。
香港民權份子歐美寶表示,一些在日本社運份子回首過去數十載的「反核運動」,曾反覆要求當局停止建核電廠,以免輻射,照顧國民安全;目前他們雖然在地震和海嘯後報平安,但仍處於非常憤怒的狀態。因為,他們的預言,已成為改變不了的事實和傷害了。
正當一些進步國家如瑞士,已及時剎車,宣佈停建核電廠,馬來西亞若步上日本後塵,以我國應對危機的能力看來,興建核電廠的同時,國民的安全是否有保障?
有些國家紛紛以專機撤僑,全球的眼睛緊盯著核輻射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傷害和影響;霎時,我對努力奮鬥地服務社群感到挫折,感慨人類建設和發展社會的努力,毀於旦夕的災害,而最重要的人類性命難抵大自然的咆哮、疾病的侵襲,何其脆弱!
世人通過網絡之便,目睹日本當局和國民臨危不亂地展開救災和搶救行動,人民排隊領取救濟品、接受輻射掃瞄,紀律和效率極高;另一邊腦袋,馬上浮現我國人民領取援助金和輔助品的群踴喧嘩場面,工作人員往往被包圍得喘不過氣。不得不承認懸殊差異的國民素質當兒,國民的安全是否有保障,政府卻仍未宣佈建核電廠的最終決定。
網絡上的反對聲浪頓時一波接一波,幾乎都在質疑我國的建設和監控技術,以及政府部門的安全保證。因為我國太多歷史案例讓國民失去信心,譬如:登嘉樓州新建體育場倒塌,新裝修的國會、吉隆坡高庭修修補補依然漏水,教室、醫院的天花板會墜落,街燈的電纜被偷竊等,反映了公共建設的粗糙,和管理素質的拙劣。
在危機處理方面,從我國在處理立百病毒(日本腦炎)事件的不透明,H1N1流感的怠慢,到公共工程部修理街燈的龜速行動記錄看來,很難讓人敢相信萬一馬來西亞的核電廠核外洩,當局能在第一時間搶救。這都不是無的放矢,切切都是歷歷在目,時常發生的事。
香港民權份子歐美寶表示,一些在日本社運份子回首過去數十載的「反核運動」,曾反覆要求當局停止建核電廠,以免輻射,照顧國民安全;目前他們雖然在地震和海嘯後報平安,但仍處於非常憤怒的狀態。因為,他們的預言,已成為改變不了的事實和傷害了。
正當一些進步國家如瑞士,已及時剎車,宣佈停建核電廠,馬來西亞若步上日本後塵,以我國應對危機的能力看來,興建核電廠的同時,國民的安全是否有保障?
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
新春活動的沉澱
新春,我所領導安邦再也第17區居委會與所屬州議會千百家州議員伊斯甘達辦事處聯合舉辦農曆新年系列活動,包括到早夜市「派柑送金」、在社區舉辦扶貧敬老活動,最後以2,000人出席的「班丹千百家新春大團拜」成功圓滿落幕。
活動旨在於讓社區多些歡愉氣氛,互送祝福,讓社會多關注弱勢群體,讓他們過一個溫馨佳節;當然對於政治人物而言,就是乘機接觸民眾,表達其親民作風和關心民瘼。
我們發現有些賀年布條消失了,有的被破壞;也許班丹區國會議員翁詩傑曾放話說班丹不再是國陣安全區,儘管馬華沒有任何宣佈,巫統班丹區部卻向首相建議換人,可見有人正蠢蠢欲動,難怪民聯的賀年布條會不見!
撫貧敬老顧名思義就是幫助貧民或老年人,我們準備了200份50令吉紅包,登記過程中卻見外地老人乘德士來領紅包,也有事先沒登記的人因排隊先後而你推我擠地欲打起來,工作人員趕緊增加臨場報名者每人10令吉,避免讓樂齡人士失望。但沉澱下來思考,是我們社會的弱勢太多,或是貪婪的太多?
到早夜市「派柑送金」最快樂,雖然每人只派兩粒柑,可說是代議士的祝福,領到的不管什麼族群都有點驚喜;回教黨志工們也很勤勞地在間間商店走動,並送上兩粒年柑和大團拜的訊息。我們接到很多詢問電話,如大團拜吃什麼?是否派紅包?紅包多少錢?
說實在,舉辦大團拜是要帶來歡愉的氣氛,並趁機宣揚華族文化,目的不在飲食;我們把礦泉水、年柑、花生、小餅乾、麵包和《雪州時報》裝入五顏六色的環保袋,工作人員登記每人領取一袋,小孩每人一個一塊一毛的紅包,取意「有出頭」,祝賀他們出人頭地。主辦當局一方面照顧活動的意義,一方面也要照顧議員的有限撥款;因為,議員的撥款都是公眾的納稅錢,使用必須節制。
比較一些國會議員的團拜,設有豐富菜餚,如燒鴨、烤羊和撈生等,我們被一些人譏笑「吝嗇」。有鑒於此,我們更應教育群眾議員撥款是有限的,能夠大魚大肉都是超出預算或找商家報效,並非健康的政治文化。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如果無求,那些商家為何要報效給該議員?如果想改變政治,增添清廉和制度化,但願從你我開始,一起教育社會和從政者。
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坤成校友會加油
近年來華團訴訟案越來越多,多數涉及產業紛爭、選舉和會員問題,屬於民事訴訟,但不涉及盈利,因為華團是公共事務,有信託/誠信的成分,卻沒有營利項目。
坤成校友會入稟高庭,起訴坤中董事會剝奪校友會在董事會的權益和地位一案被駁回,口頭判決是根據坤中章程第六條——凡具有第四條(甲)(乙)兩項資格之一,其年齡達21歲或以上者,有權選舉及被選舉為董事,由贊助人大會產生之,但學校董事不得兼任校長和教職員,教職員也不得被選舉為董事。
根據這條文,校友會不是21歲的人,因此參選、中選的是那位代表,而不是校友會,旁聽的校友大多對判決感到遺憾。校友會即刻決定上訴。其實,更深一層的意義是,該判決不符合現有華團實際操作的情況。
維持社會秩序的除了法規外,還有一種約定成俗的即存方式。坤中案中,法官完全不考慮20年來,校友會和董事會關係中約定成俗的部分,既校友會委派代表出席贊助人大會和參選;倘若該名代表中途不能繼續,校友會理事會則更換另一代表前往董事部,皆是有例可循的。
況且,法官也不強調坤中章程第四條——本校贊助人依照本章程規定下列之人員組成之:(甲)一次過捐助五千元以上或對本校有特殊功績經董事會議通過者,得為永遠贊助人;(乙)凡捐助當年五百元者為當年贊助人。
坤成校友會在1979年已經是坤成女中的永遠贊助人,但校友會所派出的代表周秀芳在接任的2002年,和坤中事發的2006年,既不是永遠贊助人,也不是當年贊助人,她個人怎可參選?中選的怎不是坤成校友會?
章程第五條則說明,董事會組成名額為42人,勻義務職。由贊助人大會選舉之,由董事會互選各職位。有鑒於此,當周秀芳作為校友會代表向校友會呈辭後,校友會馬上遴選新代表遞補,正是華團普遍的操作方式,不需要等董事另外核准校友會的代表。
據我在華團20年來的經驗,絕大部分華團都如此運作;沒一個團體會跋扈到說,組織代表中選後,組織就對該代表失去了任命的權力,並且把團體自身的權益渡讓了給那位代表。
此案判決如果正確,意味現有許多團體的操作出了錯,大家要正視這起事件。這項判決若不符合常理,懇請大家在上訴時給坤成校友會加油鼓勵。
坤成校友會入稟高庭,起訴坤中董事會剝奪校友會在董事會的權益和地位一案被駁回,口頭判決是根據坤中章程第六條——凡具有第四條(甲)(乙)兩項資格之一,其年齡達21歲或以上者,有權選舉及被選舉為董事,由贊助人大會產生之,但學校董事不得兼任校長和教職員,教職員也不得被選舉為董事。
根據這條文,校友會不是21歲的人,因此參選、中選的是那位代表,而不是校友會,旁聽的校友大多對判決感到遺憾。校友會即刻決定上訴。其實,更深一層的意義是,該判決不符合現有華團實際操作的情況。
維持社會秩序的除了法規外,還有一種約定成俗的即存方式。坤中案中,法官完全不考慮20年來,校友會和董事會關係中約定成俗的部分,既校友會委派代表出席贊助人大會和參選;倘若該名代表中途不能繼續,校友會理事會則更換另一代表前往董事部,皆是有例可循的。
況且,法官也不強調坤中章程第四條——本校贊助人依照本章程規定下列之人員組成之:(甲)一次過捐助五千元以上或對本校有特殊功績經董事會議通過者,得為永遠贊助人;(乙)凡捐助當年五百元者為當年贊助人。
坤成校友會在1979年已經是坤成女中的永遠贊助人,但校友會所派出的代表周秀芳在接任的2002年,和坤中事發的2006年,既不是永遠贊助人,也不是當年贊助人,她個人怎可參選?中選的怎不是坤成校友會?
章程第五條則說明,董事會組成名額為42人,勻義務職。由贊助人大會選舉之,由董事會互選各職位。有鑒於此,當周秀芳作為校友會代表向校友會呈辭後,校友會馬上遴選新代表遞補,正是華團普遍的操作方式,不需要等董事另外核准校友會的代表。
據我在華團20年來的經驗,絕大部分華團都如此運作;沒一個團體會跋扈到說,組織代表中選後,組織就對該代表失去了任命的權力,並且把團體自身的權益渡讓了給那位代表。
此案判決如果正確,意味現有許多團體的操作出了錯,大家要正視這起事件。這項判決若不符合常理,懇請大家在上訴時給坤成校友會加油鼓勵。
2011年1月21日 星期五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