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30日 星期五

《林苑百合》教師參政並非大新聞

報章大大的標題《10萬教職員可參政》,內文透露擁有大學資格的DG41至DG48級的教職員,在教育部秘書長的批准下可以參加政黨並出任黨職。這則新聞對於我這個在台灣念國民黨黨校──政治大學的學生而言,真是莫名其妙!

政治本來就影響著每一個人。於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他本身的政治立場,有權利加入任何的政黨,甚至參與政黨的組織工作或活動,參選擔任政黨的職位甚至成為公職候選人。這本來就是一個國民應有的權利。

為何直到現在,DG41至DG48級別的教職員才可參政,而且還要由教育部秘書長來批准?級別沒這麼高的「支援組」公務員,不是理論上一直都能參政嗎?(當然依據規定也須獲得秘書長允許)。那秘書長將根據什麼指標來批准呢?加入國陣成員黨就批准嗎?其他領域的公務員又如何呢?

巫統的政治本來就從小學教師、宗教司開始;很多小學校長、幼兒園院長都是馬華的黨員,甚至某個地方支部的幹部。這本來就是我們的普世人權,獨立初期也不曾禁止。國陣不是在倒退嗎?況且,政治本來也只不過是生活而已。

古時科舉制度下的狀元和秀才,為官就是從政;以豐富的智能去治理國家社稷,理所當然。教師亦當如此。由此可見,馬來西亞所實施的民主憲政,其實從來就不民主,也不開放;國陣弱了,某些時候表現得更專橫,唯恐失去更多,所謂的民主空間,至多是選擇性民主罷了。

選擇性,意即有分別,容易被控制。我國已有太多太多的法令條規,限制了校園民主,教育人才的發展和培養,大專生不能獨立思考,教師也很難發揮角色和影響力了。有鑒於此,這並非進步,而是彌補從前的失誤,根本就不算新聞。

2010年7月24日 星期六

原谅父亲



凌晨5点半,即使再疲倦也要起床完成任务————送父亲去参加同学郊游活动。他们都是年过七旬的老翁了。

父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带给我太多的煎熬和压力,甚至很负面的印象和情绪;在面对困难时,尤其感到无助和不幸。如今回首,也因此,父亲的失责,让妈妈和我把家里的担子扛起,磨练成今天的独立性格,凡事自行解决。

我有一点惊讶,当妈妈要求我载送父亲时,我一口就答应了,心里没有不悦;当天,还觉得能够为他老人家做一点事,很开心。我知道,我已经放过自己,原谅他了!

父亲的视力和听力都不好了,他在车上告诉我乌雪补选他去了战场一趟,遇到了谁?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像小学生一样地向我报告。。。还有,政治部人员近来上门调查他们以前内安令扣留犯,看看还有多少人?住在哪里?他说,还有多少?名单也只不过近10人罢了,还查什么?

即将到达目的地时,他还叮咛我说:不要相信政府废除UPSR 和 PMR 是好事;一定是对华小不利的!他好像还会很多话想说,我没有打岔,只维持一贯的笑容,淡淡地告诉他————我的想法跟你不一样。

父亲下车后,我突然感到自己蛮幸福的,长这么大了,还有父亲。

庆幸悟道早,放下了生活的怨气,还来得及体会拥有父亲和母亲的快乐。如果有一天,我去了极乐世界,也算是尽了与父母的善缘。

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雪州风情画展 23/7-25/7/10



开幕礼在24/7/10 (星期六) 上午11 点 地点:隆雪华堂

欢迎光临

隆雪华堂文教委员会,马来西亚美术家协会联办 共邀

<林苑百合> 愛心要照耀到暗處

楊偉光,一個22歲的大馬青少年,19歲時因誤入歧途,攜帶毒品入境新加坡被判死刑,並於2009年12月4日問吊前夕,取得法庭批准暫緩執行並上訴,如今上訴失敗準備向納丹總統請求特赦。

隆雪華堂民權委員會派出副主任饒兆穎律師挑大樑,與其新加坡律師一起合作處理此案;同時,聯合社運人士組織「楊偉光後援會」,發動民間簽名運動、向我國國會爭取支持和援助、也得到外交部認可施以援手。楊偉光當年無知,新加坡抓到的是被誤導、利用的小魚而非幕後黑手,況且楊偉光在審訊過程中沒有得到合理的法律援助,錯過了上訴機會等等。

新聞曝光後,後援會接到很多社會人士的電話,要求該會協力為這個年輕人爭取重生的機會,也有人為律師們加油、打氣;他們認為要給年輕人改過機會,況且他已一心向佛、省悟,並且孝順。這是社會對一位已經洗心革面的死囚所提供的人道援助。

從這事件延伸,我們更應重視華裔單親家庭、青少年輟學率和社會安全網的問題。楊偉光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我國還有很多很小輟學踏入社會大染缸的青少年,一不小心便遭人利用,誤入歧途而斷送美好前程。

我非種族性觀點,但華裔單親家庭常常被社會福利或相關部門的援助計劃所忽略。因繁瑣程序中的主客觀因素而得不到援助的無助婦女,攜老帶少地面對困苦的生活;他們孩子往往缺乏照顧。

我國青少年的輟學率約25%,超過40%是華裔,他們離開校園後去了哪?會不會成為未婚媽媽和爸爸?有沒有誤入歧途?政策和制度對這一群人做了什麼工作?有沒有相關部門追蹤政策成效?

政治人物可能很直接反應說我國有技職教育,他們可去學手藝。然而,事實上技職教育也需要馬來文科及格,並用馬來文教學,解決不了華裔青少年輟學的問題。

最後是社會安全網的問題,網咖、娛樂、風月場所的管制,即使有條例也沒有一個商人願意少了一個顧客,嚴厲執行18歲或學生不能進入的限制;有些網咖甚至出租衣服給學生把校服換掉!商家缺乏商業道德操守,不完全是執法單位的問題。

民間社會組織也經常因為優越感而只看到精英,而忽略社會底層的問題,為不健康和不安定的社會文化埋下了定時炸彈,這些孩子未來的孩子也可能複製著他們父母的人生,不斷地巡迴。

声援杨伟光,请到这里连署 http://www.petitiononline.com/SaveVK/petition.html 谢谢!感恩!

2010年7月15日 星期四

《春雷动地》史诗歌舞剧


(坐者左起)谢锦有、翁清玉、谢春荣、杜乾焕、莫泰熙、姚丽芳。(站者左起)林福南、李书祯、李亚敖、周金亮、傅承得。

隆雪华堂与林连玉基金会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于今年12月18日在隆雪华堂大礼堂举办《春雷动地》史诗歌舞剧。联合工委会主席暨隆雪华堂副会长谢春荣律师指出,举办该项史诗歌舞剧是为了向早期的先辈致敬,回溯波澜壮阔、如史诗一般的年代;另外也借助此项演出,为华总20年行动方略以及林连玉基金筹募活动经费。

谢春荣律师表示,自我国独立后至80年代,是国家与华社风起云涌的时代,带着恐慌的心理,一些理想消逝;怀抱改革的热诚,一些期盼升起,在迷惑与纷乱中,许多人为了信念与家国未来,付出惨痛的代价,是这些人,为如今的我们拨开云雾,是这些人,为下一代传下建设与争取的勇气和责任,是这些人,以血以泪丶以自由以生命,指点了前路丶点燃了希望丶奠定了典范。举办《春雷动地》向他们致谢与致敬!同时激发年轻一代,延续前辈的用心和热诚,为我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春雷动地》史诗歌舞剧工委会节目负责人之一的傅承得表示,“《春雷动地》是一项综合演出,以歌、舞、诗为主。歌舞剧共有四幕,前后外加序曲和尾声,我们通过事件切入丶歌曲贯穿丶舞蹈扩张,带给国人对这一段历史情感一个重新的认知。我们用音乐,让观众因为旋律的起承转合而把剧情的细节深刻记录;我们用舞蹈,通过肢体语言加剧情感的起伏进而身感其重丶其痛丶其喜丶其乐。”

另外,工委会也在为《春雷动地》招考演员,日期定在8月10日和11日,面试地点是在隆雪华堂。凡是马来西亚公民,男女老少均可。招考的项目主要是让面试者试舞和试演等。欲知详情或有意来应考者,可以联络彦杉,电话:012-3030508,电邮:tuna605@gmail.com。

出席新闻发布会者的包括《春雷动地》工委会主席暨隆雪华堂副会长谢春荣律师、林连玉基金主席杜乾焕博士、隆雪华堂署理会长翁清玉、工委会副主席莫泰熙、总务谢锦有、副总务李书祯、节目傅承得、周金亮、李亚遨、宣传姚丽芳、征求林福南。

《春雷动地》史诗歌舞剧工委会
大会主席:陈友信、杜乾焕博士
主 席:谢春荣
副 主 席:莫泰熙
总 务:谢锦有
副 总 务:郑淑娟、李书祯
财 政:郑金德
宣 传:姚丽芳、曾玉芬、朱绍瑛
票 务:戴炳煌、黄荣庆、姚丽芳
节 目:傅承得、李亚遨、林彦杉
征求主任:陈康益
征求委员:丹斯里古润金、翁清玉、林秋雅、杨有为、林福南。

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

<林苑百合> 存廢之間

副首相暨教長慕尤丁突然表示正考慮廢除UPSR和PMR考試,並說要在兩個月內收集意見作決定。據報載,廢除理由是:一,目前師生只專注應試技巧,廢除後可提高創意、互動、課外活動及體育。二,節省考試管理費用,減輕教師日常負擔;三,減少家長購買參考書及補習開銷。

決策者態度可以慎重一些嗎?教育學者專家、家長和學生的意見是什麼?我看不到改變的理由,在教育原理、學習理論、兒童心理學方面對考試的論述;卻看到在替代方案出現前,就有些團體或個人急忙表態贊成或是反對了。

9月份大概就是作出宣佈的時候了,重複著過去的模式,孩子們即將成為新教育政策下的白老鼠!

希望大家的討論可以回到教育的學習目標,學生為主體的角度來討論,如何制定一套對學生進行客觀評估的方法,而非從成本、管理和費用方面來考慮。我國在教育發展方面的年開銷比例,遠遠低於硬體的公共建設和發展,僅有不到總開支的20%,根本不重視國家人才的培育。

考試是評鑒學術知識的一種標準化方式。目前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和家長的期望都集中在考試成績方面;我們甚少關注孩子快樂學習嗎?有好奇心,願意追根究底嗎?真正學到了什麼?兒童從校園生活中體驗到群體生活嗎?懂得合作、溝通和交際嗎?有機會學習領導與被領導嗎?對自己有沒有信心?這都不是考試範圍。

層層的考試制度挫敗了我們的孩子,他們在語文能力趨弱的情況下,聽不懂講課而失去興趣,輟學當修車學徒、賣DVD或捧餐,但卻就是進不了技職學院,因為馬來文通常沒有優等。儘管國家提供11年的義務教育,青少年的輟學率仍居高不下。

各位社會賢達、長官們,能不能去除政治的考慮,更徹底地討論教育問題,回到社會人才的培養方面來思考,激起更多的討論,提出多元化、人性化的評鑒方式,把孩子們從僵化的制度中釋放出來。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林苑百合> 風雨中成長的公正黨

鷹寶寶要長大成為老鷹,須經過「脫喙和換爪之痛」。公正黨正如一隻走在這路上的老鷹,屢敗屢戰,從被國人認為領袖會返回巫統的蚊子黨起家,輸剩一個議席;在烈火莫熄年代,領袖鎯鐺入獄,風雨不斷仍奮力向前,算是一個自強不息,可塑性高的新興政黨。

公正黨不斷面對巫統惡鬥,又出現幾隻政治青蛙,造成了霹靂變天。但這也催生了新的「候選人遴選機制」;民眾也認同是該黨的清血過程。為了革新,公正黨啟動「一人一票」,2010年黨選,全體黨員將直選黨主席、中央理事和區部主席,這在我國乃首創先河。

雪州資源豐富,一直以來都盛傳黨內人事的矛盾衝突,來自於權力和資源的控制。評論人也指國會議員干預州行政,黨政不分,甚至趁黨主席旺阿茲莎夫婦出國期間,以調動政治秘書一職等為由,對大臣卡立「逼宮」。

看似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鬥爭,隨卡立宣佈辭去雪州黨主席一職,由阿茲敏接任而化解。這也意味著公正黨在我國首度落實「黨政分離」。能否帶動其他政黨的變革?其可能性肯定存在。

卡立在行政作業上,的確面對諸多黨魁的訴求而陷入兩難。而今,他不需再搞黨組織,專心雪州行政、制度的改造和官僚體系的管理,提升決策素質,服務效率與行政管理,為雪州謀求更好的政績,值得肯定。

公正黨作為一個多元政黨,必須海納百川,清濁混雜是可想而知。公正黨之所以成長,因為領導層有冒險精神而聽取民意;安華在2008年推動「人民為主」(Ketuanan Rakyat)取代「馬來人為主」(Ketuanan Melayu)的思維模式,並在雪州落實全民一視同仁的福利政策,就是一個例子。

土著權威組織(Perkasa)和前首相馬哈迪的論述,就是衝著「人民為主」而來;所幸當今民智漸開,超過15%馬來人認同公正黨理念。但是,公正黨和國人不能流失掉改革的契機,我們必須同心協力爭取其他鄉村居民、中下階層人士或公務員的認同。

只要能夠改變「馬來人為主」的思維模式,種族政治自然破滅,歧視文化才得到改善,大馬才可能進步和發展。這是條漫長而佈滿風雨的道路,然而,我堅信公正黨將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