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人回教徒協會副主席鄭全行,今年數度語出驚人地「捍衛回教徒」或「馬來人」,反對趙明福遺腹子的合法身份、評華小制度,現在又說回教徒墓地和節日慶典被非回教徒「淹沒」。
鄭全行全然從種族和宗教觀點出發,在傳統馬來政治的思想脈絡下,煽風點火的作用是肯定的,重點在我們如何解讀他的行徑。他為什麼在這個時候這樣做?鄭全行除了擔任社團職位,也是宗教司,有鑒於此,我比較願意從動機論去探索他的發言。
他的談話不一定代表回教徒或華裔回教徒群體。如果不探究原因,華社這頭譴責、那頭批判,大家很容易變成了他的超級推銷員,讓他趁勢快速竄紅。
Google搜索有一條顯示,回教黨支持者俱樂部主席符芳僑指出,「鄭全行的言行是為了博取馬來社會接納。身份失落的鄭全行博士,……走不進馬來社會,導致身份失落,其實不僅是鄭全行問題,也是其非馬來回教徒所面對的困境」。
這一段發言值得我們深思,因我國有不少因通婚或其他因素而改信回教的華裔、印裔或其他族群,一旦他們成為回教徒後,是不是就脫離了他們與生俱來的原族群關係?
無論你信奉什麼宗教,民族的特徵是與生俱來的;還有,在成長過程中陶冶每一個人的傳統文化背景,都不會一夜間消失。鄭全行把「回教徒」等同於「馬來人」的看法是一項錯誤,也可能是很多人的思維盲點。
如果讓他進一步概括性地申論他的繆誤,把種族和宗教混在一起大發偉論,僵硬而刻板化地以種族比例作為不同宗教節慶和墓地的訴求,正當種族政治面對衝擊和瓦解之際,會不會更加劇族群間衝突及磨合滋長種族政治,使之更極端地走向宗教化?
在我國,馬來人是回教徒,但,回教徒不全等於馬來人。如果所有回教徒在同一個宗教信仰的教導下,價值觀應可達共識,不該有邊緣化非巫裔回教徒的情況,鄭全行也無須介意不被馬來社會接受。
我們在市議會經常討論回教徒墓地的發展問題,反而,沒有討論其他宗教墓地的要求。記得有一次,我們要求在新村邊緣找一個地方作為停柩待殯的地方,以方便沒有能力使用私人殯儀服務的華裔同胞。眾馬來議員提問為什麼華人要停柩2、3天,不能像他們在太陽下山前下葬,而印裔議員也說他們頂多停放一天。當我解釋不同族群文化對生死有不一樣的理解,而這是華人的守孝文化,至少也要等所有的子孫回來。他們雖驚訝,但理解之後就能接受。鄭全行怎麼那麼大的反應?一位宗教司的包容力和寬容度不是比一般人更大嗎?
备注:其实我国统称穆斯林为回教徒,而在中国,回民却不一定都是穆斯林(Muslim),避免族群和宗教的混淆,我们应该称呼回教徒为穆斯林;而正确地把回教改为伊斯兰教(Islam)。
自2008年写布落格,目的是要鼓吹公民社会,与大众分享生活中的观点,希望能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至2012年为一个段落。 2013年马来西亚全国第13届大选已过,疲惫的心也慢慢调理,过去的已经过去,我又可以从新出发了!:D 这一次,我已进入不惑之年,我们什么都谈谈吧! Saya memiliki blog ini sejak tahun 2008, tulis pandanganku atas isu Masyarakat Civil hingga tahun 2012. Kini PRU13 dah lepas, PERMULAAN Baru lagi untuk hidup saya. Biarlah kita bincang dari berbagai segi dan pandangan. Teruskan Kehidupan, Teruskan Perjuangan Rakyat, Terus membawa nilai Keadilan, Demokrasi, Berbagai dan Berbilang, Bermoral Insan dan Berkualiti.
2009年12月29日 星期二
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班丹第17区居委会新办事处启用
班丹第17区居委会寄居在安新校友会一年半后,终于从巫统区部成功取回该区唯一座落在Jalan Pandan Indah 6/1的民众会堂,经过修复、清理,改作该居委员会会所。
安邦再也市议员李书祯率领居委会干事举办一个简餐会,让该区居民知悉该会所,以便于得到社区咨询和服务。出席者包括安邦、班丹区社团代表、公正党和回教党地方领袖。
第17区居委会提供的一般服务是安邦再也地区雪州乐龄基金申请、清贫家庭援助申请、民生投诉、美阳花园夜市管理、新选民登记等。
自2010年1月5日起,每逢星期二和星期四,晚上7时30分至9时30分,该会所借用予“长生学调整站”,来自雪隆各地的长生学义工协助病患调气,这项社区服务完全不收费。在艺文活动方面,凡周六即将开设8堂课的儿童绘画班予4岁以上的儿童学习,时间定在上午10时30分至中午12时。
尽管班丹第17区拥有了会所,每月一次的修成林中医流动诊所义诊活动仍然维持在安新校友会会所进行,以提供服务于安邦新村居民。明年第一期的义诊时间定在1月5日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地点:10A, Jalan 4, Kg Baru Am pang, Selangor。任何有关活动和服务询问,可致电联系017- 8826968刘小姐或钟先生019-6418998。
2009年12月26日 星期六
中国宁夏文化周------书画展暨开幕礼
2009年12月25日 星期五
<林苑百合> 難達民主化實效
大家熾熱地談論地方政府選舉,尤其在民聯大會期間,焦點就集中在承諾了但說難推行。輿論界緊盯著此課題,鞭策著民聯,讓它在成長過程中「不學壞」,輿論甚至糾葛在民聯沒有意願推行民選地方政府選舉。
其實,民聯除了不分族群地實施「以民為主」政策之外,還要落實民主化政治才可能戰勝老樹盤根的國陣。不管執政與否,實施民主化政策是最好、最保障每個人的權益。
在政治上,由上而下地進行地方政府民主化固然是最容易而有效的,一旦觀點被接受,解決政策制定上所遇到的難題,第三票便垂手可得。然而,實際民情如何?馬上就恢復地方政府選舉,能夠達到民主化之實效嗎?
近兩年來,我貼緊社區,在服務過程中仔細端詳,深深體會民主意識還未生根,官僚和民間的民主教育不足,恐怕產生民粹主義而破壞律法制度。
剛上任市議員就遇到很多人要求幫忙,其實是要求減免罰單的罰款。這雖在市議員的權力範圍,但絕不是市議員的工作。也許以往按例如此做,犯錯的市民報以感激之心,而一些議員也借此當作「小恩小惠」施與民,就當是服務。孰不知,市議員就是制定、檢討和修正法令的人,但卻在制定的法令下破例。如果民選市議員,這些「好心的候選人」就有可能中選。
在華人聚集的地方,我們往往聽到一些安哥安娣說他們不懂馬來語,不愛跑政府部門,有的人因為「懶」,有的人說「時間是金錢」,只好付一些「手續費」或「車腳費」給跑腿幫忙處理營業執照、招牌、地契、建築圖測等日常文件,而過去很多「跑腿」是縣市議員或村委會成員。事情辦妥當然相安無事,事情辦不妥時,就出現賄賂之說,一般人也習以為常。這種政府行政部門的生態已造就了腐敗的官僚體制,要糾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人們自私心態和缺乏法制精神是民主的絆腳石。
地方議會選舉在政治上是第三票的權益問題,在小市民的理解上,市議會的運作與他們的直接關係是利益問題。
其實,民聯除了不分族群地實施「以民為主」政策之外,還要落實民主化政治才可能戰勝老樹盤根的國陣。不管執政與否,實施民主化政策是最好、最保障每個人的權益。
在政治上,由上而下地進行地方政府民主化固然是最容易而有效的,一旦觀點被接受,解決政策制定上所遇到的難題,第三票便垂手可得。然而,實際民情如何?馬上就恢復地方政府選舉,能夠達到民主化之實效嗎?
近兩年來,我貼緊社區,在服務過程中仔細端詳,深深體會民主意識還未生根,官僚和民間的民主教育不足,恐怕產生民粹主義而破壞律法制度。
剛上任市議員就遇到很多人要求幫忙,其實是要求減免罰單的罰款。這雖在市議員的權力範圍,但絕不是市議員的工作。也許以往按例如此做,犯錯的市民報以感激之心,而一些議員也借此當作「小恩小惠」施與民,就當是服務。孰不知,市議員就是制定、檢討和修正法令的人,但卻在制定的法令下破例。如果民選市議員,這些「好心的候選人」就有可能中選。
在華人聚集的地方,我們往往聽到一些安哥安娣說他們不懂馬來語,不愛跑政府部門,有的人因為「懶」,有的人說「時間是金錢」,只好付一些「手續費」或「車腳費」給跑腿幫忙處理營業執照、招牌、地契、建築圖測等日常文件,而過去很多「跑腿」是縣市議員或村委會成員。事情辦妥當然相安無事,事情辦不妥時,就出現賄賂之說,一般人也習以為常。這種政府行政部門的生態已造就了腐敗的官僚體制,要糾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人們自私心態和缺乏法制精神是民主的絆腳石。
地方議會選舉在政治上是第三票的權益問題,在小市民的理解上,市議會的運作與他們的直接關係是利益問題。
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
<林苑百合> 一顆種籽長成華教
剛參加了林連玉精神獎頒獎典禮晚宴及次日的公祭,華教界舊雨新知齊聚一堂,肯定得獎人胡萬鐸和林碧顏律師為華教所作的貢獻,讓世人學習他們不畏強權捍衛華教以及扶助弱小的精神外,林連玉基金會更在今年在帶給大家嶄新的華教節節目。
《動地吟》的多首貼近時事的新詩創作,以歌與詩的唱詠方式呈現,引起共鳴;「共享空間」馬金泉所編的舞,以肢體語言的舞動藝術批判社會的不合理,演出路人皆知的「趙明福事件」,震撼全場;隆雪華堂培塑坊集體演出的「你怎麼說?」,載歌載舞地以冷笑話,從藍登記、吉爾拔牙到民族教育,一一批判國內不公平現象,精彩而熱鬧的節目重點都展現了林連玉的多元思想,追求公平合理的價值觀,體現對這一片鄉土與人的關懷。
次日清晨在林連玉墓園,人頭攢動,欣賞一道畫有華教先賢與世界領袖的名人牆,主題是「我們是一家人」,乃巴都華仁中學的師生集體創作。他們所要傳達的訊息很強烈,從陳六使、曼德拉、甘地、奧斯曼阿旺到華教前輩林連玉、沈慕羽和林晃升,都是社會的實踐者,他們愛好和平、熱愛民族文化、追求社會的公平合理、不畏強權、無私奉獻,值得世人敬愛、嚮往和紀念的領袖。
來自各地的獨中生圍在墓園新建的圓廣場,巴生興華學生演奏歌頌林先生和華教的歌曲,都是本地詩人作詞作曲,有小曼、傅承得、周金亮、已故陳徽崇老師等等;檳城菩提中學的學生朗誦詩歌;尊孔學生代表唸公祭文,令人感動。感動的是——我們的獨中生已經認識林連玉,懂得紀念他,也意味我們的宣教工作得以在獨中承傳。
正如傅承得的創作《一棵種籽》,你種下了一顆種籽,長成森林,森林與森林形成山脈,山脈與山脈連接,就叫華教。傅先生把華教事業的耕耘很傳神地描繪出來。
一位正在台灣師大念碩士班的獨中老師留言回應我的面子書,15年前剛好是承先啟後生活營,她念中學,我們一班輔導員給他們講了很多的華教故事;幾年前她在尊孔任教,在新生生活營也開始為新生們講華教故事,現在的學生不再「只懂林憶蓮,不懂林連玉」了,證明各界的努力有一點成果。
回顧近年所發生的華教事跡,還是回到林先生的一句老話「對付破壞最好的答覆就是建設」。光陰飛逝,我們要確保領袖的精神永在,承傳工作不能停歇,畢竟族群融合是一條長遠的道路,我們不能以放棄母語母文作為條件。
2009年12月8日 星期二
<林苑百合> 政治醒覺須從頭到腳
1998年安華喊出「烈火莫熄」的口號,對準當時政治、體制、法制和社會不公的不滿和渴望改變,喚醒很多人的政治醒覺。有人從馬哈迪的「感恩政治」中醒覺但沒有行動;有人醒覺了,也付與實踐,從頭到腳去行動、啟迪民智、投入政改運動。
烈火莫熄運動波瀾壯觀,成員面對嚴刑峻法的考驗和打擊。2007年尾,爆發淨選盟(Bersih)領導的「黃潮」運動,要求政府確保選舉公正、乾淨,3萬人從頭到腳參與。
今年3月,我們見證「反對英化數理」呈交備忘錄予元首的2萬人請願,耗掉警方200發催淚彈;又有8月1日超過2萬人的「廢除內安法」大集會,警方大肆發射了984發催淚彈,耗掉80萬令吉公幣對付群眾。人民付出的代價,促使小學用母語教數理,內政部長也提出「修改」內安法;儘管僅是「修改」,畢竟顯示當局不得不順從民意。
兩線制現雛形,政改也應更上一層樓,不能止於議題倡議,推動政治醒覺,組織動員表達民意而已。運動者更應提出方案,提高各黨的接受度,讓所倡議的議題得以納入體制而實現。
公民社會聯盟於2008年向民聯倡議「良好政府施政方向和精神」,其中推動自由資訊法和民選地方政府,就不是簡單的倡議即可。法令和操作機制的改革,行政流程中的思想建設、部門協調、官僚程序和政治拿捏都是考慮因素。
上一季雪州議會,大臣卡立運用官法機密法2(C)條文,解密四項關切民生和財政的報告。中央曾阻擾雪州公佈國際山莊土崩報告,還恫言對付大臣,調查安邦市議會等等。居民動員表達民意,通過議員爭取,驅使上週三內閣會議同意解密,人民現在能夠得悉這份報告。雪州更促使工程部公佈另77處斜坡詳情,以保障國民知情權。這顯示要成功,我們不能止於倡議。
民選地方議會的呼聲很高,政黨反應卻冷淡,怎麼辦?對國陣沒要求,橫批民聯沒有實現諾言,能夠讓夢想長腳,走在爭取的道路上嗎?這不就正符合「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的說法嗎?
雖是民聯所委任市議員,我絕對同意民選地方議會。然而,問題是如何實現?幾時實現?有鑒於此,希望民間不要停留在喊要求,而應提出可實行的方案,從頭到腳地進行政治民主化改革。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