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林苑百合》網絡世界的真實

開齋節同學聚會談起Facebook真是無遠弗屆,大家都有不少驚喜的經驗。我居然在Facebook遇回此生第一位同學,他現在住在台灣桃園;還有中小學同學、舊同事、昔日學生、家族成員等。除了工作上的朋友,每天都可以在網絡上遇到很多相熟的朋友,感覺熱鬧,溝通也方便。

兩周前,4歲和7歲的小外甥在交友互聯網中貼了他們的大頭照,說明上網目的是玩遊戲,並邀請我成為朋友。我滿心歡喜能在網絡上見面,還送了一些水果、咖啡給他們,並提醒他們要懂得「望梅止渴」、「畫餅充飢」,大家仍然很開心。

正當此時,報章報道一名6年級小學生跳樓自殺,並留下遺書說明他的媽媽控制他玩電腦的時間,到了另一世界媽媽就管不著了,並吩咐媽媽一定要燒部電腦給他。這新聞讓我失措!

後來,我與朋友外出遊玩,大家玩得盡興,其中一人突然念家,魂不守舍的樣子,問起是不是孩子們的事,她說擔心菜園的菜被偷光了(網絡菜園)!

也有人每天上網做心理測驗、釣魚、養寵物,還設定目標,要釣哪一種魚,多少條等等。過了兩天,助理秘書對我說,她要戒Facebook癮了,很花時間,只允許自己一個星期上一次網。

我的同學說:「可見人心是那麼的疏離、脆弱、寂寞又空虛。」大學時,我們曾經寫過「電子雞現象」的報告,因此,以上結論是隨手拈來,就可大談城市化現象:人心疏離、鄰里陌生,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但又有精神和感情上的需求;外出人多、車多、費時又費錢,不如在應有盡有的網絡遊走,滿足心理需求。

然而,網絡世界作為溝通工具是真實的。尤其在政治動員方面,所以,我國出現308政治海嘯。最近,我也在網絡的宣傳中賣了20盒「烈火莫熄」月餅,其中一盒必須寄到澳洲;而我們同學的開齋節聚會,竟然只在短短數小時之內約好成行!有些朋友想聽安華、蔡添強、顏貝倪的演講,礙於要照顧家小,不能赴會,我請他們上youtube,在家里聽,見面時就可以討論國事了。

問題的重點是,人們如何運用網絡而不被網絡科技反客為主地制約了思考、習慣、感情反應,甚至生活起居?另一方面,如何把虛擬的網絡世界和真實生活結合?兩者的結合,豐富和趣味化生活,加強瑣事的處理效率,而且透過傳播和收取訊息,尋找或提供專業支援等,確是好幫手。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网络的神奇无法言表也无须言表。如果需要的话,你不妨借用它来夹起烧红的炭而不会烫手--- 但你也无温度感觉······

什么时候感觉很沉重,你不妨借用它来帮助---摆脱地心吸力!

效应持续---只限你还没离线!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