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9日 星期六

《撤换大臣 1 》 没有道理 !

撤换大臣原意来自公正党,更具体说明是由阿兹敏、朱莱达、西维尔和许来贤领导的一群人。他们正是在公正党党选中与卡立掀开署理职大战的一支团队。后来,突然跑了一个赛夫丁出来!

整个冗长的党选过程,党内很多人对卡立进行人身攻击,语言的(演讲)、文字的(新闻),他都没有反击,一直吩咐支持他的竞选者冷静,一定要使用良好的语言,我们是一个家庭的竞选。有鉴于此,他都处在“挨打”的局面,直到有人诬蔑他贿选,他也不多说直接诉上法庭。处理手法光明磊落,没有伤害无辜。

一般党内人士对雪州大臣的怨言,内容不外:1。大臣“孤寒”吝啬、2。不给工程自家党员。
有时在县市议会的小组会议中,他们也这么说,以致在一次的公正党党员大会,有青年党员公开要工程,也不觉得羞耻。
每每有人嚷着这么说时,大臣就回应:Mahu projek ,boleh, do it by the proper way, 意即要工程,可以,使用正确的管道。我认为大臣的回应和管理理念没有错。如果人人想利用裙带关系得到工程,而非靠他们的本事去进标;你是人民,你肯吗?谁来保障人民的利益?

后来,他们增加了怨言,说卡立不懂得搞政治Tidak pandai berpolitik , tidak bermesyuarat parti 不出席党的会议等等。Pandai 不 Pandai 是很个人的问题,人民觉得他把州管得不错,有储备金,有发展,有福利; 开会的问题是政党组织内部的机制和管理问题,不应该变成一个州的行政长官问题。
接下来,开始有人埋怨那么多的储备金,为什么不花在人民身上?很多烂路、烂草场没有修理等等等。

看了这些实在哭笑不得,州政府的储备金才3.5Billion (35 亿),不多。现在要重组水供,把已经私营化的水公司买回来,让州政府拥有,所花 的费用要3倍呢! 再说,每一个县市议会都实施平衡收支预算(Bajet Basis Belanja ikut Hasil ), 意思是收入和支出要平衡的预算,只留5%储备金在每一个县市议会,由县市议员的会议议决通过,是有层次的管理。县市议会就要列出,基本费用、基本建设、公共设施维护、绿化、青年与妇女等活动的开支。如果不够,该县市议会再向雪州政府申请拨款。
县市议员的责任就是去决定上述预算,督促县市议会落实。路烂,街灯不亮、垃圾处理等等问题不是州务大臣的直接问题,是县市议员和市议会的问题。

现在闹撤换到拂拂扬扬之际,就抛出水供签约、土地弊案、回教银行债务等理由。当这些没有根据的理由,经不起大家的考验了,居然有人说:公正党要换你就换,不需要理由!

呵呵呵呵!不需要理由地撤换一位首长? 马来西亚的新式民主。请绝对服从!


2012年12月7日 星期五

相遇

那一天
我們不約而同上街去
原來我們對這一片鄉土的真情依然不變;

我與你擦身而過,
往同一方向前進 前進

你在人海中不見了;

聽完演講 朋友催促我離開
轉身 你就在身旁
你 目無表情地凝視一方 我離開了現場

我的心還留在這片鄉土的理想

李書禎作于百里苦行反對萊耐斯稀土廠獨立廣場集會後

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千呼万唤等于零

E-mail Print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运动,只允许被华族本身或华文教育机构(包括董教总)自行淘汰,不容许被政党典当、被政客或单元教育政策扼杀。关丹华文独中的申办过程和批示一事是最好的说明。

关丹要复办一所独中是由来已久的心愿。因为当地没有独中,关丹的学生要念华文华语,必须到百里之外的吉兰丹中华,或参与陈玉康局绅推动的“保送计划”,在穿针引线的努力中把学生送到西海岸的怡保育才、马六甲培风、芙蓉中华、柔佛巴都华仁、笨珍培群等独中去,甚为艰辛。

犹记得方天兴在竞选华总主席时曾经对外宣称“关丹将有一所华文独中”,让代表们留下的印象是“他老方是纳吉的好朋友,也许有些眉目”;当中选华总会长之后,关丹独中事宜就缓了下来,转过头搞招揽华裔反贪污局官员、政府行政人员等等。

当2012年3月25日董教总吹起华教号角,诉求华小师资严重短缺,马华的副教育部长魏家祥出席被“嘘”,引发“挥拳事件”,吵吵闹闹半个月;此 时的彭亨董联会没有停歇,接着号召5月28日申办关丹独中,除了当地关丹人、团体和组织之外,许多来自外州的华教人士和支持者都风尘扑扑地出席了是场大集 会,我也是其中一员,我们的心声表达得很清楚——申办独中。

新闻刚上各大报头条,同时教育部长穆尤丁回应他没有权力批准,接着他说法令没有这一 条;马华、华团老大、民间百姓和网络又掀起议论纷纷;这一回有着落了,大家被马华告知要等着副首相暨教育部长回国后才宣布……不久漏一点风声说“依照吉隆 坡中华的模式来办”,不久,又漏一点风声说“批文就要拿到了”。华社和董教总在这一点一点的风声中期待,巴都巴辖的民众听了也很期待要复办昔华,也来了一 个大聚会,希望政府、马华给华社一个双喜临门。

终于,隆中华独中的董事、校长浩浩荡荡到教育部去领了批文,大家争着要看批文之际,批文没有公开就 是排山倒海的议论——这是一所“变种独中”、不要筹款办国中云云声中,华总会长方天兴突如其来一个警讯“董总请见好就收”,批文得来不易、双轨制考SPM 之类的讲话,马华头头和螺螺们诸多怨言,中文大报也出动言论护航。

当7页批文洋洋洒洒在网络、各大华文报章刊登后,白纸黑字,真相大白——不是华文独中。从云端到民间的千呼万唤等于零,大家白耗精力。有人说批文将拿回去“调整”,方天兴这一回要求各州华堂不要评论,等开会后才回应。可是,马华总会长蔡细厉还是坚持“是独中”。

这些政客、党棍也太低估民众了吧?好歹华文独立中学在马来西亚也有半个世纪,难道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独中不成?

董 教总尽管不能,也不干涉各独中的内部行政,有的学校办双轨,有的办大专衔接课程、有的英化数理,他们依然报考高初中统一考试(统考),有自主权的董事部, 还是在华文独中的体系里面,没有“放弃”母语教育。马华蔡总会长要华社去质问隆中华董事和校长,岂不是“耍弄人民”,抑或是他本人幼稚?

直接了当,政府没有转型,依然行使单元化教育政策,任何坚持这种做法的保守政党,抑或“指鹿为马” 欺骗人民的政客,都应该在来大选中被大家唾弃。

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政治决定

 
90年代马来西亚吸引外资,发展经济,国内大兴土木。当时前首相马哈迪在砂拉越征地建巴贡水坝,强力把原住民迁出原居,习俗地、家园、祖先坟墓统统 淹没。当时有人强辩那是要发展原住民居住地,协助他们进步,让他们住到砖墙瓦屋里,而另一面的故事,他们如何偿还房屋供期和贷款就不得而知了。

90年代粗暴的经济发展,通过海底电缆运送电力到西马的成效,没有验收,没有人再提及,然而,我们只知道国能到了2000年还要在西马兴建很多的高压电缆,否则会断电,影响工商业、居家方便等等说辞。原来我国还是不够电!?

2007爆发雪州万挠高压电缆通过人口密集的华人新村遇阻,人民生存权益受损,人民力量组织起来抗拒这项损害人民健康的计划,直至今日国能和万挠村民都没有放弃,计划停滞,只有等待政治决定。

2009 年彭亨劳勿武吉公满新村传出因澳洲金矿场使用山埃采金污染环境和空气,导致村民频频生病、皮肤发痒、溃烂等症状,代议士不但没有传迪民意,还游说指山埃没 有毒;村民组织起来反对山埃采金,活动经常收到警方和金矿公司的监控和干扰,然而,这一场保住家园的运动还在坚持斗争。

2011年闻名世界的澳洲莱纳斯稀土厂要在彭亨关丹开厂,而今如火如荼地进行到取得营业执照,原料即将来马的样子,各级政府为了外资,完全忽视国人的健康议题和反对声浪,尽管这一场运动一波接一波,覆盖面广至澳洲立法议会,并已享誉世界数十个大城市。

2012 年首相纳吉再来一个“经济转型计划”,招来台湾外资国光石化,填土发展柔佛边佳兰海域,一个盛产龙虾的小渔村。台资未到,填海工程马上进行,华人和马来人 的坟墓也要逼迁,海边地理生态改变,破坏了龙虾生长的环境,影响渔民的产收和家庭收入,附近的海鲜店也深受打击。

从80年代的怡保红泥山埋毒场事件到当下2012的边佳兰,民间运动誉为“五毒公害”,政府在处理外资和经济发展课题方面的手法依旧,牺牲国民的权益和健康,遇着人民的反对意见,官方反应和回应手法也一样视若无睹,低估人民,完全没有民主素养和替代方案。

更甚的是,日前6位台湾环保人士受邀来马分享保护彰化湿地的经验,却在首场边佳兰就被警方传召问话。心里不禁想问,我们的政府到底在害怕什么?

我国官民都应向台湾取经,马英九身为总统抚顺民意,考量民间所付出的社会和环境成本,对偏向来个大逆转地否决了国光石化在该湿地发展的计划,照顾多数利益,以园林绿业、休闲旅游、渔业来振兴该地的经济。

2012年7月22日 星期日

大趋势·小政治


举国上下,希望国家做出改变的人很多,这是一个大趋势。
当政治人物的丑闻不断上报,上了网络之后,更让人们对
政治和利益输送的勾当眼界大开,例如:巴生港口自贸区、国家
养牛中心、政党低价占有土地、部长占有土地养虾等等;一些事
件让人民感同身受的愤怒和难过,例如:莱纳斯稀土厂坚持要开
业、山埃采金没有停止、净联盟要求干净与公平选举的集会者屡
屡受到暴力、催泪弹和水炮袭击;然而,社会犯罪的罪案率却没
有被控制、减少,案件从攫夺皮包到光天化日抢车、抢人,人人
活在恐惧当中。

你不禁打从内心问,我们的政治人物在为民服务吗?他们的
目标是什么?与人们期盼的差距有多大?

在政治人物失信、失责、道德不彰的年代,政治大趋势必然
是——人民要改变。自去年5月砂州选举,我们可以从许多场出席
率惊人的民联政治演讲会中看见人们的期待,也可以从筹款项目
中看到人们的意愿,反风吹起。然而最后,尽管民联取得突破,
赢取了不少议席,但是国阵仍然是赢家,继续控制砂州的政经文
教。民联有这么好的大趋势,结果为什么如此?

不是因为人民的决心不彻底,是民联各党还做得不够,忽略
了小政治,即地方政治的运作、联系、议题和气氛。选票来自社
区,因此要有社区的观念,尤其是城郊区,讲究邻里、乡亲、乡
情的小地方,社区的议题可能与政治大议题完全扯不上关系,但
是却存在许多人和组织的因素。

在西马,2008年国阵倒了几个州,也是因为小政治没有处理
好,党内议席、拨款等分配处理不当,党员互扯后腿所致。

至于民联在砂州,没有资源控制权,不存在资源分配不均的
问题,因此,小政治方面的问题是动员力不足,竞选机制还弱,
人员短缺;尤其郊区,地广人稀,讯息传达要很费劲,即使那个
人认同,最后可能他还没有身份证,还未注册为选民,你依然得
不到这一票。

选举期间,每一个票箱都须有人看守,党员、工作人员、
支持者足够吗?每一个投票站的每一个投票箱都有可靠的人看守
吗?这就是考验竞选机制的时候了。国阵的机制用钱搭建而成,
民联的机制用心愿而来,要设法去掌握看不见的心愿,让他们展
现到行动上去落实。

小政治也包括要体贴人们日常的生活难题,例如:垃圾、水
沟、安全等课题的解决。雪州遇到的问题正是这一类日常小事物
的干扰,例如:一包包的垃圾从山上一路放到下山下,然后投诉
市议会没有清洁干净,让人产生厌恶感,大吐苦水,民联政府成
了代罪羔羊。

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林苑百合》没权的笑话

关丹人要求政府在当地建独中,发动了和平请愿大会,成功召集5千人出席声援,包括一些关丹当地被送到外地就读独中的学生与家长,华社龙头老大华总、董总和教总等都在场。

可惜,次日换来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的回应说:「关丹独中,教长办不到」,理由是教育法令所限,不增独中。

《1996年教育法令》上百条,里头最精彩的权力就是「豁免权」,很多不可以做的事,都是教育部长拥有「豁免权」使之「办得到」;怎么唯独华文独中办不到呢?

其中,《1996年教育法令》第73条、74条和75条还清楚指出,民间可以设立私立小学和私立中学,只要私立学校的教育符合国民课程纲要及提供几个必修科即可。这种情况已经非常蓬勃。

儘管慕尤丁不愿意使用教育部长在法令保障下独有的权力,倘若他在意关丹人的民意,他还是可以通过第二道门,在內阁会议里面提出,以寻求共识和批准,像批准华文小学分校一样批准独中分校的设立,並修饰为国阵或巫统的「转型」思维。

不过,慕先生连「考虑」、「研究、研究」的门面话都省下,直接回復华社办不到,No Way;让我感到他根本不在意。

另一方面,他说先辈们有「协议」不再增建独中,这是很新颖的说法,我倒很想看看那些「协议书」,不知道慕尤丁能否出示呢?只要出示证据,我们华社可能就会「住口」了,他也无须背黑锅。如同可能马华在国阵里面曾经跟巫统有过「协议」不增建小学一样;马华只是忙著游说华社接受一校、二校、宏愿学校、迁校等方式来增建华校一样,就是不在法令上爭取华校的合法地位。

慕尤丁也回应说,先辈们申请成为国民型中学,与华社解读的政府以津贴「利诱」华校改制,减轻负担,是完全不同的原委。

当今国人的政治和权益思想意识已经提高,巫统在教育上的保守思维仍如铁板一样坚硬地坐镇教育部门,国家未来的人力素质肯定仍是不进则退,別无选择;我国的多元文化特质依然流於表面的印度煎饼、椰浆饭和海南鸡饭。

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独立广场的学生运动

大学生能够批判社会,爭取权益实在难能可贵;公民社会肯定捍卫所有人的言论和集会自由。

眼见我国大专生成群结队从上週六步行至独立广场,沿途高喊口號,诉求废除高教金贷款(PTPTN)和免费高等教育两个目標;他们的理由是教育是基本人权、大专青年是社会资產,应获得免费教育、大专生成为债奴、大专毕业生生活压力重,偿还不起贷款、国阵贪污腐败、高教金贷款制度弊端丛生等等,並声明他们將「佔据广场」直至4月28日。

眾所周知,4月28日吉隆坡將有一场数十万人的净联盟3.0和绿色联盟3.0大集会,群眾被號召响应支持乾净选举的8项诉求和反对公害(莱纳斯稀土厂的设立);学生运动的诉求毕竟与428的目標有很大的差距,硬硬把两者拉在一起是发生了什么事?是学生模糊了学生运动的方向,还是428模糊了学生的诉求?

截至昨日,学生的海报声称他们已经佔据独立广场第四天了,有位学生的谈话被录影放到网络,他呼吁公眾去广场支持他们,提供各种粮食、饮水、帐篷、布条等援助,让他们「佔领独立广场」,向政府传达讯息……反对不公平的打压施政,人民才是老板,不要让政府继续欺负人民……。(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v=10150738742672893)不少政治人物过去加油打气,慰问这些学生,也有维权人士、妈妈团响应学生號召,捐赠了物品,给予学生掌声鼓励和拥抱,支持满满,温馨感人。

此象看来,学生的运动已经不是討论废除高教贷学金和免费教育可行与否?也不再是高等教育改革要怎样做了?因为,他们的目標只是要在广场逗留到4月28日,他们在那里吟唱诗歌、坐著、睡著、躺著、聊天、看天地等待群眾和政治人物去拜访他们,为他们加油打气;也有人把他们比喻为当年六四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

回国20年,从华教运动、雪华青起步参与废除內安法令运动、反对巴贡水坝、捍卫新街场路义山群、烈火莫熄运动、《华团诉求》、立百病毒事件、救救白小至今更多丰富的公民社会议题,在社会的公民运动中忙忙碌碌,动员组织宣教等各种工作,结识了许多维权人士和理想青年,知道彼此的尺度。

来到这个资讯快速的科技时代,人手一机,经年累月的资讯,社运的组织动员容易多了,效果也相当好。然而,公民运动的推手是否依然把持理念,坚守目標地引领群眾前进,而展现政治操守不离题呢?

学生诉求的目標已朝手段模糊开去的时候,我们该提醒他们,「佔据广场」是手段,他们应该努力往目標前进,展开对话、沟通或谈判,而不是守著那个广场到428,却不见得解决他们的问题,因为428的诉求不是废除高教贷款金和提供免费高等教育。要是任由群眾的无名火燃烧,即使文不对题,对公民社会有何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