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我們是國家的主人

东方日报 《林苑百合》
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國內政治和社會運動突破了媒體封鎖和壟斷,讓資訊找到流通的縫隙,網絡論政、政治群體論壇、社會運動蓬勃而有創意。

網民從原來的保守到「坐言起行」,從2011年的709淨聯盟2.0大集會、中秋守護茨廠街、燈佑蘇丹街到關丹的綠色盛會2.0的人潮,以及旅居世界各地遊子的回應,讓我見到馬來西亞人不畏強權、忘記舟車疲勞,風塵僕僕赴會的行動力,深深體會到馬來西亞人認真要成為這個國家的主人,有一種期待了很久很久的感動。

在我見證國內社會運動的20年里,多少人默默耕耘,多少人付出了各種犧牲,人身自由、錢財、事業、健康、時間和青春;然而,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敗給白色恐怖和行政機關的壓力之下,人民的「恐懼」、「愚昧」和「貪婪」讓社會運動受了不少挫折。

慶幸的是,國內的大學生與青年醒覺運動做得很好,播下良好的種子,他們勇敢對抗《大專法令》,從古來工藝大學、檳城理大、國民大學、博特拉大學、拉曼學院到馬大,一間一間大學院校的學生開始醒覺,他們願意走出校園接觸社會,參與烈火莫熄政治改革運動、參與各種大大小小的民權運動,如青年改革議程、登記新選民等。由於他們對科技的掌握和語言文字的溝通能力,成為突破種族隔閡的催化劑;他們畢業後也投入政治改革運動。他們的表現只因一種動力,就是要建立一個更好的馬來西亞。

華社的進步力量在社陣瓦解後轉入在野黨和非政府組織,傳統的華教運動一枝獨秀,並常常被打壓成「種族主義運動」。在90年代提出「公民社會」的觀念後,華教運動慢慢轉變思維成為母語教育運動;華人義山搬遷課題轉成開阜歷史和城市綠肺議題,以達跨族群之效;救救白小事件帶出社區教育、社區權益的觀念;在反對英化數理的課題上,母語教育運動和華團實踐跨族群合作,我們不分族群,一起承受被鎮暴部隊圍堵,受催淚彈驅趕的經歷。

接著在隆雪華堂會長陳友信「跨族群、跨領域」的信念下,與友族多個民權團體展開合作,全力推動《馬來西亞行動方略》的公民議題,如舉辦「伊斯蘭文化與經濟思想研討會」、參與武吉公滿反公害、淨聯盟2.0、還原中學歷史書史實、反對設立稀土廠、捍衛蘇丹街和武吉免登捷運站等課題,為華團注入新思維、新生命。

新興的林連玉基金,增設了民權小組,向友族積極推介母語教育運動外,在杜乾煥博士的帶領下,也參與了多個公民議題;目的是要華社看到友族的需要其實跟我們一樣,也讓友族看到我們爭取的是人民的權益和國家利益,而非種族主義。不同民族之間還需要很多的溝通,以掃除許多執政集團「長期建立」的「族群障礙」,以瓦解種族分化。

網絡使用普及化,讓很多個體都成了「維權人士」,加強了團體的組織動員力。此時,我們應該認真的告訴自己——我們是馬來西亞人,我們是馬來西亞的主人,只有每一個個體起步行動,才能做好主人的角色,改變這個國家的命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