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學者們對中五指定課外讀物《連環扣》和國中歷史課本40年來的研究和比較後,指當今國中生5年的歷史課本中有本土歷史,卻居然沒有世界歷史!
其中,在本土歷史篇幅方面,回教文明的歷史佔了42%,其他宗教只有區區3頁,同時忽略了國內多元族群的文化、藝術、生活習俗等內容,並加深「馬來主權」Ketuanan Melayu的觀念。老實說,我越聽越火冒三丈,不是覺得不公平而已,而是生氣教育部把馬來西亞的孩子「愚化」成某方的「政治鬥爭工具」!完全忽視歷史教育的本質和新生代未來的競爭力,如何建立孩子們的世界觀?
教育是良知。歷史教育是要孩子們學習辨別是非,認識人類社會的過去、現在,進而展望未來。
如果新生代不知道世界歷史的來源和發展,不知道世界的發明、科技和工業革命的內容,他們肯定不知道殖民和殖民文化;甚至誤以為世界的由來只有宗教的解釋,沒有科學根據。
教育部讓孩子們在少年時期學習上述的歷史課程,然後期待國家未來的主人翁瞭解生產關係的變化對人類社會、經濟造成的變遷與影響?我們要求孩子們懂得和平與戰爭,學習和睦?我們種瓜,希望得豆?孩子們不懂過去,哪兒來的「以史為鑒」?沒有借鑒,怎樣吸取前人的教訓?他們猶如井中蛙。
這讓我回想起數月前遇到一位北方大學畢業的銀行執行員,我要求已屆24歲的她登記為選民,她回拒說:「我們是外來者,其實馬來西亞對我們很不錯了,我們還要爭取什麼?」,我頓時錯愕!問她父母、爺爺奶奶從哪裡來?怎麼這樣想?
她回答說:「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是在檳城出生的。她向來被告知如此,尤其,在大一通識課中深受來自威省某國中老師的影響…」;她在一旁的朋友忙著與她辯論……各位,不是每一位中學生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受教育期間,你給他們什麼養分就決定了他們未來的成就。
我國國中歷史課程猶如漏斗般地把內容篩選成上述情況,失去了歷史的意義和教育的良知,我寧願孩子逃學!
一場民間探索歷史教育的匯報會上,秘書處在舉辦前曾報告,所張貼的通告被人撕了下來,並且有人對警衛說舉辦者是不對的!這讓我驚訝萬分。聽了學者們的報告,茅塞頓開,只有憤怒和難過,一點都不再驚訝了!
自2008年写布落格,目的是要鼓吹公民社会,与大众分享生活中的观点,希望能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至2012年为一个段落。 2013年马来西亚全国第13届大选已过,疲惫的心也慢慢调理,过去的已经过去,我又可以从新出发了!:D 这一次,我已进入不惑之年,我们什么都谈谈吧! Saya memiliki blog ini sejak tahun 2008, tulis pandanganku atas isu Masyarakat Civil hingga tahun 2012. Kini PRU13 dah lepas, PERMULAAN Baru lagi untuk hidup saya. Biarlah kita bincang dari berbagai segi dan pandangan. Teruskan Kehidupan, Teruskan Perjuangan Rakyat, Terus membawa nilai Keadilan, Demokrasi, Berbagai dan Berbilang, Bermoral Insan dan Berkualiti.
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2011年5月19日 星期四
打开种族的枷锁
513事件42年了,事過境遷,當下網絡媒體快速,涵蓋面廣,人際、區域之間的互動頻密,打破了封閉的政治環境、時事討論的氛圍活絡、從政治人物到一般民眾,常見到短兵相接的政治對話。
老一輩國人經歷過1969年的513場景,心里或存陰影,產生恐懼或悲傷是可以理解的;故此,過去全國大選前夕的513短片和暴力廣告,屢屢受效。
四年前柯嘉遜博士出版《513解密》一書,受到當局的干擾,但其英文版卻上了國內暢銷書的排行榜,由此可見人們多麼渴望真相。
有鑒於當今環境、時代、科技的改變,國家現時的主人翁--1969年後出世的中青生代多數沒有種族衝突的包袱,90年代出生者更不在話下。面子書上一群組發起列513為「 大馬人友愛日」,推崇馬來西亞人熱愛馬來西亞,以愛對抗仇恨,鬆動僵化的族群關係,打破封閉老舊的種族思維和心理。
在國人引頸長盼國家發展進入民主改革之際,保守政治集團和外圍組織,如土權卻屢試不爽地玩弄種族和宗教的課題。
國人已經飽受「種族枷鎖」,被分類、管理到施政層面,涵蓋衣、食、住、行的領域,範圍從身份證、甘榜、學校、社團、銀行、 宗教膜拜、娛樂、公共場所到墓地,什麼時候我們得以脫離種族分類,而以「公民」身份得到公平合理的對待?
當下,年輕人趁513紀念日之際,在網絡呼喚的「大馬人友愛日」或務邊國會議員李文才倡議的「國民團結日」,都來得正是時候。
當林連玉基金會秘書處向董事們報告,《林連玉》一書已被印裔團體譯成淡米爾文出版時,我更加相信「精神領導」超越「族群框架」,「種族和諧」能夠以更多交流和對話來達致。同時證明,林連玉基金會的跨族群工作具有顯著的成效;也反映給社會另一個思考的角度——林連玉不只屬於華教和華社,他是馬來西亞社會的成員,屬於全民的領袖。
不管政府或民間,我們要正視單元種族思維所帶來的禍害,真正超越族群,把族群關係正常化,把精力放在政策研究、修訂和人民利益之上,不分族群地開發國人潛力,善用人才,謀求國家人民的福祉。
老一輩國人經歷過1969年的513場景,心里或存陰影,產生恐懼或悲傷是可以理解的;故此,過去全國大選前夕的513短片和暴力廣告,屢屢受效。
四年前柯嘉遜博士出版《513解密》一書,受到當局的干擾,但其英文版卻上了國內暢銷書的排行榜,由此可見人們多麼渴望真相。
有鑒於當今環境、時代、科技的改變,國家現時的主人翁--1969年後出世的中青生代多數沒有種族衝突的包袱,90年代出生者更不在話下。面子書上一群組發起列513為「 大馬人友愛日」,推崇馬來西亞人熱愛馬來西亞,以愛對抗仇恨,鬆動僵化的族群關係,打破封閉老舊的種族思維和心理。
在國人引頸長盼國家發展進入民主改革之際,保守政治集團和外圍組織,如土權卻屢試不爽地玩弄種族和宗教的課題。
國人已經飽受「種族枷鎖」,被分類、管理到施政層面,涵蓋衣、食、住、行的領域,範圍從身份證、甘榜、學校、社團、銀行、 宗教膜拜、娛樂、公共場所到墓地,什麼時候我們得以脫離種族分類,而以「公民」身份得到公平合理的對待?
當下,年輕人趁513紀念日之際,在網絡呼喚的「大馬人友愛日」或務邊國會議員李文才倡議的「國民團結日」,都來得正是時候。
當林連玉基金會秘書處向董事們報告,《林連玉》一書已被印裔團體譯成淡米爾文出版時,我更加相信「精神領導」超越「族群框架」,「種族和諧」能夠以更多交流和對話來達致。同時證明,林連玉基金會的跨族群工作具有顯著的成效;也反映給社會另一個思考的角度——林連玉不只屬於華教和華社,他是馬來西亞社會的成員,屬於全民的領袖。
不管政府或民間,我們要正視單元種族思維所帶來的禍害,真正超越族群,把族群關係正常化,把精力放在政策研究、修訂和人民利益之上,不分族群地開發國人潛力,善用人才,謀求國家人民的福祉。
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林苑百合> 根本在不公
因隆雪華堂文教活動而有機會與幾位表演藝術界的朋友談話,他們算是年輕一輩的表演藝術工作者,一心要發揚馬來西亞獨創的節令鼓藝,一路走來歷經艱辛,缺乏資金、資源,甚至認為華團不重視他們,在資源分配的優先順序上總是先給華小和獨中,缺乏照顧文化和表演藝術方面;比起他們到歐洲、新加坡去表演所受到的優厚待遇,他們覺得這一片鄉土忽略華族的表演藝術。
這幾個年輕人雖已成家,但仍然堅持全職從事表演藝術專業,在資源匱乏的日子里,還是做了很多活動,他們下鄉到瓜雪、到沙巴山林的原住民部落,他們侃侃而談地方人情的故事,臉上流露出滿滿的成就感,他們的毅力讓我欽佩。
在華團從事文化教育工作近20年,我遇過很多像他們那樣的表演藝術工作者,有歌唱、華樂、粵曲、舞蹈、說唱藝術等人才,心里完全明白他們的困境,也知道華團華社的難處和資源分配的實況。我嘗試讓他們看到這是國家政策和文化藝術施政的問題,跟教育問題一樣,每間學校都要為求存奮鬥,資源不足,發展有限;與其責難華團、華社冷落表演藝術,互相抵消正面能量,不如在政策層面尋求出路。
新年期間,我國著名歌唱家陳容去世,引起華社熱烈討論華社對藝術家太刻薄,國家也不肯定他們的貢獻等等,華社響應陳容友好發動為其孩子籌募的教育基金。試問華社朋友準備要做多少場這樣的籌款?
年輕人沒有經歷過60、70、80年代的封閉,沒有太多心理障礙,以國家主人翁自居,他們很快明白我的意思,唯有修訂一個公平合理的文化藝術政策,我們的表演藝術才能夠成長,開枝散葉。藝術是社會的精神文明,超越種族、語言、宗教的藩籬,我期望看到表演藝術界的朋友凝聚起來,向當政者提出公平合理對待表演文化藝術,他們就是此起彼落地點頭認同——要有領頭人。
說白了,馬華號稱代在內閣表華社,他們擔任副教育部長,也擔任過文化、藝術部副部長,青年體育部副部長,為什麼我們族群的相關領域發展數十年來一籌莫展?
儘管舞獅和廿四節令鼓已被列入我國國家文化藝術部頒布的文化古跡遺產之無形產業,但在藝術專業培養方面依然沒得到特別優惠及政府有計劃的輔助。我國雖常向世人炫耀我國的多元族群和文化特色,卻實行單元政策和輔助計劃,只佔「多元」的便宜。
馬華的部長、副部長們可以做的,頂多是在籌款的週年宴會上稱讚華團熱愛文化、藝術,喜歡結社,推動文化藝術不留餘力,慷慨解囊。或邀請上台演講,則撥幾千公款聊以慰籍一番;華社的文化藝術跟華教一樣,活在政治的夾縫中,苟延殘喘。
這幾個年輕人雖已成家,但仍然堅持全職從事表演藝術專業,在資源匱乏的日子里,還是做了很多活動,他們下鄉到瓜雪、到沙巴山林的原住民部落,他們侃侃而談地方人情的故事,臉上流露出滿滿的成就感,他們的毅力讓我欽佩。
在華團從事文化教育工作近20年,我遇過很多像他們那樣的表演藝術工作者,有歌唱、華樂、粵曲、舞蹈、說唱藝術等人才,心里完全明白他們的困境,也知道華團華社的難處和資源分配的實況。我嘗試讓他們看到這是國家政策和文化藝術施政的問題,跟教育問題一樣,每間學校都要為求存奮鬥,資源不足,發展有限;與其責難華團、華社冷落表演藝術,互相抵消正面能量,不如在政策層面尋求出路。
新年期間,我國著名歌唱家陳容去世,引起華社熱烈討論華社對藝術家太刻薄,國家也不肯定他們的貢獻等等,華社響應陳容友好發動為其孩子籌募的教育基金。試問華社朋友準備要做多少場這樣的籌款?
年輕人沒有經歷過60、70、80年代的封閉,沒有太多心理障礙,以國家主人翁自居,他們很快明白我的意思,唯有修訂一個公平合理的文化藝術政策,我們的表演藝術才能夠成長,開枝散葉。藝術是社會的精神文明,超越種族、語言、宗教的藩籬,我期望看到表演藝術界的朋友凝聚起來,向當政者提出公平合理對待表演文化藝術,他們就是此起彼落地點頭認同——要有領頭人。
說白了,馬華號稱代在內閣表華社,他們擔任副教育部長,也擔任過文化、藝術部副部長,青年體育部副部長,為什麼我們族群的相關領域發展數十年來一籌莫展?
儘管舞獅和廿四節令鼓已被列入我國國家文化藝術部頒布的文化古跡遺產之無形產業,但在藝術專業培養方面依然沒得到特別優惠及政府有計劃的輔助。我國雖常向世人炫耀我國的多元族群和文化特色,卻實行單元政策和輔助計劃,只佔「多元」的便宜。
馬華的部長、副部長們可以做的,頂多是在籌款的週年宴會上稱讚華團熱愛文化、藝術,喜歡結社,推動文化藝術不留餘力,慷慨解囊。或邀請上台演講,則撥幾千公款聊以慰籍一番;華社的文化藝術跟華教一樣,活在政治的夾縫中,苟延殘喘。
訂閱:
文章 (Atom)